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
两对 薄 没有骨骼、肉 1对 厚 有骨骼、肉 4、小结评价(指板书)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和比较后,发现蜻蜓和麻雀仅仅在翅膀这方面就有这么多区别,那我们想想除了翅膀外,它们身体的其他部位是不是也有很大不同呢?请小朋友们继续用比较的方法仔细观察蜻蜓和麻雀,把你们的发现写在记录纸上。
活动二:观察蜻蜓和麻雀的外形
1、观察蜻蜓和麻雀的外形学生讨论时,师选一个组写实验报告(结论正确的组)。
2、表达与交流,小组汇报。
汇报形式:全组上台,引导台下学生质疑:你们对他们的说法有感到疑问的地方吗?(他们说的怎么样?)
3、结合学生的汇报板书:(遇到学生说了不正确的话题,如翅膀上有鳞,师应明确问:有鳞,是你看到的吗?并不是你亲眼观察到的,只是想象。)
关于分几部分的处理:先让学生回忆人分几部分,推到鸟和人在分部上很想象,就是多了一个尾,边说边在实物投影仪下指出!而昆虫就分的更简单了,有……就在实物投影仪下指出!
(三)归纳本质特点
活动三:寻找蜻蜓和麻雀的伙伴 1、游戏:《寻找同类》
41
外形 触角 足 体表 身体分几部分 青蜒 1对 3对 光滑 头、胸、腹 麻雀 没有 1对 羽毛 头、颈、躯干、四肢、尾
过渡:在自然界中,有很多很多动物是跟麻雀很相象,而有的动物就跟蜻蜓很相象的,下面我们就来做个游戏,为它们找找同类。
这里有很多动物,(出示课件)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动物的身体特征,如果你觉得它是蜻蜓的伙伴就把它贴在蜻蜓这一边,如果你认为它是麻雀的伙伴就把它贴在麻雀这一边,(每组提供2块纸板,各贴上蜻蜓、麻雀的图片),更重要的是还要想一想你们为什么这样分?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让学生做玩分类游戏后,填写活动纸中的内容:这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图片:蜻蜓、螳螂、蝴蝶、瓢虫、蟑螂、蝗虫
麻雀、燕子、鸡、猫头鹰、鸽子、啄木鸟 2、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交流。
学生汇报完后,师引导: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麻雀的朋友:因为都有羽毛、1对翅膀、1对足,坚硬的爪子和嘴) (蜻蜓的朋友:都有1对触角、2对翅膀、3对足)
3、根据板书特点小结,并板书:像蜻蜓那样具有1对触角、2对翅膀、3对足的动物属于昆虫;像麻雀那样有羽毛、1对翅膀、1对足,坚硬的爪子和嘴的动物属于鸟类。
指着板书诉:一般同时具有这些特征才叫昆虫,…………………才叫鸟。 鸵鸟、蜘蛛(引导学生相互质疑和评价)
(注意:教师不要强调是否会飞的问题,更多的应该是关注外形特征方面) (四)拓展:
(1)围绕蝙蝠的话题
(2)提示学生昆虫和鸟类都是动物中的大家族,可通过“网上学”等方式去认识更多有趣的昆虫和鸟类。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观察这些动物,但要注意观察的方式,不要破坏小动物的生活环境,更不能伤害小动物,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上网查询。请把你的观察结果带回来,在下一节课告诉大家。
第九课 鲫鱼与青蛙
一、教学目标
42
1、认识两栖类和鱼类,归纳鱼类和两栖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2、了解青蛙的变态发育与鲫鱼的发育的区别。
3、以运动方式入手,运用对比的方法,了解鲫鱼与青蛙的区别。
4、观察两栖类、鱼类的实物或标本,或观看多媒体软件,指认它们的一些主要器官。 二、教学方法 观察与讲述相结合。 三、课前准备
分别装着小蝌蚪和小鱼的盘子;蝌蚪与鲫鱼的幼体图片;教学挂图;有关鲫鱼、青蛙的影像材料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察蝌蚪和小鱼。
(1)投影机出示蝌蚪和小鱼的幼体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它们是用什么来游泳的,它们的身体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身体流线外形,光滑的身体表面,能摆而推动身体前进的尾部。)
(2)观察后,引导学生着重了解它们都是靠尾部的摆动来游泳的。 (3)引申问题。
所有的蝌蚪长得都一样吗?有的蝌蚪长出了小腿,小鱼长腿吗? 2、观察蝌蚪与鲫鱼是怎样长大的。
(1)发展学生思维,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猜想,把蝌蚪和鲫鱼的生长过程画出来。(只要能画出蝌蚪在生长过程中不同形态的变化、鲫鱼的身体大小的变化即可。)
(2)教师出示直观教材,(标本、挂图、影像材料等,)为学生们的猜想提供帮助。 (3)讨论:
你还知道小蝌蚪和小鲫鱼生长变化的其他情况吗?它们生活的环境变化吗?
43
3、观察青蛙和鲫鱼的外形。
(1)观察青蛙和鲫鱼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A、它们的身体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B、每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C、它们的身体表面都一样吗?
(2)让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像青蛙一样的动物属于两栖类;像鲫鱼一样的动物属于鱼类。
(3)思考、讨论:两栖类和鱼类这两大类动物各有什么的明显的特征呢? 两栖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变态发育,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大多数成体生活在陆地上,少数种类生活在水中,一般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的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
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里,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有一心房一心室。 4、把它们分类。
出示教材提供的八种动物图片:①银鲳,②黄鳝,③鲈鱼,④树蛙,⑤乌鳢(生鱼),⑥大鲵(娃娃鱼),⑦美西螈(一种终生长着外鳃的蝾螈),⑧黄条蟾蜍(癞蛤蟆)。
(2)归类(先让学生辨别,分类,后给予纠正)。 鱼 类: ① ② ③ ⑤ 两栖类: ④ ⑥ ⑦ ⑧
《 壁 虎 与 小 猫 》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识爬行类和哺乳类,会归纳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2、观察爬行类和哺乳类的实物或标本,了解壁虎和小猫运动方式的区别,会指认一些主要器官。
3、学会区分爬行类和哺乳类的一般特征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等等。
4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