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1961年7月21日测得日雨量93.4mm,调查最大洪峰流量199m3/s,最大一日洪量12.94×106m3,另外有雨水和冰雪融水混合形成的洪水在本流域内也时有发生,这类洪水对水库安全、运用较为不利。因此,选择1998年8月上、中旬的一次洪水过程线作用为QA水库设计洪水的典型过程线(见表2—5)。 2.5 设计施工导流及度汛洪水
根据规范,施工导流洪水频率为P=10%,拦洪度汛洪水频率为P=5%,仍以1998年为典型年,洪水过程线见表2—6。截流设计流量可选用截流时期内10%频率的月平均流量,见表2—7。
表2-6 QA水库施工期洪水过程线计算表 P=5% 时间 典型估量m3/s 6.40 8.99 10.60 11.10 13.00 16.40 24.20 24.20 21.40 22.00 28.20 28.20 25.30 26.00 24.40 22.40 24.60 21.70 23.10 23.30 23.80 放大倍比 2.72 2.72 2.72 2.72 2.05 2.05 2.05 2.05 2.05 2.05 2.05 2.05 2.05 2.05 2.05 2.05 2.05 2.05 2.05 放大流量 修匀流量m3/s m3/s 17.4 24.5 28.8 30.2 33.6 49.6 49.6 43.9 45.1 57.8 51.9 53.3 50.0 45.9 50.4 44.5 47.4 48.8 48.8 17.4 24.5 28.8 30.2 35.4 39.5 42.0 42.5 43.9 45.1 66.3 65.5 53.4 53.3 50.0 47.8 46.7 44.5 47.4 48.8 48.8 典型估量m3/s P=10% 放大倍比 1.78 1.78 1.78 1.78 1.16 1.16 1.16 1.16 1.16 1.16 1.16 1.16 1.16 1.16 1.16 1.16 1.16 1.16 1.16 放大流量 m3/s 11.4 16.0 18.9 19.8 19 28.1 28.1 24.8 25.5 32.7 29.3 30.2 28.3 26 28.5 25.2 26.8 27.6 27.6 修匀流量m3/s 11.4 16.0 18.9 19.8 23.1 24.1 24.5 24.6 24.8 25.5 37.2 36.8 30.6 30.2 28.3 27 26.4 25.2 26.8 27.6 27.6 23日20:00 21.12 24日4:00 8:00 12:53 14:00 15:30 15:40 16:12 16:20 17:12 17:27 18:38 19:00 20:00 21:18 22:00 23:24 25日0:00 1:00 2:00 2.72/2.05 35.4/26.7 1.78/1.16 23.1/15.1 2.05/2.35 57.8/66.3 1.16/1.32 32.7/37.2 5
4:00 8:00 8:23 12:35 16:00 18:30 20:00 26日0:00 4:00 8:00 12:00 20:00 20.50 16.50 16.50 13.40 11.30 9.82 9.82 10.30 9.82 8.50 6.71 5.59 2.05 2.72/2.05 2.72 2.72 2.72 2.72 2.72 2.72 2.72 2.72 2.72 2.72 42.0 33.8 33.8 36.4/27.5 30.7 26.7 26.7 28.0 26.7 23.1 18.3 15.2 42.0 33.8 33.8 32.0 30.7 26.7 26.7 28.0 26.7 23.1 18.3 15.2 1.16 1.16 1.16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1.78 23.8 19.1 19.1 20.1 17.5 17.5 18.3 17.5 15.1 11.9 9.95 23.8 22.0 21.8 20.0 18.5 17.5 17.5 18.3 17.5 15.1 11.9 10.0 1.78/1.16 23.9/15.5 表2—7 P=10%每月平均来流量表
月份 QA(m/s) 31 0.2 2 0.1 3 0.15 4 3.4 5 4.1 6 5.8 7 8.2 8 6.4 9 2.0 10 1.2 11 0.5 12 0.3 2.6 泥沙
