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炼焦专家工程师试题(焦化厂)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7:36: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线 业专 号编工员 订 名姓 门 装部位单 湘钢炼焦专业核心员工选拔专业知识测试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填写答案必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不许用铅笔或红笔 。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5道试题,每空1分,合计15分)

1、煤中的水分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化合水)三种。

2、影响煤的变质程度的重要因素是(温度),其次是(时间)和压力。 3、烟煤干馏时粘结其本身或外来(隋性物)的能力,称之为粘结性。

4、炭化室墙面要经受干馏煤气和灰渣的侵蚀,以及炉料的(膨胀压力)和推焦侧压力。 5、一般用煤的(挥发分)和(镜质组反射率)来判断煤的变质程度

6、Y值只能反映煤中胶质体的(量),而不能表示胶质体的质量性质。 7、焦饼难推的主要危害是(损坏炉墙)。

8、焦炉炉体的砌筑包括(小烟道、蓄热室、斜道、炭化室)和炉顶五个单元结构。 9、决定加热制度的基础指标是(结焦时间)。

10、空气与煤气或其他可燃气体混合,能发生爆炸的比例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11、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当电路设备由于故障外壳带电时,可给操作人员提供保证人身安全的作用。

12、干熄焦稳定运行的关键点是选择合适的(排焦)量,并按此连续生产,同时匹配相应的(循环风)量,这样干熄焦的工艺参数就能控制在最小波动范围内。 13、熄焦泵出水管上防止水流倒灌的部件是(逆止阀) 14、焦炉炉头温度(过高),摘开炉门后,炉头焦容易塌落。

15、对生产焦炉炭化室中焦饼而言,气孔率自炉壁向中心(增大),裂纹率自炉壁向中心降低。

二、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有15道试题,每题1分,合计15分)

1、焦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大约为(C) A、<0.8

B、0.8~1.05 C、1.05~1.5 D、>1.5

2、煤的成焦过程中要经过熔融阶段,熔融阶段的温度区间是( B ) A、25~200 B、200~450 C、450~650℃ D、650~950℃

3、备煤车间各工段生产过程是连续进行的,启动顺序是(A ) A、逆工艺流程;

B、顺工艺流程; C、逆顺都行; D、顺逆结合;

4、顶装焦炉的配合煤粉碎细度一般控制在(C )%为宜。 A、55~60 B、65~70 C、75~80 D、85~90

5、一般在烘炉温度达到(B)时开始进行热态工程。 A、300℃ B、600℃ C、850℃ D、转内部加热

6、对于周转时间、操作时间、结焦时间的比较,正确的是(B) A、周转时间>操作时间>结焦时间 B、周转时间>结焦时间>操作时间 C、操作时间>周转时间>结焦时间 D、结焦时间>周转时间>操作时间

7、对于热效率和热工效率以下说话正确的是(A) A、热效率﹤热工效率

B、热效率﹥热工效率 C、热效率=热工效率 D、热效率+热工效率=0

8、我厂目前配煤粉碎工艺是(A)

A、先配后粉碎工艺 B、先粉碎后配合工艺; C、分组粉碎工艺; D、选择粉碎工艺。

9、在硅砖烧制过程中,应尽可能的使SiO2向(C )晶型转化。 A、石英 B、方石英 C、磷石英 D、石英玻璃

10、随着煤的变质程度加深而减少的元素是(B) A、炭 B、氢 C、硫 D、氮

11、冶金焦在高炉中的作用:(B) A、辅料、骨架、还原剂 B、燃料、骨架、还原剂 C、辅料、骨架、氧化剂 D、燃料、骨架、氧化剂

12、对于硅砖焦炉,火道底部温度应控制在(D)才是安全的。 A、﹤1650℃ B、﹥1450℃ C、﹥1650℃ D、﹤1450℃

13、相对于其它熄焦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干熄焦可以降低运行费用; B、干熄焦可以改善焦炭质量;

C、干熄焦可以利用红焦显热,回收热能; D、干熄焦有利环境保护;

14、空气过剩系数过小,结果是(D) A、火焰短 B、可以节约煤气 C、对调火工作有利 D、燃烧不完全,浪费煤气

15、焦饼中心缝产生的主要原因(C) A、加热温度太高 B、煤的变质程度不够

C、由于内部气体压力及半焦收缩 D、集气管压力过大

三、计算题 (本大题共有1道试题,每题10分,合计10分)

1、某煤样的Vdaf为25%,Ad为10%,则该煤样的Vd为多少? 解、 (100-10) /100 *25%=22.5%

四、问答题 (本大题共有4道试题,每题10分,合计40分)

1、如何防止洗精煤氧化变质? 答:①确定存储周期,先到先用。 ②表面喷洒覆盖剂。

③采取有效的沥水措施,降低水分。 ④监测煤堆温度,在45度以下使用。

2、焦炉煤气和高炉煤气的性质和加热特点有何不同?

