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文章的语言更生动
教学目标:
1、知道抓住细节描写让文章语言更生动的方法,并能实践于小练笔中。 2、在课外阅读中,懂得欣赏文章的语言生动的趣味性。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练笔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在练笔中熟练使用让语言更生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活动、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画,你喜欢吗?你觉得我这幅画做怎样的修改,就更漂亮了?(增加树叶、果实、鸟窝、背景……) 我们的作文如果只有简单的叙述,就像这棵光秃秃的树一样,显得毫无生机和活力,怎样通过细致的描写让我们的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学习(齐读)《如何让文章的语言更生动》 二、文章引领 揣摩方法
1、师:首先和老师一起欣赏一个精彩的片段描写,同学们有没有读过这本书——《草房子》,它的作者是曹文轩,现代作家,2004年被推选为……这个片段发生在“油麻地小学”校园里,钉子户秦大奶奶和校长之间的故事开始了——(老师读故事。)
秦大奶奶只孤身一人。但她并不感到悲哀。她没有感到势单力薄。她也有“战士”。她的“战士”就是她的一趟鸡、鸭、鹅。每天一早,她就拿了根柳枝,将它们轰赶到了油麻地小学的纵深地带——办公室与教室一带。这趟鸡、鸭、鹅,一边到处拉屎,一边在校园里东窜西窜。这里正上着课呢,几只鸡一边觅食,一边钻进了教室,小声地,咯咯咯地叫着,在孩子们腿间到处走动。因为是在上课,孩子们在老师的注目下,都很安静,鸡们以为到了一个静处,一副闲散舒适的样子。它们或啄着墙上的石灰,或在一个孩子的脚旁蹲下,蓬松开羽毛,用地上的尘土洗着身子。
几只鸭子蹿到另一间教室去了。它们摇晃着身子,扁着嘴在地上寻找吃的。这些家伙总是不断地拉屎。鸭子拉屎,总发噗哧一声响,屎又烂又臭。孩子们掩住鼻子,却不敢作声。一个女孩被叫起来读课文,鼻音重得好像没有鼻孔。老师问:“你鼻子是怎么啦?”孩子们就冲老师笑,因为老师的声音也好像是一个患严重鼻窦炎的人发出的声音。
两只鹅在办公室门口吃青草,吃到高兴处,不时地引亢高歌,仿佛一艘巨轮在大江上拉响了汽笛。
2、听了这个故事,大家都忍不住哈哈大笑,看来这个校园写得多么生动有趣。 交流讨论:秦大奶奶的战士们是谁呀?(鸡、鸭、鹅) 三、赏析片断,体悟方法
过渡: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仔细品读一下写这三位“战士”的片段: 1、战士鸡
出示:这里正上着课呢,几只鸡一边觅食,一边钻进了教室,小声地,咯咯咯地叫着,在孩子们腿间到处走动。
它们或啄着墙上的石灰,或在一个孩子的脚旁蹲下,蓬松开羽毛,
用地上的尘土洗着身子。
1
1)快速浏览一下,这里写了鸡的几个主要活动?(觅食——啄石灰——洗澡) 2)这些活动抓住了什么细致描写的?(动作)
3)像这样抓住动作来进行细致描写就叫做细节描写。板书:细节描写 动作 小结:正因为作者抓住了动作进行细致描写,才让我们感受到鸡把教室当做自己的世界,是那样的旁若无人、悠闲自得,令人忍俊不禁。鸭子呢? 2、战士鸭
请你仔细读读,
出示:几只鸭子蹿到另一间教室去了。它们摇晃着身子,扁着嘴在地上寻找吃的。这些家伙总是不断地拉屎。鸭子拉屎,总发噗哧一声响,屎又烂又臭。孩子们掩住鼻子,却不敢作声。一个女孩被叫起来读课文,鼻音重得好像没有鼻孔。老师问:“你鼻子是怎么啦?”孩子们就冲老师笑,因为老师的声音也好像是一个患严重鼻窦炎的人发出的声音。
作者也是抓住一系列的动作(点击逐一变红)描写鸭子的活动。尤其是描写鸭子拉屎和又烂又臭。文章并没有直接写鸭屎怎样又烂又臭。(指着屏幕)你看他们都屏住呼吸,生怕闻到臭味,所以表现是多么地奇怪好笑。让我们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小结:像这样通过描写所要描写对象周围的人、事、景物,来衬托被描写的主要对象就是侧面描写。(板书:侧面描写) 3战士鹅
出示: 两只鹅在办公室门口吃青草,吃到高兴处,不时地引亢高歌,仿佛一艘巨轮在大江上拉响了汽笛。
鹅的描写虽然简短,但也很传神,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鹅在干什么呀?(办公室吃青草 引吭高歌)你觉得妙就妙这段运用了一个(比喻),你默读思考一下:把什么比作什么?
小结:把鹅的叫声比作了巨轮拉响的汽笛声,多么地恰当生动。恰当的修辞也会为文章增色。(板书:恰当的修辞)
总结:通过我们赏析品读了《草房子》的片断,我们知道要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就要抓住细节描写。除了我们刚才说的动作描写,还有哪些细致描写的方法?(外貌、生态、心理、语言等)再有适当的侧面烘托和恰当的修辞,能使我们的文章更生动,想不想试试看。 四、小试牛刀,运用表达 1、小练笔: 1)、这是个有条不紊的早晨,迅速浏览语段,心里想一想,填一填。(留有思考的时间)
这天早晨,小萌睁开眼,然后( )上衣服,胡乱( )裤子,( )洗手间,把牙膏在牙刷上随便一( ),在嘴里( )几下,( )了一把脸,就把书包往身上一( ),( )一片面包,( )出了家门。 2)、指名回答。(点评) 3)、齐读。
2、同样还是早晨,可情况却不一样了,那该怎么填呀?默读思考。
这天早晨,小萌一睁眼,发现马上要迟到了。真糟糕!他赶紧( )上衣服,胡乱( )裤子,( )洗手间,把牙膏在牙刷上随便一( ),在嘴里( )几下,( )了一把脸,就把书包往身上一( ),( )一片面包,( )出了家门。
2
1)指名回答,点评。
2)和老师合作一下一起来读一读,导读师这天早晨,小萌一睁眼,发现马上要迟到了。真糟糕!他……
小结:同样的动作,可以用不同的动词,来表达不同的情况、人物的心境,所以动词一定要用得恰当传神,增强表达效果。 3、小练笔:小练习:
1)过渡:咱们来试一试吧!抓住人物的动作,具体描绘一下,文静的小芳吃西瓜的场景。会有哪些动作呢?你来指导一下老师吧? 边指导,变点击。(拿——咬——嚼——咽——吐籽——擦……)
2)师:一口西瓜,一个细节就能表现人物的性格。那贪吃的小明会有怎样的表现?对照上面的动作,发挥想象,自己来写一写,看谁写得传神,写得妙。 看着这切好的西瓜……
(抓 抢——大口咬——来不及嚼、吞)
3)点评:动词的巧妙,要有侧面描写就更加生动有趣了。【如“贪吃”,会留下什么蛛丝马迹?(衣服湿了、脸上有果肉)将细节添加进去】 五、回顾方法 课后延续 师:(指着板书)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讨论了如何让文章语言更生动,我们阅读了《草房子》中的片段,知道了要抓住动作等描写的细节来正面描写,和适当的侧面烘托和恰当的修辞。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中能用到今天的方法去写作文,修改作文,让我们的文章语言更生动。 板书:
细节描写 动作…… 侧面描写 恰当的修辞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