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下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除注明外,每小题3分,共3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赏赐(cì ) 擎天( qíng) 蒿草(gāo ) 白炽(chì ) .... B. 烙印(lào ) 旋律( xuán) 隐没(mò) 坠入(zhuì) .... C. 嘈杂(cáo ) 倏地 (shū ) 翠柏 (bó ) 潸然(shān ) .... D. 沟壑(hè) 节奏(còu ) 涟漪 (yī) 野艾(ài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瞬息万变 如诉如泣 毅然绝然 稍纵即逝 B. 张灯结彩 容光换发 油然而生 脍炙人口 C. 分道扬镳 风度翩翩 精益求精 适得其返 D. 头头是道 劫后余生 一劳永逸 弄巧成拙
3. 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青海湖沿岸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 ....B. 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已经流传了好几十年。 ....
C. 面对这些莫名其妙的指责,委屈夹杂着烦乱,从我心中油然而生。 ....D. 青海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很多野生动物的家园。 ....4.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忍能对面为盗贼(当面) 丰年留客足鸡豚(猪) ...B. 把酒话桑麻(端着) 冻风时作(兴起) ..C. 晓雾将歇(休息)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 ...D.长夜沾湿何由彻(天亮) 罍而歌者(饮酒)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我进一步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B. 暴恐分子的血腥行径,不但激起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强烈愤慨,而且遭到了世界人民的谴责。
C. 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在于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D. 一个人找准了人生的起点,等于降低了与成功的距离。 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巴东三峡》 ——刘大杰——中国现代——散文 B.《周庄水韵》——赵丽宏——中国当代——散文
C.《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谭士珍——中国当代——人物通讯 D.《纪念白求恩》——毛泽东——中国当代——消息
7. 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
不管你是何等渺小、卑微,你同样可以谱写生活的童话,创造生命的奇迹。也许,正是因为有了你,世界才增添了一份色彩,眼泪, ;仁慈, ;同情, ;关怀, 。你要勇敢地对自己说:“我很重要,我就是一道风景。” ①要为众生的苦难而发 ②温暖鳏寡孤独的凄凉 ③要为别人的悲伤而流 ④给予老弱病残的贫苦 A. ④①③② B. ③①④② C. ③②④① D. ④②③① 8. 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⑴高峰入云, 。两岸石壁, 。 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杜甫推己及人、为安抚天下“寒士”而呼号的语句是
,
。
⑶面对重重困难,在身陷绝境时,眼前陡然出现了新的转机,人们经常用陆游的
《游山西村》中的句子: , 。
⑷《渔家傲》词中形容边塞苍凉壮阔景色的句子是 , 。 ⑸ 在《浣溪沙》词中苏轼表明不要因为自己满头白发而慨叹光阴易逝的词句是
。
⑹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9. 阅读下面的新闻,做题。
广安日报讯 5月19日,第4个中国旅游日主会场活动将在我市举办。日前,记者从市旅游局获悉,我市从4月8日至16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40天的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行动,以进一步净化全市旅游环境,提升服务质量。 ⑴为该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2分)
⑵请为我市旅游日拟一条宣传标语,以吸引天下游客。(2分)
⑶你班将举行“我为改善家乡旅游环境做贡献”的主题班会,如果你作为主持人,请为这次班会写一段开场白。(4分)
二、阅读 。(31分)
(一)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
2
奉壹。
10.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篁竹(huánɡ) 清冽(liè) B.为坻(chí) 为嵁(kān) C.参差(cēn cī) 佁然(y?) D.俶尔(shū) 翕忽(xī) 11.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B.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C.佁然/不动 D.似/与游者相乐 12.下列加点的词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A.水尤清冽(清澈) 蒙络摇缀(连结) 日光下澈(穿过) ... B.可百许头(大约) 佁然不动(呆呆地) 往来翕忽(轻松敏捷) .... C.悄怆幽邃(深) 参差披拂(参差不齐) 俶尔远逝(向远处游去) .....
D.影布石上(映) 余弟宗玄(姓余的) 其境过清(凄清) ...
13.下列加点的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斗折蛇行 C.犬牙差互 D.凄神寒骨 .......14.翻译下列句子。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分)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分)
15.作者在游小石潭时,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4分)
(二)辩证看压力
邵景均
① 人生在世,大都喜欢活得自由自在,恐怕极少有人愿意为他人所逼、受环境所迫。但是,外界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一般来说不受人的主观意愿支配,具有某种必然性 。换个角度,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外界压力也有可能是人们获得发展与成就的机遇和先导,并不一定都是坏事。
②从历史上看,生存压力带给人类发展进步。在恶劣环境下,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在病痛之下,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在饥饿之下,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可见,外在压力迫使人类学会了盖房子、煮食物、种粮食。人类社会能有今天这样发达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克服外来压力的奋斗过程相关。
③对于做学问来说,压力之下能产生出重大成就。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有很多。史载:“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曹植的七步诗,更是在以死相逼的巨大压力下产生的。曹植富于才学,受其父曹操赏识,然而却遭其兄曹丕忌恨。曹丕称帝后,一日召曹植,命他于七步之内成一诗,否则处死。曹植于悲愤之
3
下,写成了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面对生死而成就的诗,不但保住了曹植的性命,也为中国文坛留下一篇千古佳作。
④毋庸讳言,如果没有外界的种种压力,许多人生活的基本轨迹就是循规蹈矩、安于现状,而不是改变现状、推陈出新。铁人王进喜当年说过:“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有了压力,就有了革命、创造、发明与发愤的动力,就有了创作和改变的愿望与毅力。压力能够使人明确前进的方向。 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 。压力能够让人生发出超常的毅力。被动和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使人更能坚强不屈,表现出坚韧的美德。因此,压力能够激发出人们平常难以显现的智慧和创造力。
⑤不同的人面对压力会有不同的态度,当然结果也就大不相同。 同样面对苦难和不幸,有的奋力抗争,成了强者、智者、英雄;有的则被压垮,成了乞丐、懦夫、失败者 。如同巴尔扎克所说“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面对压力,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抓住机遇,有效应对,使压力变动力,从而激发出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潜力。(《人民日报》2008年4月8日第7版)
16.通读全文后,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7.细读第④段,请找出本段的分论点。(2分)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第①段划线的句子起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⑤段划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谈谈你对第④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在你的生活中,你也许遇到了许多许多:幸福、青春、理想、机遇、成功、失败、友谊??有的触动了你的心灵,有的催你猛醒,有的让你留恋,使你懂得了珍惜。
要求:(1)根据提示,请以“珍惜”为话题,根据自己的生活,选取某一个角度,或写自己想讲的与话题相关的故事,或写想表述的与话题相关的感受,或写想陈述的写话题相关的见解。 (2)自拟题目。
(3)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化名代替。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