答:焦炉煤气可燃烧成份浓度大,热值高提供一定热量所需煤气量少,产生的废气也少,理论燃烧温度高,由于含H2高,故火焰短,燃烧速度快,加热系统阻力小,耗热量低。由于焦炉煤气碳氢化合物多,高温时分解出石墨在烧嘴上挂结,影响燃烧。焦炉煤气的爆炸范围6%-30%。焦炉煤气较脏时,其中的焦油,萘容易堵塞管道,冷凝液还会腐蚀管道。高炉煤气不可燃成份较多,热值低,提供一定热量所需的煤气量多,产生的废气多,且煤耗和废气重度大,加热系统阻力大,耗热量高。煤气中可燃成份是CO,燃烧速度慢,火焰长,高向加热均匀,高炉煤气不预热时理论燃烧温度低,因此必需经过蓄热室预热至1000度以上。

3、简述当护炉铁件保护性压力不足时对焦炉的危害?

答:当焦炉受压不足时,砌体将逐渐遭到破坏,破坏从炉头开始,裂缝变大,砖缝脱开,并向内火道蔓延,导致砌体松散、窜漏,破坏加热制度,打乱正常的生产秩序,缩短焦炉生产寿命。

4、影响焦炭热态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其最主要的因素是哪几个?

答:①原料条件:基础煤质因素,包括:煤的变质程度,煤的还原程度,煤的岩相组成,煤的无机物有机物的化学组成,煤的干扰元素的含量,煤矿物质催化指数,煤的工艺性质(含塑性、粘结性、成焦性等),煤灰含量及矿物颗粒在焦炭中的残存状态与分布形式以及煤的其它理化性质。

②备煤与工艺条件:煤的粉碎工艺与条件、煤粒状态与分布形式、煤质的预处理及改质、炼焦方式、加热制度、熄焦方式等。

③焦炭的基础性质,焦炭的化学组成及其理化性质,焦炭的各种结构与强度,焦炭的光学组织性质等。 其最主要的因素是焦炭成熟情况,煤的变质程度、岩相组成,煤矿物质催化指数,配煤、炼焦工艺等。

五、综合分析题 (本大题共有1道试题,合计20分)

1、当前在煤料准备方面提高焦炭质量的新工艺和新技术有哪些?并请分析其主要原理。 答: ①通过增大装炉煤散密度提高焦炭质量

煤料捣固、型煤压块、煤调湿、煤干燥、煤预热等都是通过增大装炉煤散密度来实现提高焦炭质量的。 煤料捣固、型煤压块、可以提高装炉煤散密度。而煤调湿通过降低装炉煤水分、提高装炉煤的流动性来提高装炉煤散密度。

那么,增加装炉煤散密度为什么能够提高焦炭质量呢?这是由于炼焦过程中,煤颗粒之间发生表面粘结和界面反应。装炉煤散密度大,则单位容积内热态煤颗粒之间的接触点多,热解液相产物和气相产物多,膨胀压力大,这有利于表面粘结和界面反应。所以增大装炉煤散密度可以改善焦炭气孔结构,提高焦炭质量。

②通过改善配合煤的性质提高焦炭质量

优化配煤、选择粉碎和配添加物,都是通过改善配合煤的性质来提高焦炭质量的。

配合煤的性质是决定焦炭质量的内在因素,而改善配合煤的性质也就是提高焦炭质量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技术措施。要改善配合煤的性质,就必须依据焦炭质量的目标要求,选择恰当的配煤指标,而配煤指标的选择依据于相关的理论研究,例如,运用煤岩学指导炼焦的理论研究,焦炭强度预测的理论研究以及焦炭的宏观和微观性质、冷态和热态强度以及新的成焦理论的研究等。

