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报考研究生的学弟学妹们,我想在这里分享一些我的一些还算成功的小经验,希望可以帮到你们。
政治部分,我强烈推荐李凡的《政治新时器》。
政治是我最感兴趣的科目,因为学起来很轻松又乐在其中。我选择题42分,但是总分仅有68,因为大题背的太少。
大题我是自己结合李凡老师的《政治新时器》教材压了几道题,整理出自己的答题框架考试前一天晚上进行背诵的,最后中了三道。
英语的学习经验:题型单选、完型、5篇阅读(往年考的是8篇)、两篇作文。关注了蛋核英语公主号,课程很不错,能认真地解答我们的问题,还有训练我们的作文,感恩!单词用书:《一本单词》、接下来就是不断地做真题:《木糖英语真题手译》,最后我的英语成绩还是比较理想的。
对于专业课,由于自身本科时没有学好,所以有了厌学情绪,于是直到10月份才开始复习。每天晚上用2个小时看,但是自己其实只能看点皮毛,没能深入理解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最后做题时,只记住了那些计算公式和计算套路,而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还都没有掌握。所以最后发挥的一点都不好。
就这样第一年以低分的成绩结束了以一次考研。总结这一年的经验和教训就是,首先要合理估计自身水平和性格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最好每一科只有一个。对于专业课,大家如果嫌弃自己本科老师教的不好,可以去找其他适合自己的老师,那里面都是各高校名师的公开课。然后合理分配自己有限的时间。最后就是坚定地执行自己制定的计划。专业课我第一年第二年都是暑假开始复习,先看课本,做笔记,然后刷分知识点刷题,再往后就成套刷真题,这种状态一直到考试结束吧。
以前的真题多出自这些参考书的课后题,最近两年考试越来越灵活,难度估计以后会越来越大,这也是从去年开始学校专业课分数普遍不高的原因,有兴趣的可以去查一下,120以上都难得。
专业课复习的时候,参考考试大纲,可以拿去年的做参考,一般变化不大的,必须要说的是,专业课的考察前年和去年越来越灵活,在教材和历年真题上以及越来越难找到原题了,今年,大胆预测一下?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夯实基础,打铁还需自身硬嘛毕竟。
专业课的课本看两遍,课后习题和课本例题最重要,课后习题里例题一般都可以找到真题题源,然后看了本科生的PPT,还有一些经典题型的总结,在遇到难题时不断在答疑群里询问老师和学长,这些都成为我分数提高的关键,后期刷真题,我过啦三遍,历年真题很重要,一定要反复看、练。
专业课只有一句话,多做历年真题,做三遍,打开试卷就会有惊喜,一般买的资料答案都不是完全正确的,要有自己的判断,要真会而不是简单的背答案。
再强调下,真题是必须要做的,只有真题才最像真题,千万不要本末倒置,8月份的时候一定要开始每天一套真题了,我开始复习后,就直接开始真题,最后刷了2-3遍,模拟题做的很少,因为感觉出的不好,做多了扰乱思路(出题人说的才对)。12年以后的专业课真题要多做几遍,全都弄懂。基本上每一章的考试内容都是固定的,出题的章节也是固定的,都成固定套路了。
最后,考研是一个孤独的过程,坚持,坚持,坚持,他考的不是智商而是一个人的毅力,不要想后果,只需努力就行了,记着,努力的人运气从来不会差。加油。
另外,我手里有很多的珍贵的备考资料,我可以免费送给大家。大家可以仔细研究研究。大家到high研APP就能找到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