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叠置其上面,根据重叠的情况划定部分用地区的界线,再利用分区技术指标划定其余用地区的界线。
(4)整理分区成果,土地利用区初步划定后,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修正用地区界线或用地指标,调整土地利用分区。相应确定各区土地利用原则、限制条件和管理措施等。
8、以盐碱地治理为例,说明土地治理规划的编制程序。
1)确定系统边界
根据盐碱地治理类型、盐碱土地的限制因素的限制特点及作用范围确定盐碱地治理规划的系统边界。
2)基本资料的调查和收集(盐碱地形成的条件和对该地区在社会、经济、生态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土地利用现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基本建设工程等的文字、表格及图件。 3)限制性因素调查分析(根据盐碱地具体情况拓展各个点) ①生态系统的限制因素 ②经济方面限制因素 ③技术方面的因素 ④社会心理方面的因素 4)综合治理的综合措施确定
第一组:改造自然状态的工程建设 第二组:再生性生物资源建设 第三组:动力和机械化建设 第四组:监测预报系统建设 5)治理工程规划设计
主干工程的控制性规划、细部规划、工程设计 (1)浅井——深沟体系 (2)浅井——钱沟体系 6)编写规划设计说明书 7)项目立项和实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