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务型教学模式在技校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论述了在技校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并在分析了在技校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效果。教学实践表明,任务型教学模式能让技校学生发挥学习自主性,有利于英语课堂上师生的变化性活动,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听、说、读、写语言技能,能运用英语达到交流和获取信息的目的。最后作者对任务型教学在英语课堂中存在偏差进行反思。
【关键词】技校英语;任务型教学;应用
《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能运用英语达到交流和获取信息的目的。但是在许多技工学校基础课教学过程中,由于生源质量较低,大多数学生对英语课学习没有热情,相对专业课程而言,英语课教学现状很是尴尬。任务型教学模式把语言应用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课堂教学,使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达到高度的统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等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体现了教室中的教学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的特点。
1 任务型教学实施过程
任务型教学有多种实施方式,比较认同的是由威利斯(Willis,1996)提出的三个阶段,即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和后任务(post-task)又称语言知识要点(language focus)。
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结构包含:前任务(教师提出任务和要求)——任务环(学生理解及分析任务——学生提出问题——请求教师帮助、师生讨论、学生讨论和研究、学生主动探索——教师给予必要提示——学生再探究——完成任务)——后任务(教师评价任务完成情况并反馈)。
1)前任务(pre-task)。(教师提出任务和要求)
教师在新的任务进行前,应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如介绍新的语言结构,文化背景知识,为学生任务的进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扫清学生任务进行的障碍。这是任务开始的阶段,也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或动力的阶段,是任务进行的前提。因此,教师应充分做好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渴望。以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英语(第二版)第一册Lesson8《Fuwa》为例,任务进行前,收集了一些有关奥运会的图片及材料,创造氛围,然后再利用猜词练习对奥运相关词汇进行训练,做好铺垫工作。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首先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如Lesson8《Fuwa》的学习目标:走进奥运,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培养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形成团队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充分了解教学目标及要求。
教师就应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型任务链,然后向学生提出任务要求及其所需准备。如本课的学习目标及任务要求:
(1)知识与技能:
A. Lear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B. Try to get some knowledge about the Olympic Games.
C. Be able to express the blessing of the mascots for the Beijing Games.
D. Be able to expres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s a host city.
E. Learn how to give a speech.
(2)过程与方法: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不断地操练,让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用英语,提高学生英语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北京奥运及吉祥物福娃,让学生形成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2)任务环(task-cycle)阶段。
这一阶段设计多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任务的设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形成由初级向高级以及高级涵盖初级的循环。这个阶段,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尽其所能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每个任务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
(1)学生理解及分析任务
明确任务后,学生自学(可课前或课后),在这期间,教师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学习新的知识,让他们去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为任务进行打好基础。
(2)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自学,初步感受新材料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3)请求教师帮助、师生讨论、学生讨论和研究、学生主动探索。
(4)教师给予必要提示:教师也要注意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巡视、参与,并对学生无法解决的困难设法引导。
(5)学生再探究(6)完成任务。
通过理解及分析任务、学生提出问题、请求教师帮助(师生讨论,学生讨论、研究;学生主动探索)、教师给予必要提示、学生再探究,学生一般就可以进行任务的汇报总结了。一般仍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根据自学阶段教师设定的阶梯
型任务链综合汇报,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总结。
3)后任务(post-task)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进一步学习、巩固和掌握前阶段所运用的语言。在汇报总结后,教师要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威利斯(Willis,1996)认为,在任务型语言学习中,由于能完成任务的激励,学生使用语言和交际的手段与范围都大大地扩大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而逐渐提高。同时,在这个阶段教师可讲解关键点、重要点。这样,任务进行有了良性循环,从另一个角度巩固了任务进行的效果。这种方法,反馈迅速,校正有效,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如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英语(第二版)第一册Lesson8《Fuwa》教学中可以强调:(1)单词和词组:①take place,hold和host; ②play host to; ③take part in; ④in和 with; ⑤stand for。
(2)语法:①the simple future,形式=shall/will+动词原形+将来时间;②compound statements,可以用and, but, so, or ,for和nor来连接,也可以用both… and, either…or, neither…nor…, not only…but…as well和whether…or来连接。
2 任务型教学效果分析
参与任务型教学的43位学生从教学内容和授课方法两方面进行了测评,结果如下:
1)教学内容
(1)教学讲述的内容是否是你在当前所关心和需要的?
A.都是(占69.8%)B.有的是(占23.3%)C.都不是(占7.0% )
(2)老师是否引用了实例和信息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教学内容相关的现实情况?
A.是(占81.4%)B.否(占18.6%)
(3)所讲的内容中,你的理解程度如何?
A.较好理解(占72.1 %) B.基本理解(占18.6 %) C.不理解(占9.3%)
2)授课方法(任务型教学模式)
(1)本节授课的方法:A.很好 (占46.5%) B.较好 (占 27.9%)C.一般 (占20.9% ) D.差 (占4.7%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