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天津市东丽区历史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国际组织“是经济合作的论坛平台,其运作是通过非约束性的承诺与成员的自愿,强调开放对话及平等尊重各成员意见,不同于其他经由条约确立的政府间组织。”该组织应是 A.欧洲联盟 B.亚太经合组织 C.上合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是经济合作的论坛平台,其运作是通过非约束性的承诺与成员的自愿,强调开放对话及平等尊重各成员意见,不同于其他经由条约确立的政府间组织。”结合所学可知,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故B项正确。A项,欧盟是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排除。C项,上海合作组织是2001年6月15日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并非经济论坛,排除。D项,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一个以美国为核心的南北区域性经济组织,排除。
2.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抓住关键信息“1985年《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进行思考。根据教材相关知识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增强企业的活力,而国有企业工资改革的目的是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进而增强企业活力,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职工收入逐年提高”的说法具有片面性,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提及,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排除。故选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
【名师点睛】关于对国有企业的认识: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始终要依靠和发挥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最重要的是使国有企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业形式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
3.史载,北宋都城中的瓦舍勾栏集演艺与消费为一体,颇为兴盛.被士大夫视为“士庶放荡不羁之所,子弟流连破坏之门”。由此可知当时 A.社会上层生活腐朽堕落 B.民众消费水平差别明显 C.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特征 D.市民阶层成为社会主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由材料“瓦舍勾栏集演艺与消费为一体”“子弟流连破坏之门”得知,进入瓦舍勾栏的既非完全社会上层,也非生活腐朽堕落,故A项错误;瓦舍勾栏的兴盛作为少数有钱人娱乐消费的场所,不能整体反映当时民众的消费水平,故B项错误;北宋“子弟”“士庶”进行娱乐消费的瓦舍勾栏却被士大夫视为“放荡不羁之所”“流连破坏之门”,故C项正确;题中材料提供的只是北宋都城的瓦舍勾栏的情况,不能代表北宋社会整体,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对价值观的影响 【名师点睛】小农经济特点:
①以家庭为单位②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③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④脆弱性:自然灾害和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压迫容易导致自耕农破产。
4.战国时,赵国铸造了大量的样式多样的青铜货币,其中布币是最主要的货币形式,还有为适应与燕齐交界地区的商业交往而转的刀币,以及受秦国影响铸造时间较晚的圆钱。这反映了当时赵国 A.手工业技术很发达 B.具有工商立国思想 C.取得经济霸主地位 D.积极开展商贸活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赵国铸造了大量的样式多样的青铜货币”“ 为适应与燕齐交界地区的商业交往而转的刀币,以及受秦国影响铸造时间较晚的圆钱”等信息可知,战国时期赵国为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铸造了样式多样的青铜货币,其中除最主要的货币外,还铸造了与燕齐地区商业交往的刀币和受秦国影响的圆钱等,可见赵国积极开展商贸活动,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反映了商业发展,没有体现手工业技术发达,故A选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当时赵国为了适应商业的发展而铸造的各种样式的货币,没有体现工商立国的思想,
故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赵国铸造了各种样式的货币以适应工商业的发展,无法得出赵国取得经济霸主地位的结论,故C选项错误。
5.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箱,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当时人们这样做
A.表达了渴望迅速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愿望 B.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C.是片面追求公有化的表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由材料“20世纪50年代,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箱,交给街道干部来炼铁”可知所反映的是大炼钢铁运动的场景,由此可知该做法体现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强烈愿望,故A正确;大跃进运动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急于求成,脱离了中国的国情,故B不正确;公有化是人民公社化的体现,与材料无关,故C不正确;大炼钢铁运动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不利于工业化建设,故D不正确。 6.1896年,上海《申报》上的《徐园告白》登出告示,称“本园于二十日起,夜至十二点钟止,内设……西洋影戏”,与唱戏、杂耍和戏法交替进行。这反映了 A.观看电影成为主要娱乐方式 B.徐园是中国最早的专业电影院 C.电影造就了传统戏曲的新时代 D.民众的娱乐方式日趋多样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
