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定位置》
内容标准:
1. 能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
2. 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能够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
2. 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能力培养
1. 学会提出问题,作出猜测。 2.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会对探究过程中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定性的观察与描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2. 乐于与人合作。
1
设计意图
“定位置”是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就定位置、辨方向、学会看地图几个方面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在各种日常活动中常常需要判断自己与周围环境相对位置的关系,所以需要运用方位及相关名词。本课借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了解方位的概念,从学生熟悉的自己身边的位置入手,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继而体验自己与周围事物的相对关系,再借助情景,活学活用。通过“教学楼的位置”这个亲历活动,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科学的描述能力,慢慢过渡到能根据一个参照物的位置来描述另一个物体的位置。
教学流程
观察——提问——观察——记录——交流——运用。
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建立“位置”的概念,通过定位置的活动,让学生在“说说自己的位置”、在“位置‘接力’”等活动中知道确定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难点是在参照系上建立坐标系,可以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
2
班级学生座位表、学校平面图、标明方位的卡纸、游戏活动卡片、绸带、南海海洋地图、船模型、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X|k |B| 1 . c| O |m
情景:同学们,我们科学课的好朋友妍妍和我们一样都升上三年级了,开学的第一天,她来到了新的课室,课室里的同学就给她出了一个难题。
(出示课本图片。)
妍妍的位置在哪里呢?我们一起帮她找找吧。 汇报:学生根据图片进行汇报。
讨论:为什么每个人的说法都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坐的位置不同,标准不同,所以说法不同。)
小结:我们应怎样确定位置呢? 二、活动一:说说你的位置
导入:同学们,你们能说出自己在课室里的准确位置吗?学生自己在小组内说自己的位置。
讨论:自己的位置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说清楚自己的位置吗?看谁说得最多,描述得最清楚。
小组讨论,共同商讨好描述方式。
汇报:各小组用比赛的形式描述自己的位置。
3
指导:为什么描述位置时都要借助其他的物体来说,不借助其他物体可以吗?
小结:你认为要确定一个准确的位置需要怎样的条件?(参照物、方向等) 新|课 |标|第 |一| 网
先看看教室里面有哪些东西,它们分别在你的前、后、左、右哪个位置,然后请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位置说一说自己坐在哪里。他们可能会说“我在靠近门窗的一边”、“我旁边有什么”、“我在某某的后面,我在某某的前面,我在某某的左面,我在某某的右面或我在谁和谁的中间”等等。当同学们用多种方法描述自己的位置以后,教师可以显示座位表,请每一位同学依照表格写出与自己相隔两个位置的前后左右同学的名称(如果座位是靠边的可不分不写),然后上交,老师随机抽取表格,请大家找出是谁写的,比一比谁找得快(作者不得参与)。从游戏中学生可能发现同一个同学的位置有不同的表述,让学生知道确定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知道在参照物上建立坐标系可以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从而知道有很多种表达自己位置的说法。
注意老师应准备一些空的表格给学生(每个格子代表一个座位),在第几排与第几座交叉的地方做上记号,代表自己位置的格子。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坐标图”的方法来描述自己的位置。但在教学中,注意不要出现“坐标”一词,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