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五)
1.
(2015 ?安徽)右图是某
同学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时拍摄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 B. 乙细胞中染色体被平均分配,移向细胞两极 C. 甲和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等, DNA含量相同 D. 统计图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可计算细胞周期长短 答案 B 解析 甲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
数目清晰,正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
着丝点应排列在赤道板上,
而细胞板是高等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在隔膜形成体的中央生成的薄膜结构,是真实存在的。乙细 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被平均分配,移向两极。有丝分 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故甲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乙细胞的一半,核 同。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的。
2. (2015 ?天津)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 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
从而产生 DNA含量相
只统计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是无法计算出细胞周期
上述过程中产生下列四
种细胞,下图所示四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 )可出现的
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
卵细胞
胚胎细胞
A
答案
解析 A项,该初级卵母细胞形成了纺锤体,与题意不符。 裂后期,移向同一极的仍有同源染色体,与题意相符。
卵细胞应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即 4条染色体,而不是
B项, 由图可以看出是减数第二次分 C项,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形成的
3条。D项,三倍体胚胎的体细胞中应含有
3个染色体组,而图中只有两个。
3. (2015 ?四川)精子内的顶体由溶酶体特化而来。精卵识别后,顶体膜与精子细胞膜融合,释放 溶酶体酶使卵子外层形成孔洞,以利于精卵融合形成受精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顶体内储存的溶酶体酶是在精子的溶酶体中合成的 B. 精子游向卵子所需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C. 顶体膜和精子细胞膜融合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 答案 B
解析 溶酶体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其合成的场所应为核糖体。 精子运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
自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三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顶体膜和精子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 方各提供一半,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4.
点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 ( )
A. 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核 DNA分子和正常体细胞的核 DNA分子数目相同 B.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C. 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核
DNA分子数目相同
(2017 ?吉林三调)某同学总结了四DNA的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父方和母
D. 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的数目相同 答案 C
解析 精原细胞中的DNA经过复制,DNA含量加倍,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核 DNA分子和正常体细胞的核
DNA分子数目相同,A项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
B项正确;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
D项正
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染色体的数目是核 DNA分子数目的1/2 , C项错误;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的数目相同, 确。
5?将一个未标记的二倍体精原细胞放入 期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胞内含有2条Y染色体 B. 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 C. 细胞中所有染色体都被
32
32
P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当细胞处于减数分裂四分体时
)
P标记
D. 32P可能出现在 DNA RNA等物质上 答案 A
解析 由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已经完成了复制, 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细胞内含有
但着丝点并设有分裂, 所以处于
1条Y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A项错误,B项正确;依据DNA
DHA分子中只有一条链被 32P标记,所以细胞
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染色体完成复制后,每个双链
中所有染色体都被32P标记,C项正确;DNA和RNA的元素组成中都含有 P元素,因此32P可能出 现在DNA RNA等物质上,D项正确。 6.
(2017 ?太原二模)下列有关人体
细胞周期的调控因素中错误的是
A. 环境因子:一定的离子辐射、化学物质作用和病毒感染
( )
B. 调控细胞周期的内因包括与细胞周期有关的酶和抑制因子、生长素等各种激素 C. 环境因子:一定的温度变化和 pH变化
D. 调控细胞周期的内因包括生长因子、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编码产物等 答案 B
解析 影响人体细胞周期的环境因素有物理辐射、化学物质、病毒、温度、 长素属于植物激素,人体细胞没有生长素, 基因与抑癌基因的编码产物等,
D项正确。
pH等,AC正确;生
B项错误;调控细胞周期的内因包括生长因子、原癌
7. (2017 ?永州二模)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 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C. 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D. 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的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答案 C
解析 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解离作用,
( )
A项错误;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时间长,所以处于
B项错误;有丝分裂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的
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远多于处于中期的细胞数目,
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他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 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选C项。
8. (2017 ?赤峰一模)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体积越大,核糖体的数量越多,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越强 B.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出现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C.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不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D. 癌细胞易扩散和转移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周期缩短 答案 B
解析 细胞生长过程中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相对表面积减少,物质交换效率减弱,
A项错误;减
C项正确;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因此无法观察到,
D项错误,故
( )
数分裂及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 快,B项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相关基因活动加强,对于 个体的生长发育起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
面糖蛋白减少,D项错误,故选B项。
9. (2017 ?珠海二模)下列关于细胞分裂与生物遗传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在无丝分裂中不起作用
C项错误;癌细胞易扩散和转移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表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