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__________。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____ 上。
(3)当烛焰、凸透镜位于图甲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调节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 (填“倒立放大”或“倒立缩小”或“正立放大”或“正立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_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___移动。 (5)把图甲中的凸透镜看成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成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21.小羽通过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光学知识:发现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5°,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小羽在家进行了两个有趣的小实验:①在硬纸板上开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_____(选填“变小”或“变大”或“不变”);②在易拉罐底部扎了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然后在易拉罐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如图所示,让蜡烛发出的光穿过小孔射到半透明纸上,在半透明纸上可看到一个清晰的_____(填“烛焰的正立像”、“烛焰的倒立像”、“三角形光斑”或“圆形光斑”),这是_____现象。
22.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小明在生活中发现:随着气温升高,放在口袋中的巧克力变软了,以上现象引发了他的猜想:巧克力可能是非晶体。于是他采用图甲的装置进行了以下探究:
(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这是为了使巧克力受热_____,而且巧克力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_____。
(3)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试管中巧克力的状态变化,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4)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是_____℃.这个温度值_____(填“能”或“不能”)在体温计上显示。
(5)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小明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巧克力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 (__________)
(6)若猜想正确,则他所画的图象与图丙中_____相符。
23.我国是世界上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手机间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我们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是因为手机中的发声体在_____。若把一手机放在真空中,如图所示,再用另一手机拨打罩内的手机号码,可以看见罩内手机显示灯闪烁,但却听不到手机的铃声是因为_____。
2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时间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则:
(1)该实验是根据基本公式_____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 (2)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vBC=_____m/s;vAC=_____m/s。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D C C A B D D 二、填空题 11.大于两倍焦距 能 小于一倍焦距 远 12.漫反射 遵循 易穿透 绿、蓝 13.0.9 14.升华 吸
15.振动 甲、乙 甲、丙 16.5 三、计算题
17.(1)100g (2)1.25g / cm3 (3)26.7g 18.714m
四、实验题
19.左 38.4 2.56×103
20.焦距 同一高度 倒立缩小 照相机 上 21.110° 大 烛焰的倒立像 光的直线传播 22.均匀 慢 秒表 32 不能 B 23.振动 真空不能传声 24.v=
st 0.05 0.03 靠近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石块的密度,采用下列实验步骤,其中多余的步骤是( ) 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B.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
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V1
D.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在盛水的量筒内,记下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2.2017年12月1日,天津市河西区城市大厦B座38层发生火灾,造成了多人死亡,受伤的重大事故,在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有毒气体( )
A.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下方 B.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上方 C.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上方 D.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下方
3.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图所示,则这个玻璃体
A.可以看做两块凹透镜 B.可以看做一块凸透镜 C.对图示光束具有会聚作用 D.穿过玻璃杯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4.(2017?连云港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此时的物距大于20cm
C.当物距是30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
5.小李把一个硬币放在碗里,移动碗直到眼睛看不到为止,保持头部不动往碗里倒水,倒到一定程度时,小李又重新看到硬币。小李用作图方法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的图象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
A. B.
C. D.
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A.吉林冬天树上的“雾凇”
B.水蒸气在凉玻璃上形成水珠
C.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
D.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8.如图是某市区矗立的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
A.此处的噪声能使人失去听力 B.此处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C.此时的噪声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D.此时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一般是根据歌声的响度来判断歌手是谁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D.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不可能是噪声 10.关于如图所示的四种仪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倒车雷达利用次声波感知车辆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B.B超利用超声波获取人体内部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