QA河泥沙来源于融雪洪水和暴雨洪水对流域表面强烈的冲刷和侵蚀,根据实测资料(1996~2005年)分析,QA河输沙量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5~8月输沙量占年输沙量的83.8%,4~9月占年输沙量的100%。最大年输沙量2.10×104吨(2000年),最小年输沙量0.3×104吨(2002年),最大年输沙量是年最小年输沙量的7倍。多年平均年输沙量为1.14×104吨,其中,推移泥沙为0.17×104吨,悬移质泥沙为0.97×104吨。
6
3 工程地质
3.1 区域构造及其稳定
工程区位于天山东段块体内,北部为巴里坤塔格—八大石隆起块体,南部为QA盆地(沉降带)。其北面是天山东西向构造与阿尔泰北面构造的交汇部位,除近东西向及北西—北西西构造较发育外,还见有少量的北北西向断裂及北东东向断裂,各种不同方向的断裂将本区分割成大小不同的构造块体。 3.1.1 主要构造形迹
(1)巴里坤塔格—天山庙大断裂
该断裂总长300公里以上,西段走向近东西较平直,天山庙以东走向北西西,再往东转北东东,形成往南突出的弧形,断裂北倾,倾角70°~76°。
(2)南山口西断裂
走向333°,地表出露长度10公里,为具右旋特征的剪切断裂,此组方向的断层开成时间晚,截割了其他方向的断裂,是第四纪以来的活断层。
(3)东沟断裂
东沟断裂是库坝区附近的一条断裂,是在花岗岩体中发育的一条北东东走向的断裂,断裂的东段沿QA河谷分布, 成东西向延伸,东段在沿河谷南侧不远的基岩中通过,总长度约25公里,断裂倾角较陡,在75°左右,且多朝南倾,为一条右旋走滑断层,它对库区地形及地质构造起到一定的影响。 3.1.2 活动断裂与地震
(1)达板果勒断裂
达板果勒断裂东端在未来100年内发生6~7级左右地震可能性最大,但其最近的可能震源距库区在20公里以上,按地震影响场的衰减系数,对库区的影响裂度也在7°或7°以下。
(2)东沟断裂
该断裂长约25公里,历史上很少有地震活动,活动量也不大,本区尚未发现北东东向断裂发生过Ms≥5级地震的先例,因而估计未来百年内发生Ms≥6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按照新疆地区断层长度与发生最大地震的经验关系式,该断裂可能发生的最大震级Ms=6.2,即使发生6.2级地震,其烈度也只有7°。 3.1.3 区域稳定评价
坝库区位于天山东段构造块体内,尽管附近有东沟断裂存在,经自治区地震局
7
论证鉴定,活动量不大,它不是本区地震活动的控制性断裂,因此,区域构造环境较好,库坝区处于较稳定的块体内。
据自治区地震局论证鉴定,区外达板果勒断裂东端发生6~7级左右地震的可能性最大,但对库区的最高影响烈度为7°。 3.2 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QA水库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哈尔里克复背斜,出露的地层有泥盆系中统大南湖级第三亚组和不同成因类型的第四系地层。
现将库区出露地层有老到新分述如下: (1)泥盆系中统大南湖组第三亚组
①大理岩:出露于库区西北部,为库区最老地层,分布面积0.08平方公里,岩石呈白色、灰白色,花岗变晶结构,产状96o~46°。
②粉砂质凝灰岩:出露于坝址区河流西侧,分布面积0.4平方公里,岩石呈灰色、灰绿色,风化面呈灰黑色,层状构造,由正常碎屑和胶结物组成,岩层产状倾向东,倾角70o~80°。
③凝灰质粉砂岩:出露于坝址以东,面积1.8平方公里,由于断层与小褶曲的影响,产状变化较大。岩石呈灰色,风化面黑色,板状-层状构造,由正常碎屑和火山碎屑组成。
(2)第四系地层
①冲积层:由河流冲积作用形成的松散堆积物,分布在河床和河流形成的阶地上,沿河带状分布,厚度变化于2~13.2m,在坝址附近厚约2~5m。岩性为砂、卵石。
②坡积碎石土层:主要分布在坝址两岸阶地上,厚度0~13m,其成分为碎石和粉土,碎石含量60%左右,粉土含量40%左右。 3.2.2 构造
库区内共有大小断层20条,最长达5.5公里,最短的仅几十米,以走向60o~70°的最发育,主要断层有F1、F17、F18。
F1断层:纵贯整个库区,属逆断层,长5.5公里,断层东段走向43°,中段72°,西段60°,倾向南东,倾角62°~88°,中段倾角陡,破碎带宽6~10米,破碎带由内向外依次有断层泥、糜棱岩、角砾石和压碎岩,断层破碎带连续 ,从坝址左坝肩穿过。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