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才华少有 胸中韬略无穷
顿时批评、贬斥,变成了赞美、颂扬。虽不会招婿,但也不得罪人。 苏小妹看中了才子秦少游的一巻文字,于是,在那文巻上批了四句道: 今日聪明秀才,他年风流学士。 可惜二苏同时,不然横行一世。
秦少游知道了很高兴。不过,他听说,苏小妹才华横溢,但其貌不扬,且额颅凸前,眼睛凹里,比较难看。便决定借三月一日小妹东岳庙上香之机,探视一番。这天他扮成个游方道人,等在庙门。苏小妹轿入庙里,秦少游紧随其后。但见苏小妹虽不妖娆妩媚,却也清雅文静,全无俗韵,不由心里暗喜。于是又决定试她文才,遂上前打个问讯道: 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
小妹开始不知道这话中用意,应口对道: 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少游听了暗自称赞,紧随一步,又道: 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
出家人如此纠缠闺中女流,小妹暗暗发笑,她一边走一边对道: 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无舍
说着就随丫环侍女走出庙去,少游一直跟到轿前,又作了个揖道: 小娘子一天欢喜,如何撒手宝山 苏小妹提步上轿,随口回道:
疯道人恁地贪痴,那得随身金穴 因为,秦少游在东岳庙偷看小妹,并试探她的学问,后来洞房花烛之夜被她识破,于是引出个:“苏小妹三难新郞”的故事。 苏小妹在新房前出了三道题,做不出这三道题就休想进洞房。前两题已被少游解破,这第三题是一句诗: 闭门推出窗前月 有景有情,暗含诘难。少游百思不得其对,苏小妹坚持对不出不准进洞房。这时,苏东坡一觉醒来,听见院子里有人走动,而且轻声念着:“闭门推出窗前月”。他知道小妹难少游。他也琢磨起来。眼前除了天上的星月,就只有院子和院子里养金鱼的大水缸。于是决定从“水”字上作文章,助少游一把。只见他从地上捡起一颗石子,“扑通”一声投进那大水缸里。这一声,猛然间触发了秦少游的才思,很快对出了下句: 投石击破水底天。
这才成就了一对才人的好事。
据近人考证,这故事纯系“子虚乌有”。一是苏洵有三个女儿,“皆早卒”,何谈婚事。二是秦少游的夫人姓徐,名文美,是潭州宁台主蒲徐成甫之女。这段风流佳话虽虚,但对联却是实在的文学财富。
佛印和尚既是苏东坡的好友,常来苏家作客,少不得与苏小妹也有些接触。一次佛印与东坡酒后谈经论道,被躲在屏风后的苏小妹听到了。她感到这个和尚喝酒多了,尽说大话,自己信佛,又不敬佛,不是个“正规”和尚,于是便写一联,想教训“怪僧”一下,那上联是: 人曾为僧、人弗能成佛 小妹是讥笑佛印和尚,口念弥陀,心想酒肉,虽然落发为僧,但心不诚岂能成佛?
佛印也非俗人,而是胸藏翰墨,于是续联回敬小妹,下联是: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可谓对的绝妙。意思是女流终是奴婢。
一次,苏东坡和佛印出游,直到上灯时才一起回来。小妹恰在哥哥房里,慌忙侧身躲在纱帐里。佛印眼快,早已看见她在纱帐躲避,朦胧中犹似一朵吐艳芍药,被烟雾笼罩一般,别有一番情致。于是,佛印顺口念了一句对子: 碧纱帐里躲佳人,烟笼芍药
小妹是个聪明绝顶的女子,听了和尚上联,随即应对道: 清水池边洗和尚,水浸葫芦 真是妙对!和尚光秃的脑袋倒映在水里,还不象一个水浸葫芦吗?苏东坡听了哈哈大笑道:“你呀,以后莫自作聪明取笑小妹了,免得自己出丑。”
一天,苏东坡和佛印游西湖,恰好苏东坡引为知已的著名歌妓琴操姑娘赶到。苏东坡邀琴操一起上船。佛印打趣说:“你们两个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琴操伸手要打和尚,佛印求饶才罢手。琴操见和尚手握长篙,正好打着倒映在水中的身影,于是随口念了一对句子: 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
佛印一时不知所对,只是憨笑。苏东坡马上解围,帮他对出下联: 佳人汲水,绳系井底观音
“佳人”对“和尚”,“观音”对“罗汉”,对得好! 船到“三潭印月”,他们饮酒赏月。佛印看着琴操赏月观灯的身姿,想出了一联: 一个美人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琴操平时多承苏东坡的点拨,对句续联之事,也难不倒她,便对道: 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 佛印和东坡一齐称赞:“不愧女中才子!”
佛印还和北宋著名的书画家米芾(字元章)交往甚厚。有一次他们一起赏梅,见梅雪相映,洁白无暇,极有风度,于是米元章要跟佛印联句,他自己先念了一句: 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
佛印搜索枯肠,一时对不出下联。他抬头忽见梅后竹林,虽然雪压枝头,但微风过后,它马上抖掉身上的积雪,抬起头,挺直身子,迎风摇摇曳,可谓不怕压、不怕难的伟人君子,于是他想出了续联: 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米元章听了赞不绝口,说:“和尚才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