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 (2)她凝着两眼望着我,不响。
答: ▲ 14.小说中,“我” 激荡的情感贯穿了全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 分)
答: ▲ 15.根儿随周宝先走了吗?请加以探究。(6 分)
答: ▲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沉 默
梁实秋
①我有一位沉默寡言的朋友。有一回他来看我,二人默对,不交一语。等到茶尽三碗,烟罄半听,主人并未欠伸,客人兴起告辞,自始至终没有一句话。这位朋友现在已归道山,这一回无言造访,我至今不忘。
②明张鼎思《琅琊代醉编》有一段记载:“刘器之待制对客多默坐,往往不交一谈,至于终日。客意甚倦,或谓去,辄不听,至留之再三。有问之者曰:‘人能终日危坐,而不欠伸欹侧,盖百无一二,其能之者必贵人也。’以其言试之,人皆验。”可见对客默坐之事,过去亦不乏其例。不过所谓“主贵”之说,倒颇耐人寻味。所谓贵,一定要有一副高不可攀的神情,纵然不拒人千里之外,至少也要令人生莫测高深之感,所以处大居贵之士多半有一种特殊的本领,两眼望天,面部无表情,纵然你问他一句话,他也能听若无闻,不置可否。这样的人如何能不贵?因为深沉的外貌,正好掩饰内部的空虚,这样的人最宜于摆在庙堂之上。
③謇谔之臣,骨鲠在喉,一吐为快,其实他是根本负有诤谏之责,并不是图一时之快。鸡鸣犬吠各有所司,若有言官而箝口结舌,宁不有愧于鸡犬?至于一般的仁人君子,没有不愤世忧时的,其中大部分悯默无言,但有间或也有“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人,这样的人可使当世的人为之感喟,为之击节,他不能全名养寿,他只能在将来历史上享受他应得的清誉罢了。在有“不发言的自由”的时候而甘愿放弃这一项自由,这也是个人的自由。在如今这个时代,沉默是最后的一项自由。
④有道之士,对于尘劳烦恼早已不放在心上,自然更能欣赏沉默的境界。这种沉默,不是话到嘴边再咽下去,是根本没话可说,所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众皆寂然,惟迦叶破颜微笑,这会心微笑胜似千言万语。古人云:“二十年不开口说话,向后佛也奈何你不得。”二十年不开口说话,也要把口闷臭,但是语言道断之后,性水澄清,心珠自理,没有饶舌的必要。基督教Carthusian教派也是以沉默静居为修行法门,经常彼此不许说话。“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⑤庄子说:“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现在想找真正懂得沉默的朋友,也不容易了。 (有删改) 16.文中第二段引用张鼎思《琅琊代醉编》的记载有何作用?(6分)
答: ▲ 17.解释下列文中画线句的含义。(6分)
(1)在如今这个时代,沉默是最后的一项自由。(3分)
答: ▲ (2)这种沉默,不是话到嘴边再咽下去,是根本没话可说。(3分)
- 5 -
答: ▲ 18.作者对于“沉默”有哪些主要观点?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6分)
答: ▲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你是谁,便遇见谁。也有人说,遇见谁,你便是谁。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A(接踵而至,就是接踵而来,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嗜血,特别爱吸血,或用于比喻,形容人凶残成性。喋血,血流遍地。青红皂白,比喻事情的是非或原因、来龙去脉、是非曲直。是非黑白,是指事理的正确与错误) 2.C(3分。A项“??的原因,是因为??”杂糅。B项滥用介词“由于”,使全句丧失主语。D项“金融改革日程”与“遭遇挫折”搭配不当)
3.B(3分。例句与B项是夸张手法。A项为拟人,C项为比喻,D项为用典) 4.D
5.C(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6.B (是:对的,正确的) 7.B (“当时感到羞愧”与原文不符)
8.① 如今年岁已长,再让我回到那老地方(干这些事),这也真是让我为难啊。(1句1分) ②并不是我不愿意做你说的那些事,是我的力量不够,形势不利的缘故啊。(1句1分) ③我之所以逗留于此而不离去,是因为那人确有爱我之心。(第1句1分,第2句2分) 9.① 感激李翱对己之厚爱;② 言明羞于重回京城;③慨叹怀才难遇;④ 提醒李翱慎于处世。(每点1分) 参考译文:
信使到了(我处),您不嫌弃我给我写信,高兴和惭愧同时涌上来,心里都容不下了。啊!您的话都很对。我虽然善于辩解,怎么能够逃避责任呢?这都是你赏识我,关心我,我不考虑现在人们对待我的态度,只凭你对我的情义,就使我寄希望于入世(为官)。
我家里本来很贫穷,又遭遇了劫难,衣服也得不到,生活用品也没有,家里将近三十口人,带着他们把他们安置在哪儿呢?舍弃他们进入京城,不可以,带着他们一起去,也不行,您有什么好主意给我吗?这是一件事,您认为我进入京城,有什么好处吗?我有儿子,其中还有不认识我的,现在的人能了解我吗?保持着我的信仰操守,让我辅佐公卿,在大臣之间之间奔走,提供建议,能有跟我看法一致的吗?我在京城八九
- 6 -
年,没有挣钱的地方,每天求人来生活,当时没有注意到,今天想起来,就像痛刚好了的人回想当初疼痛的时候,不知道如何面对自己。如今年龄又长了,再让我去老地方干这些事,也很让我为难。京师被人看重的,不是上有贤明的天子,下有贤明的大臣,光是谈论道义的普通读书人就有多少?我在其中匆匆忙忙,能够使社会上层下层的人知道我吗?了解我的人本来就少,了解我并赏识我却不嫉妒我的人更少。我本身没有什么资本,外部也没有什么靠山,究竟能做什么呢?
