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土木工程施工复习资料(问答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2:39: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交错式两种。振动棒在各插点的振动时间,以见到砼表面基本平坦、泛出水泥浆,砼不再显著下沉,无气泡排出为止。

附着式振动器又称外部振动器。使用时是利用螺栓或夹钳等将它固定在模板上,通过模板来将振动能量传递给砼,达到使砼密实的目的。适用于振捣断面较小而钢筋较密的柱梁及墙等构件。平板式振动器是将附着式振动器固定在一块底板上形成的。又称表面振动器。适用于捣实楼板、地坪、路面等平面面积大而厚度较小的砼结构构件。其振动力是通过底板传递给砼的。故使用时,振动器的底部应与砼面保持接触。在一个位置振动捣实到砼不再下沉,表面出浆时,即可移至下一位置继续振动捣实。每次移动时间距应保证底板能覆盖已被捣实完毕区段边缘5cm左右,以保证衔接处砼的密实性。

31.试述湿度、温度与混凝土硬化的关系。自然养护与加热养护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温度的高低对混凝土强度增长有很大影响。在湿度合适的条件下,温度越高,水泥水化作用就越迅速、完全,混凝土硬化速度快,强度就越高。

自然养护应对混凝土采取覆盖、浇水湿润、挡风、保温等养护措施。因此,根据外界气温的改变即时调整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强度的稳定。

加热养护时通过混凝土加热来加速其强度的增长。当采用蒸汽室养护时,需避免构件表面出现裂缝和疏松现象;升温不宜过快以免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产生裂缝;降温也不宜过快以免混凝土产生表面裂缝。

33.为什么要规定冬季施工的“临界温度”?冬期施工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因为混凝土凝结硬化需要一个合适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的混凝土的凝结硬化,导致混凝提强度达不到要求。冬季施工时,气温低,混凝土凝结硬化慢。若低于“临界温度”施工,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冻结,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凝结硬化,致使混凝土强度达不到工程要求。冬季施工时应注意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及要求,对抗冻性能要求高的混凝土,易使用引气剂或引起减水剂、混凝土材料的加热,优选采用热水加热的方法,当水加热不能满住要求时,在对碱骨料进行加热、混凝土的搅拌,搅拌前,应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搅拌时间应较常温延长50%、混凝土的浇筑,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

第五章

2.试述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的主要施工工艺过程?

答: 先张法:混凝土之前铺设,张拉预应力筋,并将张拉后的预应力筋临时锚固在台座或钢模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养护到不低于75%设计强度后,保证预应力筋与混凝土足够粘结时,放松预应力筋,借助混凝土与预应力筋的粘结,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的工艺。

3. 试述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的主要施工工艺过程?

答:后张法:钢筋绑扎→留孔→支模→浇筑→养护→穿筋→张拉→锚固→孔道灌浆→封头

5..预应力的张拉程序有几种? 为什么要超张拉并持荷2 min? 答:先张法、后张法。

张法即先张拉钢筋后浇注混凝土.其主要张拉程序为:在台座上按设计要求将钢筋张 拉到控制应力→用锚具临时固定→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75%以上切断放松 钢筋.其传力途径是依靠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阻止钢筋的弹性回弹,使截面混凝土获得预 压应力。 后张法是在混凝土硬化至一定强度后,再张拉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混凝土生产方法。

超张拉并持荷2min的目的是加快预应力筋松弛损失的早期发展

7、千斤顶为什么要配套校验? 常用校验方法有哪几种? 如何校验?

答: 用千斤顶张拉预应力筋时,张拉力的大小主要由油泵上的压力表读数来表达。压力表所指示的读数,表示千斤顶主缸活塞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值。理论上,将压力表读数乘以活塞面积,即可求得张拉力的大小。但是,实际张拉力往往比用上述公式的计算值小,其主要原因是一部分力被活塞与油缸之间的摩阻力所抵消,而摩阻力的大小又与许多因素有关,具体数值很难通过计算确定。因此,施工中常采用张拉设备(尤其是千斤顶和压力表)配套校验的方法,直接测定千斤顶的实际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之间的关系,制成表格或绘制P与N的关系曲线或回归成线性方程,供施工中使用。千斤顶与压力表配套校验

9、后张法孔道留设方法有几种? 留设孔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孔道留设方法:预埋波纹管留孔;钢管抽芯法;胶管抽芯法。

留设孔道时,在预应力孔道两端,应设置灌浆孔和排气孔。灌浆孔可设置在垫板上或利用灌浆管引至构件外,其间距对抽芯成型孔道不宜大于12mm ,孔径应能保证浆液畅通,一般不宜小于20mm ,曲线孔道的曲线波峰部位应设置排气兼泌水管,必要时可在最低点设置排水孔,泌水管伸出构件顶面的高度不宜小于0.5m 。

