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春季东师大《中级财务会计》离线考核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7 14:42: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离线考核

《中级财务会计》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可理解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3.会计主体

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 会计主体前提是指会计反映说的一个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 4.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5.利得

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二、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存货在期末时如何计量?

答:存货要按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用可变现净值来测试存货是否减值)存货可变现净值=存货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相关税金。

2.简述所有者权益的含义及来源构成。

答:含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构成内容:

(1)实收资本(或股本) (2)资本公积 (3)盈余公积 (4)未粉配利润

3.外购无形资产的价值是如何确定的?

答: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买价,相关税费以及发生直接归属该项资产的相关支出。

4.年限平均法有哪些缺点? 答:缺点:存在局限性

(1)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经济效益不同。使用前期操作效能高,使用资产所获得收入比较高,而在使用后期,工作效率一般呈下降趋势,带来的经济效益逐渐减少。平均年限法没有不考虑这点,显然是不合理的。

(2)固定资产使用的总费用包括折旧费和修理费两部分。通常在固定资产使用后期的修理费会逐渐增加。而平均年限法的折旧费用在各期是不变的。这造成了总费用逐渐增加,不符合配比的原则。 (3)平均年限法未考虑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和强度,忽视了固定资产使用磨损程度的差异及工作效能的差异。

(4)平均年限法没有考虑到无形损耗对固定资产的影响。

三、业务题(共40分)

1. D公司发生下列经济业务:经批准将不需用的房屋一幢出售,其原值400 000元,已提折旧100 000元,出售收入320 000元,存入银行。结转出售房屋净收入。 要求:根据上述业务,作出相应的会计分录。(10分) 答:

借:固定资产清理 300 000

累计折旧 100 000 贷:固定资产 400 000 借:银行存款 32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20 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16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6 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4 000 贷:营业外收入 4 000

2. A公司为一般纳税公司,适用增值税率为17%。2001年2月购入设备一台,价款380万元,增值税64.60万元,运杂费3.75万元,立即投入安装。安装中领用工程物资22.40万元;领用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5万元;领用库存商品(应税消费品) 的实际成本为18万元,市场售价20万元(不含税),消费税税率10%。安装完毕投入使用,该设备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 要求:

(1)计算安装完毕投入使用固定资产成本。 (7分)

(2)假定2001年4月10日安装完毕并交付使用,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2001年、2002年和2006年年折旧额。(8分)

答:

(1) 固定资产安装完毕入账价值=380+64.60+3.75+22.40+5×1.17+18+20×17%+20×10%=500(万元)

(2) 假定2001年4月10日安装完毕并交付使用,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2001年、2002年和2006年年折旧额

2001年年折旧额=(500-20)/5 × 8/12=64(万元) 2002年年折旧额=(500-20)/5=96(万元) 2006年年折旧额=(500-20)/5×4/12=32(万元)

3.某公司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2004年3月份”原材料”科目的期初余额6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期初借方余额4 500元,原材料单位计划成本10元,3月10日甲公司购进材料2000公斤,支付材料价款15 000元,增值税税款2 550元,3月11日上述材料验收入库。3月15日生产车间领料2 000公斤。3月20日进货2 000公斤,,支付材料价款30 000元,增值税税款5 100元。3月22日上述材料验收入库。3月25日生产车间第二次领料2 000公斤。甲公司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2003年末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15万元,由于市价下跌,预计可变现净值为8万元。 要求:

(1)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本月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要求写出计算过程)。(7分) (2)编制上述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8分) 答:

(1)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4 500+10 000-5 000)/( 60 000+20 000+20 000)×100%=9.5%

本月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20 000+20 000)×9.5%=3 800

(2)借:材料采购 1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 550 贷: 银行存款 17 550 借:原材料 20 000 贷:材料采购 15 000 材料成本差异 5 000

借:生产成本 20 000

贷:原材料 20 000

借:材料采购 3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 100 贷:银行存款 35 100 借:原材料 20 000

材料成本差异 10 000 贷:材料采购 30 000

借:生产成本 3 8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3 8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70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70 000

2020年春季东师大《中级财务会计》离线考核.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8q6j94wcz1emx02sb8q8qp2012imx011i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