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版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3 14:50: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考研是一项小火慢炖的工程,切不可操之过急,得是一步一个脚印,像走长征那样走下来。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几乎从来没有在12点之前睡去过。也从来也没有过睡到自然醒的惬意生活,我总是想着可能就因为这一时的懒惰,一切都不同了。所以,我非常谨小慎微,以至于有时会陷入自我纠结中,像是强迫症那样。

如今想来,这些都是不应该的,首先在心态上尽量保持一个轻松的状态,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虽然考研是如此的重要,但它并不能给我们的人生下一个定论。所以在看待这个问题上不可过于极端,把自己逼到一个退无可退的地步。

而在备考复习方面呢,好多学弟学妹们都在问我备考需要准备什么,在我看来考研大工程,里面的内容实在实在是太多了。首先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备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细致到每日、每周、每日都要规划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另外,复试备考计划融合在初试复习中。在进入复习之后,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我们的计划。总之,定好计划之后,一定要坚持下去。

最近我花费了一些时间,整理了我的一些考研经验供大家参考。

篇幅比较长,希望大家能够有耐心读完,文章结尾处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716)文学综合(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816)语言综合(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初试参考书目: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郁贤皓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 籍出版社,1979年7 月 郭志刚等:《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朱栋霖等:《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年版。 洪子诚《当代中国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胡安顺、郭芹纳主编,《古代汉语》(全二册),中华书局出版。 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1999年1月第一版。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81年4月第二版。

兰宾汉、邢向东,《现代汉语》(上),中华书局,2014年6月第3版。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上下两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英语复习经验。

⑴单词:英语的单词基础一定要打好,如果单词过不了关,那你其他可以看懂吗??单词可以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就够了。也可以用app软件。但是这样就会导致玩手机(如果你自制力超强),单词的话到考前也不能停止的。我的单词并没有背好,导致英语后来只有60+,很难过…

⑵阅读:阅读分数很高,所以一定要注重,可以听木糖英语的名师讲解,或者木糖英语的课程,阅读最重要的是自己有了自己的方法,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做题方法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如果初次做题还没有什么思路,那就可以多看看真题里面的答案解析考研英语很难,和四六级是完全不同的!大家肯定都听说过,所以阅读暑假就可以开始做了,真题反复摸索,自己安排好时间。

⑶作文:谨记踏踏实实写作文,不要到头来依靠模板,模板自己可以整理出来,但也请高大上一点,语法什么不要错误。字体也要写的好看一点,一定有帮助的。

⑷完型:不要看分值少,就不去理会,做题时可以放在最后做,也可以放在第一题去做,但一定要做,因为完型的做题套路其实并不深,只要做几年真题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的简单之处。

⑸新题型:新题型今年超级简单,但是有时候会难,大家平时也要多加练习。

⑹翻译:翻译一般得分都很低,尽力去练习,遵循“信达雅”原则,当

时买了《木糖英语真题手译》使劲练,还是有效果的,信达雅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也就是说当我们做翻译时,绝对不能简单直译,而是要转换成符合中文习惯与中文美感的句子,这样才能达到翻译的最终要求,考场上切忌切忌做直译,做题时可以将句子的成分做一个分析,会比盲目做题好很多。

接下来重点说一下专业课的复习:

一、文学综合(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综合(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要以对基础知识的考察为主,所以概念非常重要,我个人是非常不能够死记硬背的,这样背了也记不住,所以刚开始只是理解,但经历了一次模拟之后深感课本上概念的重要性,该背的一点都不能少哦。文学综合(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点背的东西比较多,所以一定要拿出时间重点记忆,那就重点说一下课本上的理论概念该如何去复习。我个人在学习的时候是先把书通读一遍, 第一遍读的时候不需要考虑太多,试着去读懂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对这门课具体关注的问题有所了解,形成一个模糊但是初步的印象,对于一些比较基础的东西可以先进性记忆,比如