施工时应注意的事项有: 钢管抽芯法:要求钢管平直,表面光滑,安装位置准确;开始浇灌后每 隔一定的时间应慢慢转动钢管一次,待手指按压混凝土表面不粘浆又无明显指痕时,即 可抽管。常温下混凝土浇筑后 3~6 抽管。抽管顺序宜先上后下;为便于转动和抽管,每根 钢管长度一般不超过 15m;抽管要平稳,速度要均匀,边转边抽;抽管后应对孔道及时检查 清理。 胶管抽芯法:软质胶管要有良好的密封装置,以便在管中充入压缩空气、压力水(亦可 满塞细钢丝),扩大管径 3~4mm;待混凝土初凝后放出气、水或拔出钢丝即可抽管;抽管 时利用其弹性,在拉力作用下断面缩小易于抽出。 10、预应力筋张拉时为什么要校核其伸长值? 如何量测? 理论伸长值如何计算?

答:预应力筋张拉时,通过伸长值的校核,可以综合反映张拉力是否足够,孔道摩阻损失是否偏大,以及预应力筋是否有异常现象等。

11、后张法孔道灌浆的作用是什么? 对灌浆材料的要求如何? 怎样设置灌浆孔和泌水孔? 答:孔道灌浆的作用:一是保护预应力筋,防止锈蚀;二是使预应力筋与构件混凝土能有效地粘结,以控制超载时裂缝的间距与宽度并减轻梁端锚具的负载状况。水泥浆应满足强度和粘接力,较大的流动性和较小的干缩性及泌水性,可使用一定比例的膨胀剂和减水剂。

第八章

4.卷材防水屋面找平层为何要留分隔缝?如河留设?

答:为防止由于温度及混泥土构件收缩而使卷材防水层开裂,找平层应留分隔缝,缝宽为20mm,其留设位置应为预制板支承端的拼缝处,其纵横向最大间距,当找平层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泥土时,不宜大于6m;当采用沥青砂浆时,则不宜大于4m。 5.如何进行屋面卷材铺贴?有哪些铺贴方法?

答:卷材铺贴钱应先熬制好沥青青胶和清除建材表面的撒料。沥青胶中的沥青成分应与卷材中沥青成分相同。卷材铺贴层数一般为2~3层,沥沥青胶铺贴厚度一般在1~1.5mm之间,其厚度不得超过2mm。

卷材的铺贴的方法有浇油法、刷油法、刮油法和撒油法等四种。 9.试述地下卷材防水层的构造及铺贴方法。各有何特点?

答:地下防水的油毡除应满足强度、延伸性、不透水性外,更要有耐腐蚀性。因此,宜优先采用沥青矿棉纸油毡、沥青玻璃布油毡、再用橡胶沥青油毡等。铺贴油毡用的沥青胶

的技术标准与油毡屋面要求基本相同。由于用在地下,其耐热度要求不高。在浸蚀性环境中宜用加填充料的沥青胶,填充应耐腐蚀。铺贴方法有外防外贴法和外防内贴法。外防外贴法是待混凝土垫层及砂浆找平层施工完毕,在垫层四周砌保护墙的位置干铺油毡条一层,再砌半砖保护墙高300~500mm,并在内测抹找平层。干燥后刷冷底子油1~2道,然后在油毡层上做保护层。再进行钢筋混凝土地板及砌外墙等结构施工,并在墙的外边抹找平层,刷冷底子油。干燥后,铺贴油毡防水层。完成后,立即刷涂1.5~3mm厚的热沥青或加入填充料的沥青胶,以保护油毡。外防内贴法是先做好混凝土垫层及找平层,在垫层四周干铺油毡一层并在其上砌一砖厚的保护墙,内侧抹找平层,刷冷底子油1~2遍,然后铺贴油毡防水层。完成后,表面涂刷2~4mm厚的热沥青或加填充料的沥青胶,随即铺撒干净、预热过的绿豆砂,以保护油毡。接着进行钢筋混凝土地板及外墙等结构施工。 10.水泥砂浆防水层的施工特点是什么?

