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学年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30 6:26: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牌头中学 2018 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一化学

一. 选择题(共 25 题, 2 分一题,共 50 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N-14,O-16,Na-23,S-32,K-39,Cl- 35.5,Ba-137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有 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NaCl B.Al2O3 C.H2SO4 D.NaOH 2.下列仪器名称为“长颈漏斗”的是

A. B. C. D. 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H2OH B.盐酸 C.CO2 D.Na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溶质水解显酸性的是 A.KNO3 B.NH4Cl C.NaHSO4 D. NaHCO3

5.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的是

A.干冰 B.可燃冰 C.水煤气 D.液化石油气 6.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

B .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

C.乙炔分子的球棍模型: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7.乙烯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下列有关乙烯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是气体 B.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 D.在氧气中燃烧有明亮的火焰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的裂化、裂解都是从长链烃变成短链烃

B.裂化目的是获得轻质油,裂解目的是获得气态乙烯、丙烯等短链烃 C.石油经过常、减压分馏及裂化等工序炼制后即能得到纯净物 D. 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裂化裂解是化学变化 9.欲制取较纯净的 CH2ClCH2Cl(即 1,2-二氯乙烷),最合理的方法是 A.CH3CH3 与 Cl2 取代 B.CH2===CH2 与 HCl 加成 C.CH2===CH2 与 Cl2 加成 D.CH3CH2Cl 与 Cl2 取代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墨和 C60 互为同位素

B. CH3CH2OH 和 CH3OCH3 互为同分异构体

35C.l4

CO2 的摩尔质量为 46

D. 17Cl37、17Cl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

11.有专家提出,如果对燃料燃烧产物如 CO2、H2O、N2 等利用太阳能使它们重新组合,使之变成 CH4、CH3OH、NH3 等的构思(如图)能够实现,那么不仅可以消除对大气的污染,还可以节约燃料, 缓解能源危机,在此过程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

A. 化学能 B. 生物质能 C. 热能 D. 电能

12.城市居民用的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丁烷,在使用的过程中,常有一些杂质以液态沉积于钢瓶中, 这种杂质是

A.丙烷和丁烷 B.乙烷和丙烷 C.乙烷和戊烷 D.戊烷和己烷 13.一定温度下,反应 N2(g)+3H2(g) 2NH3(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c(N2)∶c(H2)∶c(NH3)=1∶3∶2 B.N2、H2 和 NH3 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 C.N2 与 H2 的物质的量之和是 NH3 的物质的量 2 倍 D.单位时间里每增加 1molN2,同时增加 3molH2 14.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溴水 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15.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常见化学电源,其原理反应:2H2+O2=2H2O,其工作示意图如下。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极是负极

B.b 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2H2O + 4e-=OH- D.放电前后电解质溶液的 pH 发生改变 16.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如下:

锌片电极:Zn+2OH--2e-===ZnO

+H2 O 石墨电极:O+H- -22O+2e ===2OH 可以判断石墨电极是 A. 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 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镍氢电池、锂电池和碱性锌锰干电池都是二次电池 B.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且不会污染环境的新型电池

C. 铅蓄电池放电的时候正极材料是铅,负极材料是二氧化铅 D. 铅蓄电池充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8.在一定温度下,反应 H2(g)+I2(g) 2HI(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 nmol H2,同时就有 nmol HI 生成 B. 单位时间内有 nmol H2 生成,同时就有 nmol I2 生成 C. 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19.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2molH 和 1molO 结合生成 1molH 2O 放出热量 C.1molC 和 1molH2O 反应生成 1molCO 和 1molH2,需要吸收 131.3kJ 的热量 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s)+H2O(g) = CO(g)+H2(g) ΔH= +(a-b) kJ·mol-1 20.将 pH=1 的盐酸与 pH=11 的 NaOH 溶液按体积比为 1:9 混合,混合后溶液的 pH 约为 A.2 B.6 C.7 D.10 21.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某浓度的 KHA 溶液 pH=4,则 HA-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H2A 为弱酸 B.常温下,通过测定 0.1mol?L-1NH4Cl 溶液的酸碱性能证明 NH3?H2O 是弱电解质 C.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稀释相同倍数后,盐酸的 pH 大于醋酸 D.pH=3 的 CH3COOH 溶液与 pH=11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溶液中: c(CH3COO-)=c(Na+)>c(H+)=c(OH-)

22.铜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铜及其合金的用途广泛。粗铜中含有少量铁、锌、镍、银、金等杂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精炼粗铜制得纯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

<Ni2+<Cu2+)

A. 粗铜作阳极,其电极反应式:Cu2++2e-===Cu B. 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 c(Cu2+

)不变 C. 电解后,阴极上还附有极少量的 Fe 和 Ni D. 电解后,可用阳极泥来提炼金、银等贵金属 23.相同材质的铁在下列情形下,最不易腐蚀的是

A. A B. B C. C

D. D 24.常温下,关于 pH 值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CH3COOH)>c(HCl) B.c(CH3COO- )= c(Cl- )= c(H+) C.两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与等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醋酸消耗的体积少 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95 ℃纯水的 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pH=3 的醋酸溶液,稀释至 10 倍后 pH=4