说这种简单的知识点:(1)神话与传说的区别与联系:一般说来,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实际上,每一个神话系统中往往都是神话和传说交织并存的。(2)史诗:《大雅》中的五篇史诗,叙述了自周人始后稷出世至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皆歌颂周先王领导人民兴建周邦的历史功绩。(3)《国语》第一部国别史:以记言为主,故称《国语》。记载周王朝及鲁、齐、晋、郑、楚、吴、越各国史实,起于周穆王,止于鲁悼公。它不是完整系统地叙述历史,而是有选择地记录一些事件。(4)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①善于抓取类型,画出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使议论和形象相结合;②善于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展开逻辑严密的论证;③善于运用联想,将不同时空发生的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底蕴和深邃内涵;④1篇章短小精悍,笔墨凝练犀利,锐利如匕首投枪。(5)《骆驼祥子》中虎妞形象及其对祥子悲剧的意义:虎妞在小说中兼有双重身份:车厂主刘四的女儿,人力车夫祥子的妻子。这似乎是矛盾的两面兼于-一身,使虎妞的性格呈现出二重性:一方面, 她沾染了剥削阶级家庭传给她的好逸恶劳,善玩心计和市侩习气,她缺乏教养,粗俗刁泼;另一方面,她被父亲出于私心而延宕了青春,心中颇有结怨。她对爱情与幸福的追求长期被压抑,身受封建剥削家庭的损害,虎妞是刘四的另一种压迫对象和牺牲品。在她有祥子的婚姻问题上,她并不是真的甘心做一辈子车夫的老婆,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企图把祥子也拉上她生活理想的轨道。当然,虎妞对于祥子,也不能说是没有一些感情。祥子也得到她的关心一种虎妞式的、近乎粗野的“疼爱”:而更多的,是她那种畸形的、祥子所接受不了的性的纠缠与索取,这是完全从她自身的需要出发,甚至也可以说,就是对祥子心灵和肉体两方面的

摧残,她害了祥子。不合理的社会和剥削家庭造成了她的不幸,而她介入祥子的生活,又造成了祥子身心崩溃的悲剧结局。虎妞是祥子向上进取的阻力和障碍,是导致祥子走向堕落的外在原因之一。

第二遍开始梳理逻辑,做笔记,最好同时看看历年真题,对课本里面的考点有所了解,最好还能够在书中标出重点考察内容,这时候就应该在脑海中有知识点的大体框架逻辑,对自己的笔记进行修正,为之后的再次背诵做准备。在这一遍里特别要提到的一个小技巧就是看目录,目录非常重要,一本书如何编排、重点内容有什么一般都体现在目录里,多看目录,最后最好能达到目录在你脑袋里,当你能够背着把目录说出来还能够讲出每一章都考什么就差不多了。对于笔记也可以按照章节把需要背诵的知识点罗列出来,方便之后的背诵,但是在这之前一定要先把整个框架梳理一遍,然后在这基础之上进行知识点的填充背诵,比如说:

第三遍的时候对照着真题背诵笔记,对笔记上整理出的知识点进行再次的理解记忆,如果还有迷糊的地方对照着找到书本里相应的讲解,我在看课本的时候感觉内容还是相对丰富,解释也做的比较详细,比较容易理解,书中还有一些理

论导引,能够引入这个知识点,对于刚开始看书的人真的很友好,趣味性比较强,举例也很亲切,对于整个背诵的书来说,没有那么艰涩枯燥。不管怎么看书,把东西记在脑袋里是最重要的。

在这里也提一下我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个错误想法,避免大家再走我的弯路。我在进行概念背诵的时候总觉的看书的时候这个概念我已经理解了,要是考了的话我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讲出来,所以没有逐字逐句地背概念,并且自己还觉得死背概念太浪费时间,但后来在面对真题的时候才发现,因为没有背下来,所以你的脑袋只会乱乱的,感到熟悉又不能确切地讲出来。所以,别的都不重要,无论你使用什么方法看书,但背是最重要的,要背在脑袋里,看到概念的时候要能够顺畅的背出来。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背几遍。背的滚瓜烂熟,三遍看书只是个开始,后期有时间一定要多背诵几遍,做到忘记就背,学会如何应用,光背是不行的,真题中不会只考察背诵内容,像下面的真题就需要运用所学知识来综合应用:

其它的书本可以参照上面的方法,但是要有侧重点。还要注意不同的课本复习方式是不一样的,可能我的适合这么做,但是换一本书就不太适用了,所以要找到适合本科目的复习方式,这样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所以进行背诵记忆的时候也应该以这些方面为主。在这里也要讲一下,还是不要有投机取巧的想法,觉得也许某些知识点考到的几率比较大,别的就不去背,这样考试的时候遇到冷门的

