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结论与展望
在屋面防水工程中,我们首先要建立“整体防水”的概念,及从土建工程规划设计开始,就把整体工程的防水功能及要求认真考虑、科学设计,制定出切实 可行的防水工程设计方案,结构防水应和建筑外防水相结合,材料防水和构造防 水、节点防水相结合,在施工过程中,土建工程施工与防水工程施工相互配合, 治标兼治本,才能彻底解决屋面渗漏问题,形成行之有效的防水系统。无论是什么工程,特别是建筑工程其设计是前提,材料是基础,施工是关键,管理和维护是保证,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会导致前功尽弃。屋面防水需要多方努力,严格控制,达到使用功能及耐久性要求。
12
参考文献
[1]沈春林,防水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张成林,防水工程一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图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沈春林,新型防水材料施工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叶琳昌,建筑防水工程渗漏实例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王志刚,防水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6]孙家有,防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7]赵毅仁,张国良,建筑屋顶节能防漏,应用能源技术,2002 [8]邹越.中南地区复合防水屋面构造技术措施.建筑技术,2001 [9]李栋梁.国外防水材料的发展状况.四川建材,2003
[10]孟庆林,刘亚.聚乙烯隔热屋面节能实验研究.防水材料与建筑节能,2002 [11]谢浩.屋顶的设计及施工.住宅科技,1999
13
致 谢
本论文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老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再次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你们的健康快乐是我永远的心愿!
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