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卷
天气和气候
一、选择题
下表为南京市某年3月5日至11日天气信息统计表。读表回答1~2题。
最高气最低气白天 夜间 日期 温 温 风向 风力 天气 天气 (℃) (℃) 3月 21 11 阴 阴 西风 3~4级 5日 3月 东北19 10 多云 多云 3~4级 6日 风 3月 东南16 7 阴 小雨 3~4级 7日 风 3月 东北8 1 中雨 小雨 5~6级 8日 风 3月 东北7 1 多云 阴 3~5级 9日 风 3月 东北7 0 多云 多云 4~5级 10日 风 3月 西南11 2 多云 多云 微风 11日 风
1.引起上面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
A B C D 2.与3月5日相比,3月10日南京 ( ) A.空气质量更差 B.大气逆辐射增强 C.可能出现作物冻害 D.气压更低
图2是某区域某时刻地面天气形势示意图,虚线为可能出现的锋线,阴影为雨区。完成3~4题。
图2
3.图中气压区是 ( )
A.高压区,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 B.低压区,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 C.高压区,垂直方向上为上升气流 D.低压区,垂直方向上为上升气流
4.图中锋线经过宁波时可能会带来大风降温天气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图3示意2015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5~6题。
图3
5.“帕姆” ( )
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 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C.移动路径受控于西风漂流 D.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 6.该气旋 ( )
A.标志当地进入台风多发季节 B.引发滑坡、赤潮等次生灾害 C.造成的灾情可以用GPS监测 D.对瓦努阿图的危害最大
图4示意我国及周边局部地区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 7~9 题。
图4 图5
7.该日可能出现大风、降温、暴雨天气的地点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8.此时,在南方的⑤地天气状况可能是 ( ) A.阴雨,刮西北风 B.阴雨,刮东南风 C.晴天,刮东南风 D.晴天,刮西北风
9.图5是沿图中某条经纬线所作的气压剖面图,该经纬线是 ( ) A.40°N B.30°N C.110°E D.120°E 读大陆西岸甲、乙、丙三地全年受气压带、风带控制时长示意图(图6),完成10~12题。
图6
10.甲地气候类型为 (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11.乙地气候特点是 ( ) A.终年温和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终年高温干燥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2.关于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河流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B.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C.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D.风力堆积地貌广布
读图7,完成13~15题。
图7
13.上图表示的是 ( ) A.地球上的三圈环流 B.海陆间季风环流 C.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D.城郊之间热力环流
14.图中甲处最有可能是 ( ) A.赤道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 C.城市绿地 D.市中心广场
15.图中P处温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面吸热性强 B.人为热源放热多 C.植被、水域面积小 D.水泥路面放热
有气象专家研究表明,气温升高会导致风速减小。图8为近几十年来我国东部某地平均气温和平均风速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6~18题。
图8
16.图中能正确表明专家观点的时段是 ( ) A.1962—1963年 B.1970—1971年 C.1989—1990年 D.2005—2006年 17.2014—2017年之间,该地 ( ) A.最高风速在2.0米/秒以下 B.最低气温在12℃以上 C.平均风速有所上升 D.连续出现冷冬现象
18.该地部分年份气温升高会导致风速减小,主要是由于 ( ) A.地区之间温差变小 B.雾、霾天气增多
C.大气逆辐射作用减弱 D.地表植被增多
干热风,俗称“火南风”或“火风”。它是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灾害性天气。图9为甘肃省干热风次数与其他气候要素变化对比图。图中标准化数值正值表示增加,负值表示减少。据此完成19~21题。
图9
19.图示反映出甘肃省干热风发生的次数 ( ) A.1960—1975年逐渐增加 B.1975—1985年逐渐减少 C.1960—1995年波动减少 D.1960—2005年波动增加
20.20世纪90年代以后,影响甘肃省干热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全球气候变暖 B.降水量增加 C.相对湿度增大 D.蒸发量减少
21.当地夏季多干热风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 A.受低压槽控制 B.受高压脊控制
C.受锋面气旋控制 D.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