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泥人和泥面具》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首次引导低年级学生用泥料塑造人物形象和面部形象,以小泥人和泥面具为创作主题。以中国传统民间工艺作品《骑马人》《戏人》为导入,让学生体验彩塑泥人和彩塑面具的艺术特征:小泥人动态生动有趣、泥面具形象大胆夸张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喜爱之情,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作热情。教材引导学生大胆创作,比如利用小木棍对基本体进行巧妙的连结,组构成人物形象,能突出橡皮泥生动、有趣的表情、动态,学生的创作构思也应该大胆夸张。教材还引导学生体会民间工艺大师关注生活、细心观察的习惯。构想与塑造出自己喜欢的小泥人或者泥面具是本课的重点,如何用泥塑技法塑造出动态生动有趣的小泥人和形象夸张的泥面具是本课难点。该课程依教学内容可分两课时。
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陶艺课学习兴趣浓厚。在前面《泥器皿》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能够把握简单的揉、捏基本技巧和泥板成型、搓泥条等基本制作方法,相信制作小泥人的基本结构部件和泥面具是能自主探讨学习的,但对于圆雕小泥人的制作方法、尤其是用小木棍把基本型进行巧妙的连结,组构成动态生动有趣的小泥人是很薄弱的。
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注意结合本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基础,多选择趣味性和冲击力较强的视频和直观形象,采用观摩、示范等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创作,通过师生对话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通过欣赏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和创作表达能力,进行立体造型的意识培养和实践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感受泥人(圆雕)的艺术特点。
② 能运用揉、捏、搓、贴、压等技法制作小泥人。 2.过程与方法: ① 在“玩”中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 ② 在上节课塑泥成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揉、捏、搓、贴、压等制作技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小泥人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作品,增强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中国民间传统民间工艺,构想与塑造出自己喜欢的小泥人。 教学难点: 如何用泥塑技法表现小泥人动态生动有趣的特点。 课前准备: 橡皮泥、课件、牙签等。 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小泥人;第二课时:泥面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观看中国传统民间工艺“泥人张”观看视频并回答。 让学生通过多感官的刺激,创境导学,引出课题。 感受视频,创设教学情境。 小泥提问:影片中的小泥人是用什么人作材料做成的?你喜欢这些小泥人吗? 品 贴板书:小泥人 1.欣赏课本中的中国民间工艺泥人作品骑马人和戏人。 1.学生欣赏民间工艺泥人作品。 2.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小泥人。 提问:你喜欢哪一组小泥人?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欣赏小泥人作板书: 特点: 动态生动 3.引导学生模仿小泥人的生动形2.感受美并回答。 引发思考,试着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到小泥人的3. 仔细观察,大胆模仿小泥人的动态。 动态、色彩与构成,探究学习小泥人的制作方法。 品 态。 4.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看书讨论,师生共同探究这么有趣的小泥人是怎样做出来的。 板书: 方法: 搓、捏、贴、连 三、1.引导学生创作小泥人,开展“小4.小组讨论,探究学习小泥人的制作方法。 个人或合作制作小泥人。 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创作,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 创作泥人展销会”活动。 小泥人作2.教师巡视指导,适时对学生的互相评价,修改完善小泥人作品。 通过学生作品展示,师生的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美术创作品 小泥人作品进行点评。 3.引导学生评价,选出最佳小泥人展柜。 参观评价,评选最佳小泥人展柜。 的能力和鉴赏的能力。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制作四、小泥人。 课后布置课后作业:了解家乡还有哪准备完成课后作业。 知道小泥人是我国民间工艺作品,增强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的情感。 延伸 些民间传统工艺品。 板书设计: 小泥人 特点: 方法: 动态生动 搓、捏、贴、连 第二课时(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