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基于产业链整合的粤西山区农林土肥产业
信息服务平台”项目说明书
1、项目实施的意义
1.1项目的整体概念和含义
化肥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生产资料,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我国人多地少,通过化肥实现农业稳产、增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化肥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化肥工业“十二五”规划》指出“我国企业农化服务水平低,行业发展模式尚需完善”,必须“转变化肥工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调整产业组织结构”,“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农化服务业,培育品牌和营销网络,提高化肥利用效率,保护环境,
促进化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重点任务是“提升农化服务。鼓励大型化肥企业以生产为基础,以质量为保证,加强质量专业人员培养,着力培育品牌和营销网络,加快建立高效的供销和服务体系,扩大农化服务业务,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化肥流通成本”。
农林土肥产业链,是一个包含农林土肥的生产、加工、流通、使用等各环节,设计到政府、企业、经销商、农户、协会和市场各个主体的产业链条。目前,农林土肥产业链经济主体众多、关系复杂、信息不对称,信息传导机制不通畅。为了打破产业链中的信息制约,我们提出“基于产业链整合的粤西山区农林土肥产业信息服务平台”项目,立足于粤西山区,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对农林土肥产业链的整合,为粤西山区的重要经济支柱的农林业提供技术支撑,助力农林土肥产业的转型升级。
1.2市场需求分析
针对上述农村信息化的实际需求我们提出了“基于产业链整合的粤西山区农林土肥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项目。项目以面向粤西山区农林土肥产业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的方式,就当地农林土肥产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发、信息服务、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人才队伍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广宁县农林土肥产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比较分析了广宁县当前的信息服务模式,并借鉴国内外农村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服务的经验和典型做法,采用产业链整合的产业生态系统方法,构建一站式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覆盖企业到农户之间的供需链、从
原料到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链、产品链、技术链、以及关注产业地理空间布局的空间链等各方面的信息,为农林土肥产业链内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厂商、代理商、经销商、零售商、农户、研发机构、储运服务商、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等机构提供综合信息服务。以完善农村信息化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提高农民信息获取能力为目标,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农民组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项目将整合各种优势资源打造“六个数据库、一条信息链、一个服务体系、一套应用系统”,搭建行业法律法规数据库、行业机构数据库、产品数据库、行业专家人才数据库、技术供求数据库、产品和服务供求数据库;构筑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协同的产业信息链;制定一个农林土肥行业信息服务业务和技术规X体系;开发一套农林土肥产业综合信息采集和发布系统并投入运营。
1.3项目实施后对企业、行业、产业或社会发展的促进意义和示X意义
项目建成后,将引导粤西山区的农林土肥行业将向规模化、低成本、高效能、环保型、差异化方向演变,不断延伸和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提高农业信息化的水平,推动行业发展模式的变革,促进山区经济的持续增长与科学发展。
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提升肥料厂的产品流通效率,扩大客源,刺激产能需求,从而直接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项目的实施将规X粤西山区农林土肥产业的发展,增强行业自律,扩大行业经济规模,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