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教学常规管理的几点思考
[摘 要]:教学的常规管理是学校秩序的保证,同样也是学校的正常工作得以进行和深入开展的前提,实行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以后,对以往学校的科目结构上课方式和管理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怎样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校实际的需要进行学校常规管理的改革,已经成为了学校必须进行重视和思考的新问题。
[关键词]:教学常规管理;高中;新课改;人性化管理
由于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进程不断地推进,教学常规管理在维持学校正常工作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受到的重视也越来越多。由于各项制度的不完善,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很多学校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必须正确的认识高中教学的常规管理,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为广大的师生服务。
一、我国中学教育的管理现状
在新形势下,很多的学校都制定了新的教学常规管理的一些制度,各种类型的都有,五花八门,有的学校要求老师必须提前两个星期备好所需要讲的课;有的要求老师必须每周进行一次小的测试,老师自己进行命题;有的学校要求老师没有课的时候也必须呆在学校,每周只能请半天的假;有的学校还要求老师每年必须发表一篇学术性的论文……不得不说,这些都不是很合理的,老师提前两周备课,等到讲的时候根本回忆不起备课的时候的细节,还有发表学术性的论文,老师的心思都去搞研究了,上课的质量得不到根本的提高,制度多并且很严苛,只会造成紧张的氛围,老师紧张了必然影响到学生,在紧张的氛围中上课,学生的学习效率更不会提高。
有些学校只是制定的制度多并且十分的严苛,但是并不真正的进行实施,干部对常规管理的认识不够,重新认识高中教学常规的作用和地位,实行合理合法化的教学常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二、必须制定“以人为本”和“以校为本”的教学常规管理的新理念
(一)在教学的常规管理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所谓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以学生为本”另一方面则是坚持“以教师为本“
1、以学生为本。学校在进行教学常规管理中,必须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就像那句口号喊的一样“为了学生的一切”和“为了一切的学生”不但要关注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全面的发展,还要关注到所有的学生,不能为了所谓的升学率而对那些所谓的成绩不好没前途的学生置之不理,那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