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长沙模拟)读京杭运河古、今通航图,完成1~2题。
1.“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这是古人对扬州的赞誉与向往。历史上的扬州曾经是全球十大繁华都市之一,地位堪比今天的纽约、巴黎。下列关于造成扬州地位下降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的过度开垦使环境恶化 B.洪水淹没了原来的扬州 C.环境污染严重
D.交通运输线路的发展变化
2.下列关于扬州城市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展速度加快
B.目前城市形态沿运河伸展 C.城市形态变化缓慢 D.历史上城市形态多方向发展
解析:第1题,在历史上,扬州由于靠近京杭大运河,交通便利,发展较快,城市沿运河扩展;随着清末大运河的淤积,加之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发展的速度减慢,地位下降,故D项正确。第2题,由于交通运输线路的变化和京杭大运河的衰落,扬州发展速度较慢,故A项错误;古代水路运输便利,城市形态往往沿运河发展,故B、D项错误;扬州地位的下降,发展速度的放缓,使得城市形态变化缓慢,故C项正确。
答案:1.D 2.C
(2018·湖北八校模拟)在我国进入“高铁时代”的大背景下,各城市的高铁站建设也方兴未艾,而部分河运却日益衰落。2014年2月26日,中国首条在高原高海拔和戈壁荒漠地区开通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汉江全长1 532 km,流域涉及6省市,素有“千里黄金
1
水道”之称。据此回答3~5题。
3.兰州等大城市高铁车站远离主城区,布局在城市核心区的边缘,其主要原因是( ) A.高铁站用地面积广,郊区地价较低,可大大降低成本 B.促进高铁站所在郊区的城市化步伐 C.远离主城区,便于旅客集散 D.位于城乡结合部方便居民出行
4.近代以来,汉江船运不断萎缩,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新的运输方式的兴起并发展成为主要运输方式 ②河流落差加大,水流湍急
③水库、涵闸和桥梁等工程建设阻碍通航
④船舶大型化使干流和下游的部分河段丧失通航能力 A.①④ C.①③
B.①② D.②④
5.兰新高铁沿线修建了长达440 km的防风墙防护措施,在一些路段还出现了地上隧道。这些防护措施和隧道的作用是( )
A.防沙尘暴 C.防动物穿行
B.防泥石流 D.防大风
解析:第3题,高铁站是客运的中转站,把高铁站建在城市核心区边缘,主要是考虑带动所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郊区城市化。第4题,河运与现代运输的公路、铁路等相比,速度慢是其劣势,故新的运输方式兴起是汉江航运萎缩的原因之一;另外,图中显示汉江上有多座水库、水电站,则大坝也会使河流航运受到一定阻碍。河流落差条件一直存在,不会在近代以来发生大的变化。第5题,兰新高铁沿线有多个风口,大风对铁路运行会有较大的影响,故采取防风墙等措施来减轻大风危害。
答案:3.B 4.C 5.D
(2018·潍坊一模)潍坊市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于2013年年底完成初建并投入运营,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自行车出行。下图为潍坊市某区域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2
6.潍坊市推行该系统主要是为了( )
①缓解交通拥挤 ②吸引外来游客 ③倡导低碳出行 ④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⑤促进自行车产业发展 A.①②③ C.①④⑤
B.①③④ D.②④⑤
7.关于图中自行车租赁点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沿干道分布
B.大型租赁点均沿主干道分布 C.小型租赁点均沿次干道分布 D.公交站口附近不适合布局租赁点
解析:第6题,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自行车出行,减少了私家车出行,既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状况,又提高了人们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环保意识。第7题,为方便租赁,主干道、次干道、支路都有自行车租赁点,大型租赁点沿主干道,小型租赁点设在次干道和支路旁。公交站口附近人流量大,适合布局租赁点。
答案:6.B 7.B
(2018·石家庄模拟)随着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不断向郊区延伸,高速公路出入口、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成为购物、就业和人口的集聚区。随着集聚区规模的扩大,逐渐形成具备城市功能的新都市,又称边缘城市。 下图示意美国某边缘城市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 据此完成8~9题。
8.图示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首先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生产用地 C.办公用地
B.居住用地 D.零售业用地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