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特殊家庭的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实践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3 0:06: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特殊家庭” 学生的思想教育探索与实践

前言:

在我们的校园中,存在着一些这样的学生:“他的爸爸、妈妈离婚了,他的爸爸或妈妈不在了,他的爸爸或妈妈又给了他一个新的家,他的爸爸妈妈在外地,由亲戚照顾;他们,内心恐惧与彷徨,他们,很怕世人的歧视,他们,又更加渴望别人的关怀,他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们,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反思,更加需要我们的关心与照顾,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如家一般的温暖,胜似家的温馨。

如何搞好这些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已成为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乡下,由于种种因素 “特殊”家庭越来越多。我校地处城郊乡,学生却有90%是乡下的孩子,这种特殊家庭的学生占全校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因此,对这些群体的教育成为了我校工作重点。 “特殊家庭”存在的问题 1、文化程度低。

我校有80%为居力很镇本乡本土的学生,20%属于周边乡镇的学生,虽农村城市化速度不慢,人民生活水平可以,但家长素质整体偏低,是家庭教育的薄弱群体。 2、家庭状况差。

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农业的扶持,补贴 ,老百姓的生活已有了很大改善,但远远与城里的孩子无法相比,只能靠要文化没文化,要

技能没技能的爸爸或妈妈种地或者打零工维持生活,根本没有额外的费用投入到孩子的学习辅导上来。 3、家庭教育贫乏。

整天为生活而忙碌奔波,对子女的教育平时没有时间管,有时间,却又没能力管。 4、思想认识偏激

特殊家庭的家长,多数认为对孩子有内疚感,有的为了表示对孩子的爱,一味用金钱给予孩子补偿,或一味溺爱孩子。对孩子纵容多于严格的管教,导致孩子“自私心强,集体观念差”。少数会经常向孩子发牢骚,发脾气,一切的不如意归结于孩子。导致孩子内向,少言少语,性格孤僻,很难与人交往。他们普遍不懂如何对子女的教育,忽视对孩子的身心教育,导致孩子的精神上的空虚和物质上的过度满足的畸形发展。

特殊家庭学生状况

特殊家庭中由于家庭环境的突变,性别角色缺失,社会偏见的压力及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其子女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

(一)情绪情感障碍

父母离异、打工、家庭成员的突变,导致子女情绪情感受到不良影响,发展出现障碍。具体表现为:

(1)暴躁易怒:父母离婚所造成的不稳定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情绪

的发展有明显的影响,情绪波动大,不良情绪发生率高,其中冲动易怒是表现之一。

(2)冷漠孤独:父母离异后,由于被父母所疏远而产生抑郁,离异单亲家庭学生一般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

(3)焦虑:孩子在父母离异的过程中看到的是人和人之间的互相攻击、相互敌视。这使他们对人和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

(4)恐惧自责:特殊家庭孩子当意识到自己到某种危险而自己又无法摆脱时,由于无法找到安全的依赖而容易产生恐惧感,而且会对个人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如自我责备、自我鄙视、自我轻蔑等等,将一切的不如意归因于自身,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 (二)性格方面的缺陷

父母离婚给孩子造成的危害,远比父母一方因死亡的单亲家庭严重得多,研究表明:离异单亲家庭中学生性格存在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自卑是由自我评价过低而引起的一种消极的性格倾向,有自卑感的孩子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他人,对自己什么都不满意,形成“自卑情结”,伴随着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恐惧、焦虑、失望等等,感觉无助,在学习方面形成学习焦虑。

(2)孤僻:家庭的解体,父母的离异使子女变得非常孤僻,常常把苦恼、不满和怨恨深藏在内心,不愿向别人诉说。

(3)粗暴:由于父母离异前大多数经常伴随吵架等行为,离异后常

常心情烦躁,极易使孩子产生冷酷悲凉的心情,导致不良情绪滋长,从而逐渐形成蛮横、粗野和冷酷的性格。

(4)偏激:离异单亲家庭孩子的行为固执,不愿别人劝说,对他人缺乏信任,防范心理特别严重,不能正确地、客观地分析形势,自以为是,片面性大,过分敏感。 (三)人际交往能力缺失

特殊家庭学生在社交兴趣,信任他人,交往频率、家庭亲密度和情感距离等方面较差,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表现在与父(母)关系和同伴关系上:由于父爱母爱的不健全,他们容易产生“被遗弃感”,从而焦虑、感伤、孤独;家庭缺损的挫折感压抑在内心深处,却又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去宣泄,因而会产生冲动等不良言行,以此来逃避挫折情境。这种情绪外在表现为冷漠,不敢与他人交往,虽然内心深处非常渴望得到关心与爱,特别是来自同学、朋友的爱,但却又无所适从。面对父(母)时会对父(母)怨恨,不愿与父母交流,这实际上是孩子对父(母)的不信任。

针对上述问题我校采取如下“四心、一校、一结合、一汇报”教育策略: 五心:

(一)自尊心教育

一个完整的家,关系融合的家会给子女带来幸福和快乐;缺损的家庭,充满忧愁的环境,会给子女带来心灵的阴影,来自特殊家庭的

搜索更多关于: 特殊家庭的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实践 的文档
特殊家庭的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实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a3wp07oau3sk4u08kh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