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标教材(必修)“梳理探究”编辑意图与
教学建议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标教材(必修)“梳理探究”编辑意图与教学建议 大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标教材(必修)“梳理探究”编辑意图与教学建议 顾之川
摘自:《新浪博客----丁海榕的博客》
为了落实新课程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套必修课教科书设计了一个“梳理探究”板块,与“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和“名著导读”相并列。“梳理探究”的设计并非空穴来风,分别有初中和高中两条线索的承续关系:一是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至九年级)》中的“综合性学习”一脉相承,二是在人民教育2002年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综合性学习”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
- .可修编 .
- -
一、编写意图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两个语文课程标准分别做出规定。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综合性学习”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则以“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的形式呈现,而且要求更加具体、也更加明确。比如,“积累.整合”要求“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思考.领悟”要“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发现?创新”要求“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
- .可修编 .
- -
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的学风。”必修课教科书中的“梳理探究”,正是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而设计的。 “梳理探究”在教科书中是以语文专题活动的形式呈现的,全套教科书共设计了15个专题,每册安排3个专题(如下表所示)。
这些专题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围绕学科特点,突出语文性。
梳理探究,不是为活动而活动,而是作为高中语文课程中一项重要容的综合实践活动,否则,就将与语文课的教学目标相游离。因此,在容的选择上,我们主要侧重于语言、文学和文化三个方面,也有语文学习方法的,其中又以语言方面的专题占多数。目的是让学生对他们在以往的语文学习中,在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所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并在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便于在积累基础上归纳整合,加深理解。如必修1“优美的汉字”,必修2“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必修4“逻辑和语文学习”,必修5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等,就是要在学生以往语文学习中出现过的汉字、成语、修辞、逻辑、文言词语和句式等
- .可修编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