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1、欣赏并演唱歌曲《啊!朋友》。 师简介南斯拉夫电影《桥》。 播放电影片段1。
师:影片中的配乐是怎样的?
你们认为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为什么在那么残酷的战争中,他们还能唱着活泼的歌曲呢? 生答。师补充。
出示歌片,学生欣赏歌曲《啊!朋友》并复述歌词。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曲。先请同学们自己视唱曲谱,也可以两三个同学一起视唱。 学生视唱曲谱。
师:同学们在视唱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或由同学解答并视唱。 学生朗诵歌词,并演唱歌曲。 学生演唱。
2、初步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播放电影片段2。
师:这段音乐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生答师补充。 播放电影片段3。
师:这时的音乐有了什么变化? 生答。
师补充:通过以上三段音乐的欣赏,我们了解了音乐在电影中的一些作用,同一段音乐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可以表现不同的情绪和情景。 学生演唱歌曲。 3、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电影《谍中谍》主题音乐、《现代启示录》配乐、《日瓦戈医生》主题音乐《重逢有日》。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与画面的结合,体会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 2、了解电影《谍中谍》、《现代启示录》、《日瓦戈医生》的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1、欣赏《谍中谍》主题音乐。
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南斯拉夫电影《桥》中的音乐,初步了解了音乐在电影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如可以与画面结合表现情景,也可以烘托气氛。今天再请同学们欣赏几首电影配乐,进一步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师播放《谍中谍》的配乐。 学生聆听并回答。 师补充。
简介《谍中谍》的配乐。
学生欣赏《谍中谍》的片段,体会音乐在这个场景中的作用。 2、欣赏《现代启示录》配乐。 播放《现代启示录》配乐。
师:这段音乐在影片中有什么作用? 生答,师补充。 学生观看影片。
3、欣赏《重逢有日》。 欣赏电影音乐《重逢有日》,想象这段音乐应该配以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学生欣赏音乐并回答。
师简介电影《日瓦戈医生》的主题曲。 4、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一路平安》。 2、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一路平安》优美、抒情的情绪。 2、理解同一段音乐在电影不同场景中的运用。
3、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教学过程:
1、欣赏歌曲《友谊地久开长》。
师: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次相聚和离别,再过半年,你们就是毕业了,毕业之后大家会升入不同的中学,也许你们中间有很多人很长时间都不会再见面,但是在小学六年的友谊是永远不会忘怀的。作曲家为了表达这种友情创作了很多歌曲,你们能举几个例子吗? 生答。
师: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看看谁知道是什么名字? 学生欣赏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并回答。 师简介歌曲。 2、学唱歌曲。
学生边听音乐边默唱。 学生演唱。
学生跟电子琴视唱二声部旋律。 学生完整演唱全曲。
3、欣赏乐曲《一路平安》。 播放《一路平安》音乐。
师:这首乐曲和《友谊地久天长》有什么关系?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生听后回答。 师简介歌曲。
再欣赏。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情绪。 师讲解电影《魂断蓝桥》。 学生观看电影片段。 4、舞蹈《一路平安》。
学生在《一路平安》的伴奏下学跳三步舞。 5、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创编《人鱼的童话》小剧本,分角色表演。 教学目标:
1、能通过集体讨论创编《人鱼的童话》小剧本,并为表演选配合适的音乐。 2、能担任一个角色,积极参与表演。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上几节课我们欣赏了一些电影片段,了解了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亲自实践,自编自导一部我们自己的小电影《人鱼的童话》。 1、创编故事《人鱼的童话》。 让学生看书上五幅插图。
学生分小组进行创编。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组任选一幅,把它当成一个独立的故事去思考,最后对它们进行串联。 师到每个组进行启发引导。 2、学生分小组汇报创编内容。 3、师生互评。
每组进行修改、定稿。
4、完整表演小电影《人鱼的童话》。
师:拍一部小电影是件不容易的事,需要大家的密切配合,大家想一想,都需要有什么样的工作。
