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医学微生物与免疫简答题和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8:12: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耐受甘油的作用.④对抗生素和磺胺等不敏感,对氧化剂敏感. 49.简述包膜病毒体的特性.①包膜是许多结构复杂的病毒在衣壳外面所套有的一层弹性囊膜.②它是病毒从宿主细胞芽生释放时所获得,故既有宿主的胞膜成分,又有病毒的蛋白成分.③包膜表面一定间距的钉状突起部分称包膜刺突或包膜子粒,它与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性有关.④包膜病毒对胆汁、乙醚等脂溶剂敏感.

50.简述病毒的复制与复制周期.①病毒以其核酸为模板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增殖的方式叫病毒的复制.②复制过程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与释放的复制周期.吸附只要是通过病毒的包膜或无包膜病毒衣壳表面的配体位点与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所介导.病毒在细胞内必须脱去衣壳,其核酸方可在宿主细胞中发挥指令作用.生物合成即病毒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低分子物质大量合成病毒核酸和结构蛋白.裸露病毒随宿主细胞破裂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包膜病毒以出芽方式释放到细胞外.

51.试述病毒的基本结构及功能.①裸露病毒体由核心和衣壳两部分组成,又称核衣壳.包膜病毒由包膜包裹核衣壳组成.②病毒的核心由一种类型核酸组成RNA/DNA,为病毒的基因组,储存着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控制病毒的性状.病毒衣壳是包围在核心外的蛋白质结构,由壳粒组成,可保护病毒核酸免受核酸酶及其它理化因素的破坏,同时可特异性吸附于易感细胞受体上促使病毒穿入细胞,是决定病毒对靶细胞亲嗜性的重要因素.病毒衣壳作为病毒特异性抗原结构,激发机体免疫应答.病毒包膜表面有糖蛋白组成的钉状突起称刺突或包膜子粒

与病毒特殊功能有关.包膜的功能可维持病毒体的完整性、增强病毒的致病性、具有病毒种及型的特异抗原性,激发机体免疫反应,用于病毒分类及病毒疾病的特异诊断.

52.试述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①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1)杀细胞效应.(2)稳定状态感染,细胞融合,细胞表面出现病毒基因编码的抗原.(3)包涵体形成.(4)细胞凋亡.(5)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②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1)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2)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3)免疫抑制作用.

53.简述病毒感染的类型.①根据有无症状,分为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②根据病毒在机体内感染的过程、滞留的时间,分为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③持续性感染又分为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和急性病毒感染的持发并发症.

54.病毒的感染方式与途径有哪些?①垂直传播(先天感染):其传播途径有胎盘、产道、哺乳.②水平传播(后天感染):(1)突破粘膜屏障: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接触性感染、眼及泌尿生殖道传染;(2)突破皮肤屏障:虫媒传染、动物咬伤传染.

55.简述干扰素在医学上的意义.①干扰素作为机体获得性非特异性免疫的主要成分,既能中断受染细胞的病毒感染,又能限制病毒的扩散.因此,在病毒感染中能阻止和中断发病;若已发病,则在足量抗体产生之前有助于康复.②干扰素可用于严重病毒感染和恶性肿瘤的治疗.

56.简述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特点.①高度生物活性;②广谱性;③相

对种属特异性;④选择性(选择性作用于病毒感染细胞);⑤间接性(不直接作用于病毒,而是间接发挥抗病毒作用).

57.干扰素分几类?各类干扰素分别由哪种细胞产生?干扰素的抗原性不同可分为α、β和γ三种.它们分别主要由人白细胞、人成纤维细胞和T淋巴细胞产生.

58.简述病毒标本采集与送检的原则.①发病初期或急性期采取标本,易于分离病毒.②根据不同病毒感染采取病毒可能存在的标本,如上呼吸道感染取鼻咽分泌物,肺感染取痰液,神经系统感染取脑脊液,肠道感染取粪便,病毒血症期取血液等.③采取标本后,应将标本置于含抗生素的50%甘油盐水中,低温保存,快速送检.④血清学诊断标本,应在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各取一份血液,以便对比双份血清中抗体效价.

59.试从细胞水平简述病毒的致病机制.①杀细胞效应:杀细胞病毒的复制导致宿主细胞死亡、溶解;②导致细胞膜改变:产生细胞融合;出现病毒性抗原也可有隐蔽的自身抗原出现;③非杀细胞病毒可形成稳定状态感染:病毒增殖与细胞生长相对稳定;④形成包涵体,损害细胞功能;⑤病毒的整合作用导致细胞转化,可致先天畸形、免疫缺陷、良性与恶性肿瘤.

60.简述流感病毒的结构特点.其结构由内向外分为三层:①核心:由核酸、核蛋白和RNA聚合酶构成.核酸类型为单负链RNA,分7-8个片段.②内膜蛋白(M蛋白)包绕在核衣壳外.③包膜包绕在最外层,其表面布满了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两种蛋白刺突.

61.简述流感病毒的抗原构造.①可溶性抗原:核蛋白抗原和内膜蛋白抗原组成,有特异性,据此将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②HA抗原:系包膜表面糖蛋白刺突,可凝集人和多种动物红细胞,吸附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病毒的感染,是主要的中和抗原,可刺激机体产中和抗体.③NA抗原:包膜表面糖蛋白刺突.NA可水解细胞表面的受体,使流感病毒与细胞解离而释放.NA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阻止病毒释放,但不能中和感染.

62.简述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变异.①变异以甲型频繁,乙型次之,丙型相对稳定.②存在两种变异形式:抗原转变:包膜刺突的抗原质变(大变异),形成新的亚型,导致流感大流行;抗原漂移:包膜刺突亚型内的抗原量变(小变异),导致流感中、小流行.

63.简述麻疹的致病性.①潜伏期平均为10天,传染期为潜伏期末至出疹后2天.②麻疹病毒感染易感者,首先在其上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内复制增殖,在进入血流导致病毒血症并传播到全身器官组织,引起高热、眼结膜充血、畏光、咳嗽等前驱症状,此时传染性最强.③发热2天后,口颊粘膜出现柯氏斑,为周围绕有红晕的灰白色小点,对临床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④随后1-3天,全身皮肤相继出现红色斑丘疹(颈部、躯干,最后到四肢),出疹期病情最严重.⑤麻疹一般预后良好,仅少数患者因并发麻疹后脑炎或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以及继发性感染,而预后较差.

64.简述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①属于小RNA病毒,无包膜的球形RNA小病毒;②对胆碱、胆汁和外环境抵抗力较强;③引起原发的细胞病变和

搜索更多关于: 医学微生物与免疫简答题和答案 的文档
医学微生物与免疫简答题和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7lly3zugc0mq5f7e8f4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