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井点降水及边坡支护施工方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22:57: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越南海防热电厂(2×300MW)二期工程

一、工程概况

赣源福第工程位于南昌市东湖区洪都北大道488号(原南昌化工原料厂内),东面为袁鲶鱼大酒店及相思林公园,南面为相思林中国石化加油站,西侧为至南昌电厂铁路专用线。

赣源福第工程由地下室、1#楼、2#楼、3#楼、4#楼、5#楼、6#楼及幼儿园八个单位工程组成。 本场地现地坪标高平均为19.400m(地勘单位测)。本工程±0.000m相应于绝对标高21.010m。

二、工程场地地质情况

场地地貌单元为赣江冲积平原二级堆积阶地,原为青山湖的边缘,后(80年代)修洪都大道填湖造地建厂而成,现地形平坦。钻探揭示,勘探深度范围地层结构(从上而下)为人工填土层(Q4)——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下第三系陆源碎屑沉积岩(E),依岩性变化和分布特征分为八层,描述如下:

al

ml

1.1人工填土层 (Q4ml)和淤泥层(Q4l)

①素填土:浅黄、灰黄夹灰黑等色,松散~稍密,湿~饱和,顶部有约0.50~1.0m的砼(石)块、煤渣、粘性土等,为厂区路(地)面及其基础垫层,设备基础处砼厚度会更大。其余则为填砂层,填砂成份为细砂、中砂夹粗砂等,级配不良,具流砂现象。全场分布,层厚3.10~6.80m,层底标高12.48~16.75m。

②淤泥:灰黑色,流塑,饱和,具腥臭味,为青山湖淤积物,填砂时的挤压作用使厚薄不均分布,局部缺失,层厚0.30~5.00m,层顶埋深3.20~6.60m,层底标高11.01~15.30m。

1.2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

③粉质粘土:黄褐、棕黄夹棕红、灰白等色,可塑~硬塑(偏硬塑),顶部因水浸泡有薄层的软塑状,含铁锰质结核,具灰白色似网纹状构造,局部夹粘土或粉土。各钻孔均见,层厚1.10~7.40m,层顶埋深3.10~8.60m,层底标高7.13~12.42m。

④细砂:该层分布不均匀,或全为细砂,或以细砂夹粉质粘土透镜体出现,分两个亚层:

④-1细砂:灰白、浅黄、棕黄等色,中密,湿(局部饱和),含铁质团粒(或团块)和泥质,顶部夹粉砂,一般往下粒渐粗,夹中砂、或粗砂,偶见砾,级配一般。层厚0.40~4.60m,层顶埋深6.80~12.50m,层底标高5.90~10.82m。

④-2粉质粘土:棕黄夹桔黄、灰白等色,可塑夹硬塑状,含铁锰质结核,具灰白色似网纹状构造,底部夹粉土或细砂,偶见水平纹理。层厚0.50~4.30m,层顶埋深8.40~12.50m,层底标高5.80~8.86m。 ⑤圆砾:浅黄、棕黄夹灰白色,中密~密实,饱和,含砾70%左右,砾径一般10-30mm,最大45mm,次圆、浑圆状,磨圆度好,级配良好,砾石成份由脉石英、石英岩、石英砂岩、砂岩、硅质岩等耐蚀坚硬岩。砂以中粗砂为主。局部夹砾砂或卵石层。各钻孔均见,层厚5.30~11.20m,层顶埋深9.80~14.00m,层底标高-2.64~2.82m。

⑥砾砂:浅黄色为主,中密~密实,饱和,含细砾30-40%,砾径2-15mm,最大30mm,级配一般或不良,砾石成份由脉石英、石英岩、石英砂岩、砂岩、硅质岩等耐蚀坚硬岩。砂以中粗砂为主。局部夹粗砂或圆砾层。各钻孔均见,层厚1.80~8.10m,层顶埋深16.70~21.80m,层底标高-5.62~-3.58m。

1.3下第三系陆源碎屑沉积岩(E) 为粉砂岩夹泥岩,其中:

