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素和溶菌酶敏感,并含二氨基庚二酸,革兰阴性,因此现在将蓝细菌归属于原核微生物。
蓝细菌的细胞构造与革兰阴性菌极为相似,细胞壁的外层为脂多糖层,内层为肽聚糖层。许多种类在细胞壁外,还有多糖类的荚膜物质。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类囊体,数量很多。
蓝细菌的营养要求简单。不需要维生素,以硝酸盐或氨作为氮源。很多种蓝细菌具有固氮作用。
蓝细菌没有有性生殖,以裂殖为主,也可出芽生殖,极少数有孢子。
立克次体的相关概念:
立克次体是一类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又接近于细菌的原核微生物。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⑴立克次体的个体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 ⑵立克次体的细胞结构像细菌 ⑶立克次体是专性活细胞内寄生
⑷立克次体以二等分分裂,即裂殖的方式繁殖
⑸立克次体对热、干燥、光照、脱水及普通化学剂的抗性较差,但能耐低温。对磺胺和抗生素敏感,但对干扰素不敏感,而细菌对干扰素敏感。
⑹有的立克次体不致病,而有的则会酿成严重疾病
- 9 -
支原体的相关概念:
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立克次体之间的一类原核微生物。 ⑴支原体是已知的可自由生活的最小生物 ⑵支原体突出特点是不具有细胞壁,只有细胞膜
⑶典型的支原体菌落如“油煎蛋状”,中间密集、较厚,颜色较深,并陷入培养基,边缘平坦,较薄而且透明,颜色也较浅。
⑷支原体以二等分分裂方式繁殖
⑸支原体的生长不受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例如青霉素、环丝氨酸)的影响,但对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例如土霉素、四环素)敏感。对溶菌酶无反应,对干扰素不敏感。 支原体大多数腐生,极少数是致病菌。
衣原体的相关概念:
衣原体是介于立克次体和病毒之间、能通过细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寄生的一类原核微生物,特点如下:
⑴衣原体的个体比立克次体稍小,但形态相似,球形 ⑵衣原体具有细胞壁,其中含胞壁酸和二氨基庚二酸,呈革兰阴性
⑶细胞以二等分分裂方式繁殖
- 10 -
⑷衣原体是专性细胞内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发育繁殖具有独特的生活周期。它却乏产生能量的系统,必须依赖宿主获取ATP,这是它区别于立克次体的最显著特征。
⑸衣原体不耐热,但它耐低温,它对磺胺类药物敏感,对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酵母菌的相关概念:
一般认为酵母菌具有以下特征: ⑴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⑵多数以出芽方式繁殖,也有的可行裂殖或产子囊孢子 ⑶能发酵糖类而产能 ⑷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
⑸喜在含糖较高、酸性的水生环境中生长
人们将来源于酵母菌或其它微生物的蛋白称为单细胞蛋白(SCP)。
人们常将酵母菌如酿酒酵母作为基因工程中的受体菌。近年来,巴斯德毕赤酵母成为一种新型的基因表达系统。 酵母菌大多数是腐生型,少数是寄生型。
酵母菌为单细胞。通常菌体呈圆形、卵形或椭圆形,有的酵母菌细胞分裂后,亲代和子代细胞的细胞壁仍以狭小面积相连,呈藕节状,称为假丝酵母。
- 11 -
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已接近于高等生物,一般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一个或多个液泡、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微体、微丝及内含物等。此外,还有出芽痕、诞生痕。 酵母菌的细胞壁不如细菌细胞壁坚韧。
酵母菌的细胞质膜与细菌的细胞质膜基本相同,但有的酵母菌如酿酒酵母的细胞质膜中含有甾醇,尤其以麦角甾醇居多。 酵母菌具有用多孔核膜包裹着的细胞核。
在细胞分裂间期,核质内被碱性染料着色较淡的物质称为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期,染色质形成能被深染的染色体。它们都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液泡往往在细胞发育的中后期出现。细胞老化后,可见液泡中有各种颗粒,如异染颗粒、肝糖粒、脂肪滴、水解酶类(可使细胞自溶)、中间代谢物和金属离子等。液泡的功能可能是起着营养物和水解酶类的储藏作用,同时还能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有多种类型。可分成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大类:无性繁殖包括芽殖、裂殖和产生无性孢子;有性繁殖主要是产子囊孢子。工业发酵中常见的酵母菌以无性繁殖中的芽殖为主要繁殖方式。
所谓生活史,就是指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发育和繁殖阶段的全过程。
- 1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