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县2013—2014学年度中小学教师
培训指导方案
根据《安徽省2013—2014学年度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指导方案》(皖教秘师?2013?21号)及《滁州市2013-2014学年度中小学教师培训指导方案》,结合我县教育工作实际,围绕“有效学习指导”主题,特制定凤阳县2013—2014学年度中小学教师培训指导方案
一、培训任务
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聚焦“提高有效教学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目标,引导全体中小学教师重点学习重要的和新出台的教育法律法规,全面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与能力,参加“有效学习指导”主题培训,着力提升教师有效学习指导能力。
二、培训对象
全县高中、初中、小学(含中职及民办学校)及教育机构全体在职教师。
三、培训项目及学时安排
我县2013-2014学年度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包括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研修提高培训等项目。
(一)培训学时
1.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培训学时不少于120学时。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60学时(10天),师徒结对或“影子教师”跟岗研修不少于60学时。
2.在职教师岗位培训。培训学时不少于72学时。其中,集中培训24学时,远程培训或送培送教不超过24学时,校本研修不少
- 2 -
于24学时。
3.骨干教师研修提高。集中培训环节不少于72学时,并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校本研修(行动研究)。
(二)实施阶段
1.启动时间。2013年5月—6月。围绕培训目标和任务,分学段、分学科开展培训调研活动,制订本学年度全员培训计划和培训实施方案。
2.培训实施。2013年7月—2014年5月。其中,新任教师岗前培训、骨干教师研修提高的集中培训在暑假期间进行,在职教师岗位培训的集中培训环节分散在双休日进行。
四、培训目标
(一)师德教育。帮助新任教师掌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教师职业理想,具备践行师德能力。帮助在职教师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要求,深入学习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国家规范办学行为的法律法规,切实提高依法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掌握国防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具备基本技能和教育能力。
(二)业务培训
1.帮助新任教师了解教师专业标准,掌握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工作常规、班级工作常规和学生管理规范要求,具备基本的教学技能和班级管理技能、学生教育与管理技能,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2.帮助在职教师了解现代学习理论和学习心理,掌握有效学习指导策略和学习活动设计技能,促进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反思学科教学中学法指导的现实问题,提高分析、诊断、研究和指
- 3 -
导能力。
3.帮助骨干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培训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全员培训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五、培训内容
(一)新任教师岗前培训
模块一: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 模块二:教师专业标准与学科课程标准。 模块三:德育工作常规与学生教育。 模块四:班级工作常规与学生管理。 模块五:教学工作常规与学科教学技能。 模块六:学生学习方法与学法指导技能。 (二)在职教师岗位培训
模块一: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等为重点,加强国防教育、安全教育和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宣讲解读与案例分析结合,帮助教师提高师德修养和法制素养,提升践行师德能力和综合教育能力)。
模块二:现代学习理论与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知识类型学习需要,结合案例,帮助教师理解掌握不同类型学习的理论及特点,应用理论因材施教)。
模块三:学习心理与学生学习特点(针对学生课程学习过程和主要学习环节,结合案例,帮助教师把握学生认知规律和智力发展特点,遵循规律和特点指导学生学习)。
模块四:学习设计与学习方式(针对学生新课程学习方式需求,以学定教,结合教学设计案例,帮助教师掌握和运用学习活动设计
- 4 -
的方法和技能)。
模块五:学科学习策略与有效学习指导(针对学生掌握学科学习策略的需要,结合学法指导案例,帮助学科教师掌握有效学习指导的方法和技能)。
模块六:学科学法指导问题诊断与解决(针对学科教师在学法指导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案例诊断与分析,帮助教师提高解决学法指导问题的能力)。
(三)骨干教师研修提高
模块一: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
模块二:学科教学最新动态、发展趋势与课程标准新要求。 模块三:高效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有效对策。 模块四:学生学习发展、评价与有效学习指导。 模块五: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研修及教育教学研究。 六、培训实施
(一)培训模式。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研修相结合,培训研修与“集中到县”、“送教下乡”相结合。高中教师和县镇初中、小学教师培训采用“集中+远程+校本”模式;农村学校教师培训采用“远程+送培送教+校本”模式。
(二)培训方式
1.集中培训。采用小班教学。以“参与式”培训为主,进行培训专题的重点内容指导、远程学习的方法辅导和校本研修的操作指导,通过问题讨论,引导问题发现和提出,引领问题分析和诊断,着力要点掌握和技能提升。
(1)集中学习问题单。包括问题与困惑、关键事件描述、学习重点等,由参训教师于训前填写,学校(中心校)集中提交给承办培训机构。
- 5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