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三 新员工岗位培训与在职辅导反馈表
姓名: 部门: 岗位(工种): 入职日期:
评价项目 优 是否已了解部门的组织架构及部门功能 是否已清晰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及岗位描述 是否已认识部门里所有的同事 是否觉得部门岗位培训有效果 是否已接受了足够的部门岗位培训,并保证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 职业生涯规划是否完善 你认为在岗位培训与在职辅导中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 良 中 差 评价结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你希望接受哪些方面的培训?
6
表四 新员工岗位培训表现评估表
新员工姓名: 部门:
评价项目 优 该名新员工在一个月内总体工作表现 该名新员工对公司的适应程度 该名新员工对岗位培训的接受能力 该名新员工的技能提升程度 良 中 差 评价结果 总体评价: 签名:
7
日期: 4.2.2
岗前培训
(1) 目的:使员工尽快熟悉本岗位的岗位职责要求、工作流程; (2) 适用范围:适用于转岗、轮岗员工;
(3) 职责:由所在部门指定专门负责人(其中各部门指定负责人技术线由技
术研究中心指定、生产线由生产发展中心指定、营销线由市场营销中心指定、大后勤线由人力行政中心指定)和部门经理负责培训组织,培训部监督和考评实施情况。
(4) 内容:主要涉及各线通用的课程内容和各岗位具体工作职责、岗位流程
和相关技能培训等,各部门经理共同探讨制定,例如:主要工作、流程、产品知识、技能要求等;
(5) 培训方式:可采用课堂授课和现场操作学习的方式。 (6) 时间:新轮换岗位、转换岗位员工的试用期间。 4.2.3
在职培训:指员工在日常工作岗位中,为提高工作技能而进行的文化理念、专业技能、管理发展、晋升、岗位适应性培训等一系列培训,可分为基础类培训、管理类培训和专业类培训三种。 (1) 基础类培训
a) 目的:使员工掌握企业要求员工胜任本公司岗位必须具备的态度、
技能和知识等;
b) 适用范围:针对集团全体员工;
c) 职责:集团母公司由集团培训部负责,各单位由各自人力行政部负
责;
d) 内容:就公司的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流程、心态管理、
6S管理、ISO9000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进行培训;
e) 培训方式:采用分批进行的形式,培训方式可内部讲师授课、外请
专家、分单位分部门组织培训或送外拓展训练等。 f) 时间:每年每位员工至少参加3门课程。
(2) 管理类培训
a) 目的:侧重于通过培训提升不同层级管理人员所需的管理技能。 b) 适用范围:具有管理职能的岗位员工及待储备的骨干员工; c) 职责:集团母公司及高层管理人员由集团培训部负责,各单位由各
自人力行政部负责;
d) 内容:对高、中、基层管理人员所需技能进行共性分析,予以各层
8
级针对性的培训;
e) 培训方式:采用分批进行或项目化管理的形式,培训方式可课堂授
课、外送管理研修研讨班、外出交流参观、现场操作学习、公开课、送外拓展训练等;
f) 时间:每年高层员工至少培训24小时,中层员工至少培训12小时,
基层员工至少培训6小时。
(3) 专业类培训
a) 目的:接受专业领域最新资讯、巩固和提升业务技能,并掌握岗位
基本流程;
b) 适用范围:各线中心及部门各岗位人员,以各部门或各中心为单位
组织;
c) 职责:集团各线指定负责人负责,集团培训部及各单位人力行政部
负责协助与监督;
d) 内容:各线专业知识和技能,可分岗位细分;
e) 方式:部门内部学习为主,辅以外送、二次培训、外请专家培训; f) 时间:送外培训一年1--2次,每位员工专业培训类培训每年不少于
24小时。
4.2.4
自我开发:集团鼓励员工自我开发(员工进入高校、机构进修培训),并给予适当奖励。 (1) 奖励条件:
a) 在集团工作期间,学习并获得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专指专业技术资格证、
技能等级资格证、职业资格证)。
b) 学习内容必须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
(2) 奖励办法:
a) 获得初级资格证书奖600元;
b) 获得中级资格证书奖1500元; c) 获得高级资格证书奖2000元;
d) 所有获得证书的员工,从证书获得之日起在集团工作的时间不得少
于一年,如未满一年,则单位收回其所得奖金。
4.3 培训实施方式 4.3.1 4.3.2
内训:由集团培训部、集团内部讲师或外聘讲师到集团内培训; 外训:指由公司派员工到公司外接受培训。
4.4 培训师资管理制度 4.4.1目的
9
为了培养企业讲师,提升工作水准,有效利用培训资源,建设XX师资队伍。
我们提倡“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同时也是并且也应该成为一个优秀的讲师”。XX的管理者肩负的工作责任之一是将自己的知识、技能传播给其他人,而授课就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手段。 4.4.2讲师管理原则
按照师资的水平等级从低到高区分为:初级讲师、二级讲师、一级讲师。 讲师管理的原则是培养内部讲师,挑选评价外部讲师。即内部讲师将是XX师资队伍的核心力量,应该以多种形式进行激励,以扩大内部师资队伍和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4.4.3内部师资管理
(1)内部师资是指承诺愿意为XX人才培养和课程讲授作出工作的XX员工。
除经认证的内部授权讲师外,未经认证和担任授课任务的人员,也称为内部讲师,享受课酬。
(2)内部师资管理是指对XX内部讲师的搜集、认证、聘任、考察、晋升和激
励等。内部讲师的认证、聘任、考试和晋升由XX师资评审委员会完成;评审委员会由集团人力行政中心组织成立,成员由人力行政中心总监、总监助理、培训部经理、培训管理人员和有讲课经验的讲师、管理人员、专业人士等组成。
(3)初级讲师是指在公司从事其他工作,熟悉公司和部门业务,具有一定表达
能力和沟通能力,经集团人力行政中心授权担任一些常规和基础课程授课的员工。常规和基础课程是指集团举办的新员工培训等培训中使用的课程,如企业文化、产品、制度等基础知识课程等。
(4)初级讲师由XX集团师资评审委员会以试讲等形式认证后,将统一由人力
行政中心颁发《湖南XX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初级讲师资格证书》,资格认定期限为一年,期满后,若需继续保留资格,需要评审委员会重新认证。 (5)二级讲师是指在公司从事其他工作,精通公司和部门业务,表达能力和沟
通能力优秀,经集团人力中心授权讲授一些对公司业务、管理水平、员工发展和企业文化有一定影响力的课程。
(6)二级讲师由评审委员会认证后,将统一由集团人力中心颁发《湖南XX科
技集团有限公司二级讲师资格证书》;在连续两年没有讲授过被认证的相关课程的情况下,如需继续保留资格,应该由集团师资评审委员会重新认证。 (7)初级讲师可以在授课技巧得到提高,讲授课程重要程度提升等情况下,经
评审委员会考察,评审,认证之后晋升为二级讲师。
(8)二级培训师有培养其代讲就爱你更是的义务,其代讲讲师应获得初级培训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