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CO2为主,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却超过100℃。几十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过,北京时间2018年11月27日火星探测器“洞察号”在火星着陆,它携带的主要仪器有地震测量仪、热流和物理性质探测仪等。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火星在图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 ) A. 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 C. 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B. 位于小行星带中 D. 与金星、木星相邻
2. 当某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该现象发生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 A. 地月系 C. 银河系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关系,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八大行星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据此判断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C正确,A错误;位于小行星带中为小行星,B错误;火星与地球、木星相邻,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择C。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由材料可知,凌日现象是由于某一行星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的观察者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的现象,此现象的发生是由于地球、
B. 河外星系 D. 太阳系
太阳与某一行星之间的位置导致的,由太阳、地球和某一行星组成的最低级天体系统为太阳系,D对。太阳系高于地月系,A错。河外星系不包含太阳系,B错。银河系包含太阳系,级别高于太阳系,C错。故选D。
3. 下列五幅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能表示我国处在冬季的是( )
A. ①③ 【答案】D 【解析】
B. ②④ C. ②③ D. ④⑤
试题分析:①位置时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全球各地昼夜等长,②位置时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为我国夏季,③位置时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夏至日,④位置时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为冬至日,⑤位置时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为冬至日,所以D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霜冻灾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间点燃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4. 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 A. a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B. 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
5. 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 A. 增强a辐射
B. 增强对b辐射的吸收
C. 增强c辐射
【答案】4. BD 5. BC 【解析】 试题分析: 【4题详解】
D. 增强对b辐射的反射
a是太阳辐射,b是地面辐射,c是大气逆辐射,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b,故A错误;a为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地面温度高于大气的温度,地面辐射波长小于大气辐射,故B正确; b为地面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所吸收,位于对流层,故C错误;c为大气逆辐射,晴天大气稀薄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阴天云层后大气逆辐射强,故D正确。 【5题详解】
燃烧柴草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而能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和大气逆辐射,故BC正确。
【考点定位】大气的受热过程。
《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此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骨嶙峋,草木摇飏,升降宛转,如在乱云叠浪中” 。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 图中四幅景观照片中最能反映徐霞客游记所记载的地貌类型是( ) A. ① C. ③
B. ② D. ④
7. 图中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且由风力作用而成的是( ) A. ①② C. ①③
【答案】6. B 7. C 【解析】
本题考查地貌类型的判断及外力作用的判断。
B. ②③ D. ③④
【6题详解】
本题考查主要地貌类型的相关知识。游记中“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骨嶙峋”说明了该地是喀斯特地貌中的孤峰、峰丛和峰林。②图中的山峰为孤峰、峰丛和峰林,属于喀斯特地貌。故B项正确;①图体现了风蚀柱,为风力侵蚀形成的雅丹地貌。故A项错误。③图中体现了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故C项错误。④图中体现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景观,属于流水侵蚀地貌。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主要地貌类型的相关知识。图体现了风蚀柱,为风力侵蚀形成的雅丹地貌。故①正确。图中的山峰为孤峰、峰丛和峰林,属于喀斯特地貌,位于湿润的石灰岩地区。故②错误。图中体现了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故③正确。图中体现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景观,属于流水侵蚀地貌。故④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①③,正确答案为C。 8. 当亚欧大陆上印度低压势力增强时( ) A.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B. 地球上气压带向南移动 C. 北半球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出 D. 北京比上海昼长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夏季亚欧大陆上强烈升温,形成上升气流,则近地面为印度低压,当该天气系统强盛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地球上气压带向北移动,北半球海洋上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北京比上海昼长,故D选项正确
【知识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下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