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5届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气候特征的描述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7:06: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气候特征的描述(气温和降水)

一、考纲透析

1.能用规范的地理术语描述气候的特征。

2.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地区并找出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 3.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与特征,并学会描述它们特征。

4.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5.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体验高考

(2007年全国卷1,文综)读图2,回答1---3题。 1.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A.T B.Q C.R D.S

2.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 A.T B.Q C.R D.S

3.在图3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下,与P地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07年海南卷,地理)图1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4--6题。

4、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5、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6、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A.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 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 7、(2007年全国卷,文综)读表1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表1 我国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地名 广州 南昌 郑州 五台山 成都 乌鲁木齐 年降水量(mm) 1680.5 1598.0 635.9 913.3 976.0 194.6 春季降水量(%) 30.8 43.6 19.9 13.5 16.5 34.2 夏季降水量(%) 44.3 31.2 53.2 62.3 62.9 33.1 秋季降水量(%) 17.7 12.8 22.3 21.1 18.3 24.0 冬季降水量(%) 7.2 12.4 4.6 3.1 2.3 8.7 (1)表中资料显示,我国(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括号内) A.各地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B.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

C.东部季风区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D.华北平原的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2)表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最小的地点是 ,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3)表中,夏季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 ,原因是 。 (4)分析五台山年降水量高于郑州年降水量的原因。 8、(2007年海南卷,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非洲的比尔马(19°N,13°E)、印度的安拉阿巴德(25°N,81°E)和我国的广州(23°N,113°E)都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图9为三地年内各月气温及降水量图。

(1)月降水量多于100mm的月份数,安拉阿巴德有 个月,广州有 个月。

(2)交替控制比尔马的气压带和风带是 和 ;湿润季节安拉阿巴德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3)分析广州较为湿润的原因。

9、(2008年全国卷2,文综)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D湖泊(图6a)的湖面海拔约3800采,降水资料如图6b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走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6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 (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 (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

(3)指出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 (4)说明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这些气象灾害的作用。 10、(2011年全国卷,文综)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图7 图8

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8分)

三、自建基础

气候特征的分析

1.分析方法① :冷热程度,时间变化(年较差和日较差)。 ② :总量,变化,季节分配。 ③其他:光照,风等。

根据月均温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气温特征的主要点是:整体的高低;气温的年较差是大还是小(是终年高温、还是终年严寒、还是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具体是哪月气温高(夏)、哪月气温低(冬)。 气温: 高温(炎热):≥15℃ 温暖(温和):0~15℃ 凉爽(用于夏季):10~20℃ 寒冷:﹤0℃ 降水 多雨,湿润 少雨,半湿润 干燥,半干旱 干旱 根据月降水量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降水特征主要点在于:全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年变化是大还是小;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情况(是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还是夏雨型、冬雨型);

在进行两种气候数值的比较时,得分点主要在以上这六个方面。在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比较时,尤其要抓住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的特征。

例如:比较图中C、D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分析其形成原因。

C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降水丰富,集中夏秋季节;

D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降水量较少,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读下图,填下表:

北美洲、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

2

共同特点 主要原因 不同特点 主要原因 2.根据事物的组成分解成部分。如分析气候成因,就要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洋流、气压带及风带等方面去考虑。

读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比较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 3.分析各因素的特点,看它们在构成地理事物中起了什么作用。纬度、西风和地形等都对北美气候产生了影响。

4.分析各因素的特点,看它们在构成地理事物中起了什么作用。纬度、西风和地形等都对北美气候产生了影响。

5.分析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述因素中,纬度位置决定了北美主体部分在北温带,并处在西风控制范围内,南北纵列的高大地形阻碍了太平洋湿润气流的进入。这反映了北美纬度、西风和地形之间的紧密联系。

四、总结提高

一般来说,我们描述或分析一个区域的气候特征,基本上从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来考虑 气候特征的描述模式: 气温特征 描述的基本内容 气温的高低及季节或年季变化 恒温型 变温型 表达形式 热带:终年高温 寒带:终年严寒 亚热带:冬暖夏热(夏季高温,冬季温和) 温带:冬冷夏热(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终年多雨,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 终年干燥少雨,降水的季节和年季变化大 夏季降水集中,(高温)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降水特征 年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或年季变化,雨季长短 年雨型 少雨型 夏雨型 冬雨型 水热组合 总体答题描述 雨热同期(不同期),水热配合条件好(差) 1.先判断气候类型(若不清楚气候类型则省去该步骤) 2.判断气温状况: a.终年高温(终年寒冷或冬冷夏热或冬温夏热) b.气温年较差大(或小),气温日较差大(或小) 3. 判断降水状况: a.全年降水丰富(或全年降水稀少或全年降水较多或较少) b.全年降水比较均匀(或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或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 3

注意: a.有时描述气候时,可将气温和降水一起描述,如全年高温多雨或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等。其后,再描述气温日变化,年变化:降水总量是否丰富,季节分配是否均匀及季节特征。 b.有时还应注意描述该特征的成因,如印度半岛夏季因受西南季风(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降水多;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少。 1.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1)以温定带:先判断最冷月均温,确定属于五个热量带当中的哪一个 (2)以水定型:再看降水属于四种类型当中的哪一个,最终确定气候类型

(3)表述气候特征从三方面:时间,气温,降水。如全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气候) 2.常见气候类型分布,特征及成因的描述:

(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于南北纬10°之间,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丰富,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气温年较差小。

(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于南北纬10°--20°之间的大陆西岸(或内陆),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夏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高温多雨,冬季受信风带影响,高温少雨,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季节变化大。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沙漠气候:分布于南北纬20°--30°之间的大陆西岸,受副高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少雨。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4)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北纬10°--25°大陆东岸(仅亚洲),夏季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形成的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多,形成雨季,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东北季风影响,降水少,形成旱季,3-5月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雨季还未到及北部山地的阻挡冬季风,形成热季,形成热季: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5)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高温少雨,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降水季节变化大。,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6)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多,气温高,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降水少,气候温和: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季节变化大,雨热同期。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全年温暖湿润,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较小,降水比较丰富,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8)温带季风气候:分布于北纬35°--55°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多,气温高,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降水少,气候寒冷;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雨热同期。

(9)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于中纬大陆内陆,由于深居内陆,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全年降水少,全年降水少,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气候干旱,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在大陆中部形成干燥或半干燥气候;而大陆北部,则由于纬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蒸发不旺,降水虽少,但不干旱,形成特殊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于北极圈附近(亚欧,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由于受极地大陆气团

4

2015届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气候特征的描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7y2t8ticc3ibqw7s1xb7s7tu43ow500to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