知识点铁定就会丢分。建议重点背诵大纲上要求的,在此基础上对其他的知识点做一些了解,同时在课余时间自己也要多看点文章之类的专业性的东西,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文科的东西就是这样,需要不断积累,只有看得多记得多才能够应对各种考试,所以对于大纲上没有提到的知识点虽不至于滚瓜烂熟,但起码提到也能说上几点。

总结一下,文学综合(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方法就是背,在第一遍过完书对整体内容有了把握之后接下来就是整理笔记,然后背,如果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当然事半功倍。

二、语言综合(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对于语言综合(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复习其实跟文学综合(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比较同步的,基本上都是先进行课本的理解,之后再背诵知识点。对于在复习过程中有什么建议的话,我想说以下几点:

1、根据教材内容以及自己的学习基础制定复习计划,有目标的复习 比如基础阶段把教材进行“地毯式”学习一遍,让自己对考试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强化阶段根据3到5年的历年真题把考试重点标注出来,重点复习;最后冲刺阶段要有考点意识,多做模拟试卷,试着用标准答题的方法解答相关问题。具体的复习计划一定要更详细落实到每一天。要保证最后对每个知识点都熟悉掌握,还要多做总结,例如(1)古书标点的要求:语句能够讲通,不点破;语意切合原文语境,切合事物的情理和作者的原意;符合古人语言表达习惯。(2)委婉:古人在行文表达的时候,不把要表述的思想内容直接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有意识地把话说得婉转曲折,含蓄有致,使听者透过字面体会到说话人的本意,这就是委婉。也称婉曲、曲达、含蓄、婉转等。(3)并提:在遣词造句中,把本来

应写成两个短语或两个句子的话,合并为形式上的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把相同的语句成分放在一起并提,但在表意上却仍然必须按照两个短语或句子的组合关系来分别相承,这种修辞表达方式就是分承,或者叫并提、合叙。(4)现代汉语中,语音和词汇的特点:语音: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词汇:汉语词形较短;新词的构成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5)语音和其他声音的异同:异:只有有词句意义的声音才是语音,像笑声,呻吟声都不是语音;同:产生于物体的颤动,具有物理、生理、社会三种属性,而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根本属性。(6)语音的三大属性:物理属性,语音和声音-样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种要素;生理属性,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发生器官可分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咽腔、口腔和鼻腔三大部分;社会属性。

复习专业课的时候先从目录着手。先把教材目录过一遍,目的是了解这本教材的内容和结构。然后再把历年来考的频率比较高的知识点和难点的章节标注出来,以后复习的时候重点复习,这样会提高复习的效率。复习每个章节时先过一遍章节内容,清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然后把重点考点以及出题形式标注出来,有利于第二轮复习和考前回顾。

2、做笔记是高效复习专业课的重要方法:

不是简单地抄书,而是有针对性的记,把厚书变薄。比如哪些知识点是近几年考试高频点,把这些知识点的关键词记下来,后面可以批注自己的理解或者联想的其他知识。笔记内容要包括清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记下书中的亮点,自己的心得看法,最后还有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才是一个有效的笔记,比如说:

一定要自己整理笔记,把重点写下来,为了方便后期回忆及背诵,可凭借自己的笔记迅速把一本书复习一遍,我就是在后期的学习中更多的依赖于我的笔记,这对提高信心是相当重要的,遇到不足的地方可以补充。我复习的习题有不少版本,如果觉得对某个习题的答案有问题,可以看看别的版本,不过这个过程我也走了不少弯路,这里得感谢研教新版的习题,帮我省了不少事,自从用了这个版本的就没有再找其他的资料,他们的习题完全可以从一开始就使用,对于每个题目都有详细的解释。

3、教材的阅读方法:

目录法:首先要对整本书的目录掌握清楚,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第一遍看教材的时候没必要全都看懂,要知道这也是不太现实的,快速、全面通读教材就可以。争取把教材内容的体系摸清,可以细致些,但没必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书看完一便把课后题都弄懂,重要的课后题、重难点要做下记录,方便之后的复习。特别是课后题,拿我们的专业课来说每年都会考到课后原题,一定认真对待。

之后再看书就需要搞明白其他的疑难点,就是别有不知道说的啥意思的地方。我当时用一个方法来看自己复习的怎么样,首先就是抛开课本笔记等,然后看着目录来想这一章都讲了点什么,你可以在草纸上一边画一边自己给自己讲这一章的来龙去脉。我强烈推荐这个方法,真的非常有效,能不能有个清晰的思路决定了考试能不能写出来。因为很多人都是书看很多遍然后讲不出来,相信我讲不出来考试基本上也就写不出来什么。

