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力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办法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国家电力公司科技项目的管理,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根据财政部、原电力工业部?关于印发?国家电力公司技术开发费收取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工字?1997?11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9?49号)和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国科发政字?2000?063号)的要求,按照国家电力公司科技管理和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电力公司科技项目经费的使用范围是: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及推广的各项费用,包括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整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验费、技术图书资料费、末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试验费、研究机构人员的工资、研究设备折旧、与新产品的试制及技术研究有关的其它经费、委托其它单位进行的科研试验费和试制失败的损失。
第三条 国家电力公司科技项目研究的宗旨是解决国家电力公司生产、建设和经营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推动和促进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为国家电力公司发展奠
1
定技术和装备基础。
第四条 国家电力公司科技项目内容包括:
1、重大技术研究与高科技产品开发项目; 2、重大应用理论研究项目;
3、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包括商品化开发、重大中间试验与示范工程项目;
4、软科学研究项目。
第五条 在国家计委、科学技术部、国家经贸委立项,由国家电力公司主持研究的国家攻关项目,按三部委的管理办法实施管理。
二、科技项目的选题
第六条 国家电力公司重大技术研究与高科技产品开发项目应符合下述条件:
1、以国家电力公司科技发展规划为依据,为公司生产、运行、重大工程技术和中长期发展需要服务的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关键技术;
2、跟踪国际电力科技发展, 3-5年内在某些关键技术方面能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技
2
术支撑的项目;
3、公司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对电力科技发展有重大作用,具有较强的引导示范作用或重大影响的项目;
4、对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和改善环境有较大作用,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对电力企业技术进步有重要推动作用的项目;
5、能够形成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高技术产品与重大产业化开发项目。
第七条 应用理论研究项目应符合下述条件:
1、国家电力公司发展中具有全局性、储备性的关键技术的应用理论研究项目;
2、对国家电力公司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重大攻关和技术开发奠定重要基础的项目。
第八条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应符合下述条件:
1、可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产业的项目; 2、对国家电力公司技术进步有导向作用,先进、成熟、适用,应用对象明确,推广范围较大,并可取得较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项目。
3、关键技术的工程试验和示范项目、实用化研究项目。
3
第九条 软科学研究项目按?国家电力公司本部软科学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三、科技项目的组织
第十条 国家电力公司科技项目,可以由国家电力公司科技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公司科技管理部门)组织、专家提出或有关单位申报。
第十一条 申报:
1、国家电力公司所属企业(按科技归口管理渠道)、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外从事电力和与电力相关工作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均可申请国家电力公司科技项目;
2、项目主要负责人由在职人员担任,同时应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对研究项目涉及领域的国内外技术发展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较强的研究与开发能力。
3、项目申请于每年第三季度进行。申请单位的科技归口管理部门应按照要求对申请书的内容进行审查,经领导批准、盖章后申报;并将申请书一式四份(附件1)于9月底前送达公司科技管理部门。有合作单位的,应在申请书中填写合作单位意见,并加盖公章。
第十二条 公司科技管理部门组织对申请项目的评审。评审分
4
预审、专家评审及审核三个阶段。
第十三条 专家评审由公司科技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小组一般由相关专业的6-11名专家组成。评审工作坚持科学、公正的原则,实行回避制度。参加评审工作的专家,不得为单位或个人谋取私利,向国家电力公司负责。参加评审工作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对评审材料及专家意见保密的有关规定,切实保护申请人和评审人的权益。
第十四条 申报项目送达公司后,公司科技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编号,并组织进行预审。预审人按预审内容审查后,写出审查意见。
第十五条 项目预审结果经审核后通知申请单位,对于通过预审的项目,申请单位根据要求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2),并在15个工作日内提交,供专家评审。
第十六条 评审专家在熟悉材料的基础上,按评审内容充分讨论后,对每项申请提出评审意见。
第十七条 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公司科技管理部门对项目进行审核,提出年度科技项目的计划,报公司领导批准后确定,并将最终结果通知承担单位。
第十八条 由国家电力公司组织的重大科技项目和符合招标条件的项目,其承担单位由公司科技管理部门组织招标确定。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