生答,师补充。 师为学生具体分工: (1)导演。 (2)演员角色。 (3)化妆。 (4)群众演员。 (5)道具。 (6)讲解。 (7)灯光。 (8)音响。 (9)杂务。 3、小结:
第六单元 我的祖国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欣赏管弦乐合奏《红旗颂》。 教学目标:
1、提高学唱歌曲的效率,能较快学会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2、对藏族民歌及其音调感到兴趣。
3、初听《红旗颂》,感受其宏伟的气势,听出其中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音调。 教学过程: 1、导入。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我的祖国”。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但是热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音乐课上,我们主要应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也最能激发起人们的某种情感。例如今天我们要欣赏的管弦乐曲《红旗颂》,听了就会使人感到精神抖擞、信心百倍,一种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怀抱中的温暖感油然而生,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2、欣赏乐曲《红旗颂》。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管弦乐合奏《红旗颂》,这是一首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优秀作品。同学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奏吗(学生回答)?教师在钢琴上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再用卡片出示《红旗颂》引子部分:教师在琴上奏几遍,使学生加深印象。
同学们可以听出这一音调基本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一样,但只用了原前奏的前半部分素材,并突出了三连音的进行,显得更有气势和紧迫感。 这首乐曲的主题就是“红旗主题”,同学们可以看教科书41页。 师在琴上弹奏。
播放《红旗颂》录音。 生听完后,互谈感受。 3、学唱歌曲。
(1)听一遍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范唱录音。
(2)请学生朗读一遍歌词,并与学生装共同讨论这首歌词的含义与风格。 (3)简介藏族。
(4)再听一遍范唱录音后随录音学唱歌词。 (5)克服难点。
(6)请学生回答教科书上的两个问题。 (7)随教师的琴声有感情地唱两到三遍。 4、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我的家在中国》、继续深入欣赏《红旗颂》。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我的家在中国》。 2、能熟练地演唱“红旗主题”。
3、学习用课堂乐器演奏“红旗主题”。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唱了表现藏汉一家亲的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合唱歌曲《我家在中国》。请同学们朗读一遍歌词。教科书中有一个问题,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从前我总在心里默默地说”“今天我总是这样自豪地说”这两句歌词的? 生答。师补充。
2、学唱歌曲《我家在中国》。 (1)听范唱录音。
(2)学习歌曲的第一乐段。
(3)学习第二乐段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 3、继续欣赏《红旗颂》。
(1)上节课我们初听了《红旗颂》,还记得乐曲中的“红旗主题”吗? (2)现在我们来学唱“红旗主题”。 (3)再次欣赏《红旗颂》。
(4)再次放声歌唱“红旗主题”,鼓励学生为第一乐句填词。 4、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继续学唱歌曲《我家在中国》、欣赏合唱《我的祖国》。 教学目标:
1、完成《我家在中国》的合唱部分,富有感情地演唱全歌。
2、记住《我的祖国》的主要旋律,并能分析两个乐段在音乐情绪上的对比。 3、在演唱和欣赏过程中继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气势磅礴的《红旗颂》,这节课我们要欣赏一首既优美亲切又宏伟壮丽的合唱歌曲《我的祖国》,这首歌被选入“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听来使人既感亲切又心潮澎湃,同《红旗颂》一样,能激起我们的爱国之情。 简介歌曲。
2、欣赏歌曲《我的祖国》。 (1)初听一遍。
(2)请学生说说听赏的感受。
(3)复听。随录音哼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4)学生完成课本上填空。
(5)再欣赏一遍,要求学生记住歌名及主要旋律。 3、继续学唱歌曲《我家在中国》。 (1)复习第二乐段。(只唱第一声部) (2)共同学习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 (3)分两声部合唱。
(4)学习反复记号,这个记号常用在结尾部分。 (5)学习结尾句。
(6)学习第一乐段的歌谱。 (7)富有感情地演唱全歌。 4、小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