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在一定环境下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有机集合体。企业运营只有适应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要求,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是存在于企业周围, 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客观因素和力量的总称, 它是企业选择筹资方式的基础。
在经济增速较快时期,企业为加快发展步伐,扩大再生产,一般可通过增发股票、发行债券或向银行借款等融资方式筹集大量资金,以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在经济 增速开始出现放缓时,企业的融资方式应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尽量减少采用债务融资。
企业的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融资方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利率的波动上,众所周知,国民经济的运行规律呈现周期性起伏。利率杠杆作为央行的政策调整工具随着国民经济在周期性运行中所处状态不同而相应地处于不断调整之中。在国民经济处于繁荣滞胀时,为降低通胀的压力, 防止经济恶化,政府会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调高利率, 抑制资金需求;而在国民经济处于低谷时,为刺激消费与投资需求,政府会实施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通过多次的调低利率以刺激经济的发展。由于中长期投资具有较大的时间跨度,客观上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获利空间和避开利率风险的机遇。企业可以通过对国民经济周期的分析, 判断所处的经济环境所处的景气状态及政府的政策取向,在决定融资决策时“ 顺势而为”,降低融资成本。其机理在于,中长期贷款利率是一年一定,而债券发行利率是一定多年,不受利率变动之影响。这样,在企业通过对经济的分析,预期利率将走高时,宜选择债券融资方式,避开利率风险,不因利率走高而增加融资成本。在企业预期利率将走低时, 则宜选择银行的中长期贷款融资, 顺利率下调之势降低筹资付息成本。
企业选择融资方式必须立足于一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之下,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
(2)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经济条件、经济特征、经济联系等客观因素。
第 13 页
(3)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水平、技术政策、新产品开发能力以及技术发展的动向等的总和。企业微观环境是指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条件和能力的因素,
包括行业状况、竞争者状况、供应商状况及其他状况, 这是确定企业融资方式的前提。
3.2 企业融资方式的资金成本分析
资金成本是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对资金成本的分析将为企业的融资决策提供有力依据。资金成本是企业为了在一定时期内获得资金使用权而付出的代价。从理论上讲,资金所有权与资金使用权的分离是资金成本形成的基础,对于资金所有者而言,在一定时期内让渡资金使用权,一是到期能收回资金使用权;二是资金的让渡能带来回报。资金所有者让渡资金使用权意味着放弃了自己使用这笔资金的获利机会,意味着可能产生风险,相应地就要求得到一定形式报酬的补偿。对于资金需求者而言,基于信用获得了一定时期内的资金使用权,不能无偿地占用和使用资金,就必须为在一定时期内获得资金使用权而付出代价。
不同的融资方式,其资金成本各不相同。企业应尽量选择资金成本低的融资方式及融资组合,融资成本越低,融资收益越好。以下将从资金成本的五个方面论述资金成本对企业融资方式的影响:
(1)资金筹措成本;
企业进行内源融资时,由于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且筹措过程完全在企业内部 完成,不必对外支付相关手续费用,因此内源融资几乎不存在资金筹措成本。外源 融资中,我国企业最主要的间接融资方式是银行贷款,进行贷款的相关手续费用一 般由银行或金融机构按照一定比例收取;直接融资方式的筹措成本情况则比较复杂。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时,资金筹措成本一般包括证券的印刷费用、发行手续费、行政费用、律师费用、审计费用、资产评估费用、资信评估费用、公证费用等。 (2)资金占用成本;
资金占用成本是企业因占用资金而向资金供应者支付的各种资金占用费用,如 长期债券的利息、长(短)期借款利息、优先股的股息、普通股的红利等。资金占用 成本具有经常性、定期性支付的特征,它与资金占用的期限成正比,资金占用的期
第 14 页
限越长、所支付的成本越高。 (3)税收成本;
税收是影响企业融资成本的重要因素。在企业的融资活动中,不同融资方式获得 的资金在其收益的税收问题上具有很大差异,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企业债务融资的利息费用在税前扣除具有抵税作用,这就是税盾效应。负债的税盾效应取决于税率的高低。税率与债务成本成反比,所以税率越高,利用负债获得的节税收益就越大,税盾效应就越明显,企业税后资本成本就越低。由于税收上的差异,从税后角度看,债务融资方式与股权融资方式相比具有很明显的成本优势,是企业融资的首选方式。
