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食醋生产制造项目
投资计划书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企业统计的数据分析,2017年调味品和发酵制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3097.4亿元,同比增长8.9%;利润总额330.5亿元,同比增长12.9%。
该食醋项目计划总投资8144.8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614.7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8.94%;流动资金2530.0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1.06%。
达产年营业收入16935.00万元,总成本费用12774.74万元,税金及附加150.50万元,利润总额4160.26万元,利税总额4884.59万元,税后净利润3120.2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764.4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1.08%,投资利税率59.97%,投资回报率38.31%,全部投资回收期4.11年,提供就业职位302个。
我国食醋起源于山西。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就已经出现了用曲做酒,用梅子做酸性调味品的史料记载。食醋是一种发酵的酸味液态调味品,多由高梁、大米、玉米、小麦以及糖类和酒类发酵制成。
第一章 项目概述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及背景 黑龙江食醋生产制造项目
食醋是由高粱、大米、玉米、小麦等发酵而成的酸味液态调味品,按制醋工艺,通常可分为酿造食醋和配制食醋。从产业链来看,食醋行业上游原料主要包括高粱、大米、谷糠、玉米等;中游为各类型食醋,按功能划分,主要包括烹调型食醋、佐餐型食醋、保健型食醋和饮料型食醋;下游主要通过商超、餐饮店、便利店、电商平台等渠道进行销售。
调味品行业日趋成熟,量价成长空间在于饮食习惯和场合方面的变革。人均收入增加下居民外食频率提高,大众餐饮业的繁荣助推了调味品的用量。
(二)项目选址 某某产业基地
黑龙江省,简称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哈尔滨,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北、东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西部与内蒙古相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是中国最北端以及陆地最东端的省级行政区,介于东经121°11′—135°05′,北纬43°26′—53°33′之间,总面积47.3
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6位。边境线长2981.26千米。黑龙江省地貌特征为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地势大致呈西北、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西南部低,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地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绥芬河四大水系,属寒温带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黑龙江省位于东北亚区域腹地,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中国沿边开放的重要窗口。2019年,黑龙江省下辖12个地级市、1个地区,共54个市辖区、22个县级市、45个县、1个自治县,常住总人口3751.3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13612.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82.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615.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815.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3.4:26.6:50.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6183元。
投资项目对其生产工艺流程、设施布置等都有较为严格的标准化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并综合考虑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项目选址的一般原则和项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该项目选址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的要求。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选择土地综合利用率高、征地费用少的场址。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20410.20平方米(折合约30.60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8.81%,建筑容积率1.07,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34%,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3.49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20410.20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4044.2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838.91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7004.09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1603.94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96台(套),设备购置费2081.01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1185990.82千瓦时,折合145.76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8073.75立方米,折合0.69吨标准煤。
3、“黑龙江食醋生产制造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1185990.82千瓦时,年总用水量8073.75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46.45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54.17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8.38%,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某某产业基地发展规划,符合某某产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