第二遍看书是最重要的过程,每章看完了得做一些扩展习题,我觉得它的作用在于帮助你真正看懂书。只要把书中的习题都搞明白一定会有所收获,接下来做的就是要攻克每一种考试题型。

4、真题训练:

从真题入手!在前期可以把真题按章节拆分,就是每一章都考过什么题都自己总结出来,看看每一章都考过什么题型,是通常考大题还是小题,这一步个人觉得非常重要。掌握了这些信息以后再看一遍书,然后把自己没有复习到的地方标出来,再精简一下笔记,这些是最后要记的东西。除此之外如果有时间我觉得应该多翻翻习题书,把常考的题总结下,自己做一遍,像这样的题都是比较经典

的:

中后期每天做一套真题,近十年的真题都要做,最后把重复出现的真题记下来,不容易理解的题最好能背下来。研教新版的真题在整方面做得很好,把重难点都进行了标注,还有知识点的梳理,对每个题都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在做真题的时候要分析命题,包括出题的风格,难易程度,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题型,还有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我觉得专业课复习很重要的一步就是真题练习,真题可以带你回顾所有的知识点,当然还可以帮助你了解院校的考察方向,避免对一些疑难问题死缠烂打。看真题我觉得要看的不仅仅是考试常考的内容,各内容的考试形式也就是题型还有各内容所占的比例,了解了这些在有针对性地复习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主要是看教材,看真题,看视频基础课,做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不做绝对不行。总结完那些章节考什么知识点或者以什么样的形式考察之后,把自己的习题辅导书上的习题全做了,这样题也就练完了。其实只要能够在脑海里构思出整个章节课本的内容及体系就掌握的差不多了,通过总结你可以发现其实专业课考的是挺基础的,你把书上内容都能背着讲出来,考试基本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还是要说一下专业课的真题很重要,同样公共课的真题也很重要,比如政治和英语。关于英语真题,阅读理解是重点,我们要将文章中的重点单词记下来,并需要一套好的真题解析,《木糖英语真题手译》上的解析对题目分析就很透彻,而且最重要的是根据题目与原文分析答案,而不是在知道答案后,去反推为什么这个答案是正确的,这种方法对做题能起到很大的帮助,而且也能用在做专业课的某些题上。而政治的真题用法是分析容易出什么错误选项来误导你,这是需要按照马原、毛概等五个模块进行分析,而李凡《政治新时器》中就有一本关于真题分析的部分,内容很好,建议看一看。本来是说专业课真题的重要性呢,结果说了一下公共课的,有点跑题了。

最后总结一下,大体的复习进度大概是第一轮:了解真题的基础上第一遍看书,做课后题,重点题目内容记下来。第二轮:第二遍看书,做习题册,没有的可以根据真题总结自己的知识体系;总结书上、习题册上自己不理解的东西,形成自己的笔记,背诵笔记。第三轮:分章拆解真题并深入研究,真题要做会并且知道学校怎么考,要往哪个方向考,让你出一套题你也能出的像模像样,一定要进行真题训练,再次背诵知识点。第四轮:继续背诵重要知识点。第五轮:最好再能拿真题卷子自己模拟下,为考试做准备,考试时候时间并不很宽裕,不要落下背诵,一直坚持到考前,因为这个科目最重要的就是背诵。

三、一些个人经验

第一,多喝热水,热水真的是最好的良药。因为缺水的话心情会烦躁、细胞间的空隙较大病菌容易入侵。补充足够的水分细胞间的空隙就会变小减少病菌的入侵,还有促进废物代谢。

第二,多锻炼身体,坐的久了感觉血液就像停滞了。坐一两个小时出去活动

一下。

第三,整天低头学习,颈椎就会疼。

第四,多通风换气,二氧化碳浓度高的话对身体不好,它会让人思虑阻塞。 第五,要保证睡眠,不要觉得没有时间就减少睡眠,要知道睡不好的脑子是乱的,不会有清晰的思路。

先写到这里,希望有所帮助!

写到这里,我的经验就跟大家分享完了,我个人的一些笔记和当时搜集的真题我都传到了high研APP,大家可以去high研网和high研app下载,因为考研不易,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上面私信我,一定知无不答。

新版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8p17058t11lh1d7s0l19lpyv23wwc008o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