唉!您责怪我的话很对,很关爱我,如今天下的人,有像您这样的吗?从尧舜以来,读书人有怀才不遇的吗?没有吗?您偏偏就能使我的品德保持清洁不被玷污,并生活在快乐中吗?并不是我不愿意做你说的那些事,是因为我的力量不够,形势不方便。我在这里难道是因为有人(指韩愈现在投靠的人)是我的知己吗?其实他是跟在别人后面做事,盲目的追求潮流,饿了就吃饭,饱了就游戏。我之所以留在这里没有离开,是因为他诚心诚意的关爱我。但是关心我的少,不了解我的地方更多,我难道在这个地方很高兴吗?也是有所担心才暂时安定在这里。
唉!您是很关心我,您责备我的话确实很对,但是恐怕您有时候没空责备我却为我悲伤,没空为我悲哀却自责、自悲。靠近它就能够理解,但是实际去做就很难了。孔子称赞颜回说:“吃一碗干饭、喝一瓢白水,别人忍受不了这种贫苦生活的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心中的快乐。”人,如果能依靠圣贤的人,并能有一碗饭吃一瓢水喝足以活下去,他不感到忧愁却很快乐,岂不是很容易!如果我没有依靠,没有饭吃,没有水喝,没有挣钱的地方,就会饿死,这也不难呀?您听了我的话也感到悲伤。
啊,你也要小心谨慎这些道理!我们分别得太久,如果还能回到您的身边侍奉您,我会非常高兴,所以专门派人骑马到这里,等候您的回信,并通过这些自我开导。韩愈再拜(书信用语,表谦虚)。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 (1)开篇点题扣题,上句写水阁,下句扣九日;交代重阳佳节在水阁宴请宾客之事;写池馆园林的荒凉,反衬嘉客重阳赏菊品酒的雅兴之浓;引出下文对宴饮情形的描写。(3分,1点1分,写满3点即可)
(2)一是赞颂重阳时节菊花虽晚开而尤为芬芳,二是寓意晚节可贵,要注重晚节。(4分,每点2分)
(3)内容自然,写眼前景,叙身边事;结构自然,延客,赏菊,饮酒,食蟹,赋诗;情感自然,阁虽败可延客,菊虽晚节可贵,酒量虽衰诗情不减。(4分,一点2分,两点即可)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略)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12.根儿是旧时代一位苦难家庭中的女孩,她勤劳能干,温顺懂事,坚强地承担着家庭的责任,忍受着生活的苦难。(4分。第一点1分,后面四点任答三点) 13.(4分)(1)表现了“我”的痛苦无奈、对世道的控诉和困惑。(2分)
(2)表现了根儿对父亲言语的不解,对父亲弟弟的留恋,以及希望父亲留下自己。(2分) 14.(1)在“我”激荡的情感中,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2)“我”情感激荡与根儿的克制形成鲜明的对照,既表现“我”的愧疚与痛苦,也突出根儿的懂事与坚强;(3)线索,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4)增添了小说的真实性、悲剧性,强化了小说对时代的控诉。(6分。每点2分)
15.示例一,走了,理由:(1)根儿温顺懂事,知道家庭的困难,会主动随周宝先走;(2)家庭已到了破碎的边缘,只有卖了根儿才能解决生存问题(3)父亲已经收取了定金,要翻悔也迟了。(6分。每点2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理由亦可) 示例二,没走,理由:(1)“我”意识到,这个家庭无法离开根儿,“我卖了她,失了她以后的日子,怎能再过得下去?”(2)从12小节可知,“我”对根儿充满了愧疚与不舍之情,最终下定决心不卖根儿;(3)根儿舍不得离开这个家内心也希望留下。(6分。每点2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理由亦可)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 7 -
16.(6分)映证上文,说明对客默坐之事不乏其例(2分);表达对沉默“主贵”的思考,说明沉默有时是掩饰内心的空虚(2分);引用论证,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说明力(2分)。 17.(6分)
(1)在专制时代(1分),沉默是仅有的自由(1分);表达作者对现实的不满。(1分) (2)摆脱世俗的劳顿烦恼(1分)、又有看透世间一切的智慧的人(1分),心境澄明,没有说的必要。(1分) 18.(6分)①沉默者并不代表高贵(2分)②选择沉默或不沉默都是一种自由(2分)③沉默是一种境界(有道之人更能欣赏沉默的境界)(2分)。
答题纸
8. (8分)
①(3分) ②(2分) ③(3分) 9. (4分) 10. (11分)
(1)(3分) (2)(4分) (3)(4分) 11. (8分) (1) (3) (5) (7)
(2) (4) (6) (8)
12. (4 分) 13. (4 分)
(1)(2分)
- 8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