C.0.2 mol·L-1

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 pH=1 D.pH=3 的醋酸溶液与 pH=11 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pH=7 26.反应 X(g) 4Y(g)+Z(g),在 200℃和 T℃时,X 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1)随时间变 化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 时间/min 0 2 4 6 8 10 200/℃ 0.80 0.55 0.35 0.20 0.15 0.15 T/℃ 1.00 0.65 0.35 0.18 0.18 0.18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 200℃时,4min 内用 Y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0.1125mol·L-1·min-1 B.T℃下,6min 时反应刚好达到平衡状态 C.根据上表内 X 的浓度变化,可知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D.从表中可以看出 T < 200

27.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H2 和 1 mol I2,压强为 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 H2(g) +I2(g)2HI(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 1 mol H2,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B. 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 1 mol Ar,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 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 1 mol Ar,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D. 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 1 mol H2(g)和 1 mol I2(g),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28.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②升高温度 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④加入生成物 ⑤加入 MnO2 A. 全部 B. ①②⑤ C. ② D. ②③ 1.反应 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反应最快的是

A.v(D)=0.4 mol·L-1·s-1

B.v(C)=0.5 mol·L-1·s-1

C.v(B)=0.6 mol·L-1·s-1

D.v(A)=0.15 mol·L-1·s-1 29.一定温度下,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 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到 10 s,用 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158 mol·L-1·s-1 B. 10 s 后,该反应停止进行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X(g)+Y(g)2Z(g) D. 0~10 s 的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v(X)=v(Y)=0.039 5 mol·L -1·s-1

30.根据下图所示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1 mol 氢气的共价键形成放出 436 kJ 能量 B. 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同时吸收能量

C. 1 mol H12(g)跟

2mol O2(g)反应生成 1 mol H2O(g)释放能量 245 kJ D. 1 mol H (g)与1mol O (g)的总能量大于 1 mol H O(g)的能量

2 22 2

二、非选择题

31.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将物质的合适组号填写在空格上。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分异构体 。

①刚石与“足球烯”C与 T; ③16 O、17 O 和 18 60; ②D O;④氧气(O2)与臭氧(O3); ⑤CH4 和 CH3CH2CH3;⑥乙醇(CH3CH2OH)和甲醚(CH3OCH3); ⑦

⑧ 和 ;

32.如图所示,水槽中试管内有一枚铁钉,放置数天后观察: (1)铁钉在逐渐生锈,则铁钉的腐蚀属于 腐蚀。(填“化学”或“电 化学”)

(2)若试管内液面上升,则原溶液呈 性,发生 腐蚀,电极反应式 负极: ,正极: 。 (3)若试管内液面下降,则原溶液呈 性,发生 腐蚀,电极反应为: 负极: ;正极: 。

33.(1)常温下,0.5 mol 甲醇(CH3OH)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CO2 和液态水,放出热 量 363.3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请设计一个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强碱溶液,Pt 作电极,在电极上分别通入 CO 和氧气。通入 CO 的电极应为 极(填“正”或“负”),该电极上发生的电极 反应式为 。 34.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 3 L 的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 CO(g)+2H2(g)CH3OH(g) 达到平衡状态。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 ; (2)500 ℃时,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化学平衡,以 H2 的浓度变化表 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用 nB,tB 表示)。 (3)判断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填字 母,下同)。

a.v生成(CH3OH)=v消耗(CO)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CO、H2、CH3OH 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35.常温下,现有 pH=2 的醋酸溶液甲和 pH=2 的盐酸乙,请根据下列操作回答问题: (1)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各稀释 100 倍。稀释后的溶液,其 pH 大小关系为: pH(甲) pH(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各取 25mL 的甲、乙两溶液,分别用等浓度的 NaOH 稀溶液中和至 pH=7,则消耗的 NaOH 溶 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V(甲) V(乙)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pH=2 的醋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 0.01mol/LHCl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

(填“>”、“<”、或“=”) 36.将气体 A、B 置于固定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2C(g)+2D(g),

反应进行到 10 s 末,达到平衡,测得 A 的物质的量为 1.8 mol,B 的物质的量为 0.6 mol,C 的

物质的量为 0.8 mol。 (1)用 C 表示 10 s 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2)反应前 A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3)10 s 末,生成物 D 的浓度为 。 (4)A 平衡转化率 。 三.实验题

37.下图是石蜡油在炽热碎瓷片的作用下产生乙烯,并检验乙烯性质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从装置 A 中出来的气体中含有烷烃和 。 (2)B 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这是因为生成的气体被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类型为 。

(3)C 中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为 。 (4)在 D 处点燃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计算题

38.某烃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5:1,相对分子质量为 72.写出该烃的分子式及所有的同 分异构体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学年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8sp72bm1344s0w0d4ij47hq70zb09011u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