11

越南海防热电厂(2×300MW)二期工程

粉砂岩:紫红(或赭)色:粉砂质结构,中厚~薄层状构造,铁质泥质胶结,断口较粗糙,具水平层理,易崩解,崩解后岩石呈鸡屎状。根据其岩石结构的破坏程度、颜色变化、裂隙发育及其充填情况,岩芯状态,岩体的完整性等将其分为三个风化岩带。

⑦强风化粉砂岩:紫红色为主,岩石结构大部分(或基本)被破坏,岩体极破碎,岩芯呈碎块状夹土状。各钻孔均见,层厚0.50~1.10m,层顶埋深23.00~25.00m,层底标高-6.32~-4.38m。

中风化粉砂岩(⑧-1、⑧-3、⑧-5):紫红色,岩石结构部分被破坏。三组结构面,其一为层面,间隔5~40cm不等,方解石膜或细脉充填,结合好;另两组为构造节理:一为中倾角(40~50度倾角),一为陡倾角(70度左右),两组节理不发育-较发育,铁锰质充填,结合较好。岩芯呈长柱状、柱状夹饼状、块状。属软岩,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微风化粉砂岩(⑧-5、⑧-7、⑧-9):赭色,岩石结构基本未变,层面闭合状,结合好,节理少见,节理面未变色或偶有铁锰质渲染。岩芯呈长柱状、柱状夹块状。为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泥岩(⑧-2、⑧-4、⑧-6、⑧-8):为粉砂岩的夹层,夹于中风化粉砂岩或微风化粉砂岩中,其风化特征变化小,未作风化分带,以⑧-2、⑧-4、⑧-6、⑧-8等表示其层号。岩性特征:灰绿色,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钙质铁质胶结,贝壳状断口,具滑腻感,见水平纹理和轻溶蚀现象,易崩解。结构面主要为层面,间距一般小于10cm,闭合状或方解石细脉充填,结合好,构造节理少见,岩芯呈柱状、短柱状夹饼状,长柱状。为极软岩,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泥岩的工程性质是抗压强度变化较大,有时表现为较弱夹层的性质(相对于粉砂岩),本项目桩基础采用中风化粉砂岩为持力层时,对桩基持力层可能产生影响的泥岩夹层为剖面图中之⑧-2、⑧-4层。⑧-6、⑧-8层因埋藏较深而影响甚微。场地岩层分布特征:总体倾向南东,缓倾角(约5o)。最上部的泥岩夹层⑧-2或⑧-4层分布特征说明如下:

1楼泥岩夹层厚度0.20~1.50m,一般1.0m左右,上覆有4.0~7.30m厚的粉砂岩。

#

2#楼夹层厚0.30~1.40m,西段较薄东段稍厚,东段(ZK6孔以东)上覆粉砂岩2.80~4.30m,西段上覆粉砂岩较薄(0.90~1.70m)。

3、4楼夹层厚度较大(1.40~2.60m),一般2.0m左右,上覆层较厚,一般3.10 ~4.80m,仅3楼南端上覆层较薄(如ZK39为1.60m,ZK40为1.40m),但夹层也较薄(ZK39为0.70m,ZK40为0.50m)。 5楼仅西端上覆粉砂岩较薄(1.50~2.10m),夹层厚0.30~1.30m。中、东部夹层1.0m左右厚,上覆2.80~4.10m的粉砂岩。

由上可知,拟建高层建筑范围内夹层之上一般均覆有较厚的粉砂岩,泥岩夹层作为相对软弱层的影响甚微,个别地段虽然上覆粉砂岩层较薄,但夹层厚度一般较小,并且从后面的桩基极限承载力估算中可以发现,因为上覆第四系地层厚度较大,其工程性能较好,总桩侧阻力占总桩承力80%左右,即总端阻力份量小,所以,即使泥岩夹层之上覆粉砂岩层厚度不大,但传到泥岩夹层上的荷载很小,泥岩夹层为软弱下卧层的影响很小。

##

#

三、工程水文地质情况

22

搜索更多关于: 井点降水及边坡支护施工方案 的文档
井点降水及边坡支护施工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7cjy4ayga3bj0w6iip07zlrl1bkfq0130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