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也谈小学数学中“比多少”问题的教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2 6:51: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也谈小学数学中“比多少”问题的教学

小学一、二年级数学中,经常遇到“几比几多多少”或者“几比几少多少”等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对于各方面能力很有限的六、七岁的孩子,尤其对于一些绩差生来说,读来像绕口令一样,用加法还是减法计算,一时半会搞不清,以致乱了阵脚,最后只能盲从列式,碰碰运气了。为此,我仔细研究,发现这类题的规律,用圈画法审题,确定运算方法,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并在教学中实践,觉得可行。现将此法介绍于同仁们,以得指点。

这类题一般有这样几种形式:几比几多多少;几比几少多少;一个数比几多几或少几,求这个数;几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这个数是多少。无论是哪一种形式,我都让学生通过圈画的方法来审题,而后确定大小数后再列式计算。具体做法是:我先让学生找出问题中的“比”字,然后圈画“比”字前面的数(不管它是未知还是已知),如“21比9多多少”,画出“21”,再圈出“比”字后面的“多”或者“少”,然后让学生将圈画出的数或字连起来读,,如此题圈画出的是“21多”,那么学生很容易明白“21多”,”9“自然就是少的了,多的和少的比多少,当然多的减掉少的,于是列式也就容易了。再如,”4比13少多少“这个题,学生找到“比”字,圈画出“比”字前的“4”和“比”字后的“少”,即“4少”,那么“13”自然就是多的,它俩比大小当然要多的减去少的,这样学生很快就能列出算式。这类题“比”字前后的数如都是已知的,就都用减法算,只是确定谁减去谁的问题了。对于求“比”字前或后的未知数,如光靠思维,是有一定难度的,不少学生准是一时确定不了用加法还是用减法算,但用圈画的办法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如“一个数比15大7,这个数是多少?”学生会画出“一个数大”这些字,那么求大数用减法肯定不行,只有“加”了才会变“大”,学生自然懂得用加法算。再如“27比一个数多9,求这个数。”这样的题,学生根据要求圈画出“27多”,自然“一个数”就少了,要得出“少的”,只有减去一定的数才可,所以这道题用减法算。

但须值得强调的一点是,教给学生这种方法一定得有耐心。刚开始,一些学生会将“比”字后的“多”字或“少”字错找成问题中的“多少”的“多”,“关键”数、字错找,审题必然会有出入,算式也将随之对错不定。因此,要让学生把准“圈画”这一关,以免得法不得准。为做到考试时试卷整洁、美观,同时避免被疑“标记”这种舞弊行为,学生要逐渐学会在心中圈画。要做到圈画的“关键”在胸中有数、万无一失,这当然在于平日的训练有素。

其实,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简单的“比多少”这类题,对于倍数关系、百分数等文字题、应用题同样可以一试。当然,无论什么方法都并非绝对的非灵丹妙药,这需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努力探求适合学生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做到既对又快,学得乐意,学得轻松!

日期:2011-12-5

也谈小学数学中“比多少”问题的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8pnn7ms3n8c83h0eoo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