材料“电影与唱戏、杂耍和戏法交替进行”体现的是民众娱乐方式的多样化,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不光电影一种娱乐方式,A选项排除;中国第一座电影院是北京电影院大观楼,B选项排除;电影造就了传统戏曲的新时代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
7.下面区域合作组织中和其他三个性质不一样的是( ) A.亚太经合组织 B.东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欧盟 【答案】A 【解析】 【详解】
亚太经合组织属于论坛性质的区域经济组织,内部合作不具有强制性,组织较为松散,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欧盟三个区域经济集团合作程度较高,内部成员具有强制性,故A项不同于其他三个组织,排除B、
D.有利于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和D项。 【点睛】
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对比
欧盟是一个经济政治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各成员国之间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欧盟的成员国由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组成,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差异很大。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其性质是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
8.下表为陕西省普通高校本专科分科学生数比例表(%) 年份 1949 1956 工科 18.7 53.5 农科 20.9 10.6 医学 18.4 7.2 师范 5.8 15.3 文科 9.8 5.0 理科 22.6 5.1 政法 — 1.1 财经 3.8 1.2 体育 — 0.4 艺术 — 0.6 人数 2272 22322 数据表明,建国初期陕西省高等教育的发展 A.客观上造成文科人数的腰斩式下降 B.符合了工业化基本完成的具体国情 C.响应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D.适应了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
从图表上的时间看出1949年与1956年对比,工科从18.7%上升为53.5%,联系当时的背景正进行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所以工科的设置是为了适应了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答案为D。文科腰斩式下降的是比例,而不是人数,虽然比例下降了但是招收人数大幅度增加,A错误。1956年内工业化没有完成,B错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1957年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
9.孤立主义是一种外交政策,它通常由防务和经济两方面的政策组成。下列文献摘录,不属 于明清时期“孤立主义”内容的是
A.“擅造三桅违式大船,带货下海往番国买卖,全家充军” B.“倭寇仍不稍敛足迹,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C.“本年来船照则例办理……此地向非洋船聚集之所,将来只许在粤关交易” D.“今则盛京直隶山东之海船固听其行矣,海洲云台之弃地亦许复业矣”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孤立主义是一种外交政策,它通常由防务和经济两方面的政策组成”中的“孤立主义”指的是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今则盛京直隶山东之海船固听其行矣,海洲云台之弃地亦许复业矣”体现的是海禁政策的松弛,不属于明清时期的“孤立主义”的内容,故D正确;“擅造三桅违式大船,带货下海往番国买卖,全家充军”、“倭寇仍不稍敛足迹,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本年来船照则例办理……此地向非洋船聚集之所,将来只许在粤关交易”体现了明清政府厉行海禁政策,属于明清时期的“孤立主义”,故ABC错误。
10.一篇发表于1941年题为《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包括五个主要部分:(一)农产商品化的加速,(二)纯封建制渐归消灭,(三)高利贷制变本加厉,(四)地权集中、农民离散,(五)劳力锐减、熟荒骤增。可以看出该文的主线是 A.生产关系的变革 C.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本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不断瓦解,故A项生产关系的变革正确。B项、C项在1911—1931年的中国农村,发展变化不明显,更不可能是主线;D项是指官僚资本,在经济上主要控制中国重要的工矿、交通、金融等行业,主要经济利益不在农村。
11.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儿歌中的“集”在宋代应属于 A.城市 B.都市 C.草市 D.夜市 【答案】C 【解析】 【分析】
儿歌中显示是骑着毛驴去赶集,按理来说应该是在农村,因为城市里肯定不能骑着毛驴出行,故集市应该设在农村,草市就是在农村,故C项正确,AB项排除;题目中没有提到夜里去赶集,故不能说是夜市,夜市一般指的是城市中的市,所以排除D。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B.商品经济的发展 D.金融资本的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