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南郊中学 2020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解析版)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宗法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宗法制及宗法观念 ( ) 记述 “(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北宋)刘恕《通鉴外纪》 分。” “谱系之作,所以敦孝悌、重人伦、睦宗族、厚风(清)李希莲《重修李氏族谱序》 俗。”
A. 始于西周并
古代中国长期传承
B. 逐渐渗透到社会和民众日常生活 D. 成为传统史学的主要内容和载体 出处 《周礼·春官》 C. 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奠系世,辩昭穆”“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处”“谱系之作,所以敦孝悌、重人伦、睦宗族、厚风俗”可知编修家谱体现了宗法制,宗法观念逐渐渗透到社会和民众日常生活,故B正确;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宗法观念始于西周并在古代中国长期传承,也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AC;材料无法体现传统史学的主要内容和载体是宗法制及宗法观念,D错误。
2.黄河古称”河”“河水”。《待经》中曾描述其水“清且涟猗”,战国时河水已经浑浊。“黄
1
河”一词出现于汉代,但是直到唐宋时期才被广泛使用。黄河名称的变化 A. 折射出农耕经济的发展 B. 体现环保意识的增强 C. 反映出经济重心的南移 D. 表明水利观念的更新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发展,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出现水土流失,黄河水变得浑浊,故黄河名称的变化折射出农耕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黄河名称的变化无法体现人们的环保意识是否增强,也不能反映出水利观念的更新,排除BD;我国经济重心南移与黄河名称的变化无关,排除C。
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材料中“改造了儒家思想”主要指汉代学者( ) A. 宣扬“君权神授”,否定王位世袭 C. 神化君权并约束君主作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指的是西汉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等思想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思想。新儒学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主权力的膨胀,故选C;汉代学者站在统治阶级立场,并不否定王位世袭制或皇位世袭制,排除A;B是宋明理学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排除;仁政是儒学的重要内容,汉代儒学不是否定而是弘扬仁政思想,排除D。
4.宋真宗曾作《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表明宋代科举
A. 推动了八股取士的形成 B. 完善了中央集权体制 C. 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D. 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 【答案】D 【解析】
2
B. 融合了道家和佛教的思想 D. 从根本上否定了仁政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