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新建病房大楼工程 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
模板重新加固一下即可进行混凝土建筑。
顶板处加强带模板:顶板处加强带处顶板模板的铺设和支撑要形成独立体系,顶板模板拆除后,加强带模板支撑系统暂不拆除,待加强带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最后进行拆除,具体见下图
膨胀加强带
模板及龙骨分缝,顶板拆模 时,膨胀加强带部分不拆
顶板膨胀加强带模板
5.8模板的拆除
1、拆除顺序
模板拆除一般情况下拆除连接件,再拆除其模板,以防止混凝土表面破损或拉裂。
2、侧模拆除的要求
(1)侧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以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到损坏,预埋件或外露钢筋插铁不因拆模而松动。
(2)当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现场以手指略用力压,混凝土表面无指痕)后,方可开始拆模。
3、底模拆除的要求
拆模必须达到混凝土所要求的规定强度。混凝土强度按同条件养护之拆模试块试压后确定。同条件养护试块一般14天左右(根据施工进度的具体情况定)的抗压强度。详见下表承重模板拆除所需混凝土强度表。
承重模板拆除所需混凝土强度表
结构类别 结构跨度 L<2M 板 2M<L≤8M L>8M 梁
混凝土拆模按设计强度的%计 50 75 100 75 12
L≤8M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新建病房大楼工程 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 L>8M 悬臂结构 — 100 100 6、基础钢筋工程
在保护层上弹出柱、墙边线,并用醒目的红色油漆标出墙、柱边线位置。根据弹出的边线绑扎钢筋,钢筋采用在现场集中加工制作,加工应严格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进行,加工好的钢筋应分规格、型号、部位等挂牌堆放。基础钢筋的绑扎顺序应为:承台基础钢筋底层筋→承台基础底板钢筋
承台基础钢筋的绑扎,应先在防水保护层上划线,按线摆放,并逐点绑扎好,在钢筋绑扎完后应注意加垫钢筋保护层垫块,每平方米设一个。 6.1.底板钢筋
基础底板纵向受力钢筋,均采用直螺纹连接,同一截面接头率不得大于50%。 6.1.1基础底板钢筋绑扎
6.1.1.1工艺流程:弹钢筋位置线→铺设底层钢筋→放垫块→安放支架→标识上层钢筋网间距→铺设上层钢筋→接头连接→二次放线确定插筋位置?→暗柱、墙插筋→申报隐检→隐检签证→转入下道工序。
支腿横铁长300mm 支腿间距2米 6.1.1.2底板钢筋,由塔吊运送到底板作业面,边吊运边按线铺放钢筋,南北通长布置Ⅲ级钢Ф20钢筋支架,纵横向间距均为2000mm,确保钢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钢筋马凳的制作详见上图。
地下室底板钢筋定位卡定位箍与底板上层筋点焊固定
两道稳定箍筋
暗柱、墙体钢筋固定示意图13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新建病房大楼工程 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
6.1.1.3钢筋接头,底板钢筋采用钢筋直螺纹接头,底板下部筋接头在跨中,上部筋接头在支座,接头百分率不大于50%。如果接头质量能达到Ⅰ级,可以不受位置和接头百分率限制,钢筋直螺纹接头的施工工艺、成品保护、检验方法等详见《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6.1.1.4为防止剪力墙、暗柱插筋及甩出上层的搭接筋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位移,墙、柱立筋下端附加Ф12水平筋与底板上层筋绑扎连接,上端用临时定位箍固定,并用脚手架将剪力墙的钢筋夹住,防止偏移,详见上图。
6.1.1.5承台钢筋支架:本工程的承台高度1.5米~4.7米,采用普通钢筋支架稳定性难以达到要求,为保证安全,方便施工,采用扣件式钢管架作为钢筋支撑。对于1.5m、2.0m高的单桩和双桩承台,不单做钢筋支架,用底板的钢筋支架在承台两边的底板上支撑即可,用中间层的分布钢筋支架支撑;对于对于4、5、6桩承台,沿纵向在正中间用钢管做一个单片支架,4、5桩承台三根立杆,6桩承台四根立杆。为保证立杆稳定,要在分布筋位置加水平杆,而且要在立杆上打一道斜撑,立杆底部用混凝土块垫起,顶部横杆与底板钢筋电焊;对于大片的多桩承台,要搭设满堂架子,架子立杆间距1.6米,步距不大于1.8米,注意架子必须支撑在混凝土块上,禁止直接支撑在防水保护层上,架子钢管四周要用膨胀止水条缠绕一道。 6.2地下室墙体及顶板钢筋
框架柱及暗柱纵向受力筋的连接方式采用直螺纹连接;梁纵筋采用闪光对焊和直螺纹连接,其接头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间隔错开在二个断面上,错开间距不小于35倍钢筋直径且不小于50cm。梁、板纵向受力钢筋,其直径≥14mm时,均采用闪光对焊,同一截面接头率不得大于50%,梁板下部受力筋不允许在跨中1/3范围接头,上部钢筋不得在支座处接头,梁筋绑扎时应注意加密区及集中荷载处附加箍筋的位置。
6.2.1楼板钢筋施工工艺流程: 核验模板标高→弹钢筋位置线→绑扎底层钢筋 →安放垫块→敷设专业管线→安放马凳筋→标识上层钢筋网间距 →绑扎上层钢筋→申报隐检→隐检验收签证→转入下道工序。
6.2.2楼板钢筋绑扎技术要点:
楼板钢筋直径较小,铁马蹬设在下层钢筋网片的上边,间距为600mm,梅花型摆放,确保上层钢筋不产生挠度。
14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新建病房大楼工程 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
绑扎完楼板钢筋后,及时搭设人行马道,?防止下道工序施工时直接踩踏钢筋上,使钢筋产生位移及变形。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安排专职钢筋工值班,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后及时修复,保证钢筋间距、位置、保护层始终符合设计要求。 6.3钢筋焊接
采用钢筋电弧焊(本工程主要采用帮条焊和搭接焊)时,HPB235钢筋采用E4303焊条,HRB335钢筋采用E4303焊条,HRB400钢筋采用E5003焊条,所有焊工应执证上岗,其工艺试件检验合格后方可在主体工程中施焊。 6.4钢筋保护层
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承台保护层100mm,地下室底板下部筋的钢筋保护层为40(50)㎜,另外根据强制性标准条文的规定,地下室外墙迎水面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也为50㎜,地下室底板上部钢筋的保护层为40㎜,其余混凝土墙、板的钢筋保护层为15(20)㎜,梁的钢筋保护层为25(30)㎜,柱的钢筋保护层为30㎜。
采用专业制作的50×50×50设计保护层厚度的1:1水泥砂浆垫块(也可以采用碎花岗岩、大理石块);墙体采用专制硬塑钢筋保护层卡。钢筋保护层垫块(或塑料卡)分布要均匀,剪力墙、板上的间距约1000㎜×1000㎜,梁上每1米设1个,左右交错布置;
7、基础混凝土施工
7.1桩承台基础及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由于基础地下室混凝土体积较大,且有抗渗要求,应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地下室混凝土采用C40;地下室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在水中养护14天混凝土限制膨胀率≥0.02%;施工时应根据设计的要求,确定膨胀剂的最佳掺量,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抗渗要求下同时要达到补偿收缩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
施工时主要应注意采取措施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外的温差,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同时应连续浇筑混凝土,防止产生施工缝。 7.1.1大体积混凝土防止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措施:
7.1.1.1选用水化热较低的强度等级为42.5矿渣水泥或复合水泥,并充分利用水泥活
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