附加题:(专家工程师考题,共50分)

1、下暴雨时焦炉炉顶操作应如何控制?(10分)

答:下暴雨时,雨水会流入炭化室内,而焦炉多为硅砖砌筑,硅砖不能适应温度急剧变化,极易遭到破坏,使焦炉寿命受到影响;另外,炭化室内焦炭温度很高,水流入炭化室后,就会急速气化,膨胀而产生爆炸,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

①炉顶积水,应及时组织人员从机焦两侧把水扫走。

② 炉盖缝隙必须及时密封,如来不及可用煤车斗子的煤来封住炉盖缝隙。 ③3看火孔及砖缝处用煤泥灰浆堵严。

2、焦炉炉体损坏的原因有哪些?当前最佳的维修方法是什么?(10分)

答:①炉砌筑时的隐患。

②烘炉控制调节不当。 ③ 生产操作不良。 ④护炉铁件管理不好。 ⑤热工制度不稳。

当前较佳的热修方法为陶瓷焊补。

3、干熄焦生产中,如何控制焦炭的烧损?(10分)

答:参与干熄炉内焦炭烧损的是导入的空气量、负压段漏入的空气,以及装焦过程中进入干熄炉的空气。因此,要降低干熄焦焦炭的烧损,导入的空气要适量,能将循环气体中H2、CO的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即可。如导入过量空气,在燃烧H2、CO的同时,也会烧损更多的焦粉。过量的空气还会进入干熄炉参与焦炭的烧损。同时应加强负压段的严密性,控制好装焦时的预存段压力以及装焦时间 。

4、为什么要对横排温度进行调节?请详述如何调节横排温度? (20分)

答:A、从机侧到焦侧,炭化室宽度逐渐增加,为保证焦饼同时成熟,要求从机侧第2个火始到焦侧第2—4个火道温度应均匀上升。机、焦侧的温度与炭化室的锥度、标准火道的选择,装、平煤的方法及机、焦侧火焰的高度均有关系。横排温度曲线是调节各立火道温度的依据。 B、① 调节各火道煤气量的分布:

下喷式焦炉使用焦炉煤气,燃烧各火道煤气量的分布是小支管上的喷咀控制的。由于横管各处的静压力的基本相同,则喷咀直径取决于煤气需要量。 ——即煤气量大,则喷咀直径就大一些。

a、一般来说:当喷咀直径平均为9.5mm时,当锥度为50mm时,从机侧第3到焦侧第3火道,喷直径差为1.0—1.2mm,锥度不同,直径差不同,可以计算。

b、机、焦侧炉头喷嘴直径比相邻火道喷咀直径大10%—20%。 高炉煤气加热时,可用增减斜道调节砖。 ② 各火道空气量的分布:

A、各立火道的空气量和火道废气量的分布主要决于斜道口开度的合理排列 B、斜道口开度用调节砖厚度来调节。

C、调节的原则,是使各立火道α均匀,并和烧咀(喷咀)相配合, 使横排温度合适。 ③ 横排温度的调节:

A、对于刚投产的焦炉,一般一开始不能得到理想的横排温度曲线。 待设备、炉体存在的缺陷消除后,结焦时间正常、加热制度稳 定了,才能进行细调节。

B、横排温度的调节分为初调和细调两步。 初调:主要是处理高、低温号; 调整加热设备;

调整蓄热室顶部吸力。

细调:是选5—10排,从试调中找出合式的加热制度,校对喷咀和调节砖排列,然后推到仓炉。 C、调节要求:

a、烧咀直径和调节砖厚度,是与横排 温度曲线相符合的,一般不应调。 b、横排温度出现不正常的原因较多:

Ⅰ、当出现高温点时,主要是烧咀不严,破裂掉落; 炭化室墙局部窜漏; 烧咀直径偏大造成的。

Ⅱ、当出现低温点时,一般是烧咀直径偏小; 砖煤气道堵或空中漏,空气时不足等。 Ⅲ、双联火道出现锯齿形横排曲线,是单、双号 煤气旋塞开关不正常或堵塞造成的。

搜索更多关于: 炼焦专家工程师试题(焦化厂) 的文档
炼焦专家工程师试题(焦化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a0mh0m6tz3blzb1bt1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