(4)财务危机成本;
财务危机源于企业的债务融资活动,是由于未来期间内存在不确定风险因素,而导致企业出现财务失败、不能按时支付债务利息和本金、甚至破产。财务危机成本是由于债务融资可能导致企业破产而承担的破产成本,以及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所产生的财务困境成本。财务危机成本的存在使企业承担更高的融资成本,并使企业的再融资能力受到限制。财务危机理论认为,正是财务危机成本影响着企业的融资方式选择。
(5)代理成本;
当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时,由于破产的可能性增大,代表股东权益的经理可能会采取次优或非优的决策,牺牲债权人的利益,以扩大股东收益。这种做法虽然会减少股东的风险系数,增加其股票价值,但却是以减少企业可以获得的免税优惠为代价。
资金成本既然对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将通过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的实例论证在选择融资方式时资金成本对其的重要影响。
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起源于1941年成立的亚洲枧厂等5 家小型私营肥皂厂。 两面针公司依靠银行贷款取得最初发展资金,2003年公司向各银行贷款15000万元资金;并利用资金,加强产品研发力度,开发功效突出、质量稳定、性价比高的产品;同时利用资金借南宁举办东盟博览会的机会,宣传公司产品,拓展公司出口业务。使公司通过各项目的建设、实现公司外延式发展。
此时,公司的融资结构属于债务融资,可以满足企业短期资金需要,还可以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使企业从通货膨胀中获益。但债务融资的规模必须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企业的利润水平相适应,否则也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效应。因
第 15 页
此,2003 年11 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司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6000万股A股,共筹集资金68280 万元人民币,也是正确的选择。
由于近几年国际经济呈下行态势,日化行业竞争激烈,人工和原料成本增加,部分产品销售价格下滑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公司需要资金加大节能减排、扩大产能,形成规模效益。由于技改项目较多,资金需求增加,公司筹资问题也日益突出,表现在:
经营利润率不高,难以成为自筹资金的重要来源。2010 年,由于原材料成本的持续上升,人民币汇率的连续升值,环境成本、劳动力工资的不断上升等各种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明显加大,公司主营业务受到了一定影响。由此可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无法成为自筹资金的来源,内源融资存在严重缺口。
有限的内源融资将极大制约公司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大公司的运营成本和运营风险,不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实现公司战略目标,近期内其资金保证是否需要依靠外部融资策略直接关系到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与未来的生存,能否通过正确的融资决策获得发展资金,解决公司资金链断链的问题,成为了公司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
股权融资比例过高,没有充分发挥债权融资的优势。根据融资资本结构理论,由于股权投资者对企业的索偿权在债务投资者之后,而且所获得的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因素比债务投资者大,所以股权资本成本要高于债务资本成本。另外,负债可以给企业带来节税利益,从而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两面针公司在2006-2008年期间没有长期借款,只有少量短期借款,从2009 年开始选择长期借款进行融资,但比重不是很大,这与融资理论存在明显的偏差。这种融资方式选择的偏差,导致的结果是:由于股权融资比重过高,使公司负债率过低,这意味着资本使用效率低下或存在资金浪费现象;由于股权融资比重过高与债务融资比重过低的情况,导致公司不能享受负债带来的节税利益;股权融资的偏好使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增加,企业价值减少。
融资方式的选择比较单一。目前,两面针公司的融资方式主要是银行短期借款、股权融资和少量的长期借款。从2010年第三季度的报表可知,由于短期借款的增加,使财务费用急剧上升,其财务费用与期初相比增加了162.88%。而且短期借款偿还期限短,如果短期内无力偿还本息,可能导致财务危机。公司这种单一的融资方式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其潜伏的危害性很大。因此,两面针公司应积极发展多渠道的融资方式,
第 16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