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物理竞赛教程:1.5《透镜成像》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5:24: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将④、⑤式代入①式中并整理得

(x??45)1522?y?22(53)?1 ⑥

⑥式即为所需求的圆环之像。这是一个对称中心位于光心45cm处,以主光轴为长轴的椭圆。

讨论 如果把发光圆环用一球壳取代,则根据对称性,球壳的像是以圆环的像绕主轴旋转一周行成的一椭圆。

点评 曲线形线状物通过透镜所成的像也是一定曲线状,至于是什么样的曲线,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本题中的发光圆环所成的像变为一椭圆环就是一例。本题的关键是要建立恰当的物方和像方坐标系来球解问题。

例7、求厚透镜对两个不同波长有同一焦距的条件。并且不同类型的透镜,讨论可行性。

解: 我们必须知道厚透镜的性质。厚透镜由下述数据表征;球形表面的半径

r1和r2,厚度d和折射n(图1-5-28),焦距f=BF由下式给出

1?11?n?1?1??(n?1)???d???frrn??r1r2? 2?1焦距是从主点B算起的。B离表面的距离为

BA?h?r2dn(r1?r2)?d(n?1)r1 B d A r2 f F

图1-5-28

上述公式对任意厚度的厚透镜都成立,但只对近轴光线才给满意结果,因为是在一定的近似下得到的。

光被透镜色散。透镜对波长?0的折射率是na,对波长?的折射率是n。按折

bb射率n的幂次整理焦距公式,得

www.ks5u.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17 -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f(r1?r2?d)n?[2fd?f(r1?r2)?r1r2]n?fd?0

2这是一个二次方程。给定一个f值,应有两个n值,因此,我们的问题可以解决。

先后以na和nb代入方程,并令其相等

?1na?1?1?(na?1)???d??rnar1r2??1r2? ?1nb?1?1???(nb?1)???d?r1r2nbr1r2???

整理后得到

?1r1?r2?d?1??nanb?

????

如果半径r1,r2与厚度d满足这一条件,则对两个不同的波长,即对两不同的折射率来说,焦距是相同的。有趣的是折射率的乘积nn在起作用,而不是色散

ab(nb?na)。因折射率大于1,于是括号内的数值小于1,说明半径之和小于镜厚。这意味着透镜将是相当厚的。

结果讨论:首先,透镜不可以是平凸或平凹的,因为这种透镜有无限大的半径。其次,r1和r2之一为负的发散透镜是许可的,但不能是双凹透镜。

如果要求的不是f而是(f-h)对两个折射率有相同的值。实现这一点也是可能的,但却是一个复杂得多的问题。

例7、照相机镜头L前2.28m处的物体被清晰地成像在镜头后面12.0cm处的最相胶片P上,两面平行的玻璃平板插入镜头与胶片之间,与光轴垂直,位置如图1-3-29所示。设照相机镜头可看作一个简单薄凸透镜,光线为近轴光线。

1、求插入玻璃板后,像的新位置。

L0.90cm zzP2、如果保持镜头、玻璃板、胶片三者间距离不变,若AzBzwww.ks5u.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18 - 8.0cm 12.0cm 图1-3-29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要求物体仍然清晰地成像于胶片上,则物体应放在何处?

解: 解法1

1、折射率为n,厚度为d 两面平行的玻璃板,对于会聚在像点P?的傍轴光束的折射作用可如下方法求出:如图1-3-30,取任一指向P?点的傍轴光线CP?,此光线经平行玻璃板折射的光路为CDEP??,在平板第一面的入射角i与折射角r均为小角度,反向延长EP??交D点处的法线于F,容易看出,DEP??P?为平行四边形,则

P?P???DF?b/tan??b/tani

dCiDFrEbP?P??平行板厚度d为

图1-3-30

d?b/tan?

得 P?P???d(1?tan?/tani) 因为i与r都很小,所以

tan?/tani?sin?/sini?1/n 故得

1??P?P???d?1??n? ?

以上结果对任何会聚于P?点的傍轴光线均成立,所以向轴上P?点会聚的傍轴光束经平行玻璃板折射后会聚于轴上P??点。在这种情形下,平行玻璃板的作用是使像点向远离平板方向移动距离P?P??,由题给数据得

P?P???0.9?(1?1/1.5)?0.3(cm) 故像成在镜头后面12.0+0.3=12.3(cm)处。 2、设照像机镜头焦距为f, 不放玻璃板时有

1/228+1/2=1/f,

www.ks5u.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19 -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可得 f=11.4cm。

插入玻璃板时,若要像仍成在离镜头12cm处的胶片上,应改变物距使不放玻璃板时成像在镜头后面v处,即

v=12.0-0.3=11.7(cm)。

设这时物距为u,则

1/u+1/11.7=1/11.4,

得 u≈4.45m。

即:物体置于镜头前4.45m时,插入玻璃板后,仍可在胶片上得到清晰的像。

解法2

1、对于玻璃板第一面上的折射,其物距为 AP??8.9cm,n0?1.0,n?1.5

An0?1.0n?1.5pp1根据公式 AP1/AP??n/n0 (见图1-5-31)

图1-5-31

可得 AP1??AP?n/n0?(?8.9)(?1.5/1.0)?13.35(cm)

对于玻璃板第二面上的折射,(见图1-3-32) 其物距为

n?1.5 BP1??(AP1?AB)??12.45cm

又根据 BP2/BP1??n/n0 可得

BP2?(?n/n0)BP1?(?1.0/1.5)(?12.45)?8.3(cm)n0?1.0Bp2p1

图1-5-32

故像成在镜头后面的像距为 ??3.1?0.9?8.3?12.3(cm) 比原像向后移动△v,即

www.ks5u.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20 -

搜索更多关于: 高中物理竞赛教程:1.5《透镜成像》 的文档
高中物理竞赛教程:1.5《透镜成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9bti83nif6msol1o436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