答:施工前,必须对基层表面进行严格而细致的处理,包括清理、浇水、凿槽和补平等工作,保证基层表面潮湿、清洁、坚实、大面积平整而表面粗糙,可增强防水层与结构层表面的粘结力。防水层的第一层是在基面抹素灰,厚2mm,分两次抹成。第二层抹水泥砂浆,厚4~5mm,在第一层初凝时抹上,以增强两层粘结。第三层抹素灰,厚2mm,在第二层凝固并有一定强度,表面适当洒水湿润后进行。第四层抹水泥砂浆,厚4~5mm,同第二层操作。若采用四层防水时,则此层应表面抹平压光。若用五层防水时,第五层刷水泥浆一遍,随第四层抹平压光。

12.试述防水混泥土的防水原理、配置方法及适用范围。

答:防水混泥土是以调整混泥土配合比或掺外加剂等方法,来提高混泥土本身的密实性盉抗掺性,使其具有一定的防水能力的特殊混泥土。

普通防水混泥土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应不低于32.5级。

每立方米混泥土的水泥用量不小于300kg;含砂率以35%~40%为宜;灰砂率比应为1:2~1:2.5:水灰比不大于0.55:坍落度不大于50mm,如掺外加剂或用泵送混泥土时,不不受此限。

14.以地下室和外墙为例,说明防水混泥土的施工要点盉构造做法。

答: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要点:水泥:采用425号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过期、受潮、变质的水泥。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石:宜用卵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大于1%,吸水率不大于1.5%。水:饮用水或天然洁净水。U.E.A膨胀剂:其性能应符合行业标准《混凝土膨胀剂》(JC476-92),其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的规定,与其它外加剂混合使用时,应经试验试配后使用。木模板提前浇水湿润,并将落在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如地下水位高,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继续做好降水,排水。

构造方法: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运输→混凝土浇筑→养护

混凝土搅拌:搅拌投料顺序:石子→砂→水泥→U.E.A膨胀剂→水。投料先干拌0.5~1min再加水。水分三次加入,加水后搅拌1~2min(比普通混凝土搅拌时间延长0.5min)。运输:混凝土运输供应保持连续均衡,间隔不应超过1.5h,夏季或运距较远可适当掺入缓凝剂,一般掺入2.5?~3?木钙为宜。运输后如出现离析,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混凝土浇筑:应连续浇筑,宜不留或少留施工缝。养护:常温(20~25℃)浇筑后4~16h应覆盖,浇水湿润养护不少于14d。

在施工缝上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杂物,冲净并湿润,再铺一层2~3cm厚水泥砂浆(即原配合比去掉石子)或同一配合比的减石子混凝土,浇筑第一步其

高度为40cm,以后每步浇筑50~60cm,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浇筑。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不留或少留施工缝。底板一般按设计要求不留施工缝或留在后浇带上。

外墙要点: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应将尘土杂物清扫干净;表面残留的灰浆硬块及突出部分应清除干净, 不得有空鼓、开裂、起砂和脱皮等现象。基层表面应保持干燥,含水率不大于9%,并要平整牢固,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角。

构造方法:基层清理 →第一遍涂膜防水层→第二遍涂膜防水层→第三遍涂膜防水层→第四遍涂膜防水层→做保护层

将基层表面的尘土、杂物等清理、清扫干净。第一遍涂层:将已搅拌好的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用滚刷涂滚在基层表面 ,5h后刮第二遍。第二遍涂层:在已经固化的涂层上采用与第一道垂直的方向均匀涂滚在涂层表面, 同样方法做第三遍、第四遍。用混凝土做成规定要求足够厚度与强度的保护层。

第九章

2、试述抹灰工程的分类及组成。

答:抹灰工程按使用材料和装饰效果的不同,可分为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两大类;按工程部位不同,则又可分为墙面抹灰、顶棚抹灰和地面抹灰三类。

一般抹灰由石灰砂浆、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纸筋灰和石灰膏组成;装饰抹灰由水刷石、水磨石、剁斧石、干粘石、拉毛灰、洒毛灰、喷涂、滚涂和弹涂组成;墙面抹灰由内墙抹灰和外墙抹灰组成。

3、试述一般抹灰的分层做法、操作要点及质量标准。

答:一般抹灰按使用要求、质量标准和操作工序不同,分普通抹灰和高级抹灰二级。普通抹灰为一底层、一面层,两边成活,需做标筋,分层赶平、休整,表面压光;高级抹灰为一底层,几遍中层、一面层,多遍成活,需做标筋,角棱找方,分层赶平、休整,表面压光。

基层的处理操作要点:为了控制抹灰层的厚度和平整度,在抹灰前还必须找好规矩,即四角规方,横线找平,竖线吊直,弹出准线和墙裙、踢脚板线,并在墙面做出标志和标筋,以便找平。

底层的处理操作要点:地层厚度为5~9mm,其作用是使抹灰层能与基层牢固结合,并对基层进行初步找平。底层涂抹后,应隔一段时间,让其干燥和水分蒸发,然后再涂抹中层和罩面灰。

面层的处理操作要点:中层涂抹以后,在灰浆凝固之前,应每隔一定距离交叉刻痕,以便于面层能更好的粘结。待中层干至五六成时,即可涂抹面层。

面层的处理操作要点:面层亦称面罩,厚度为2~5mm,必须仔细操作,确保表面平整、光滑、无裂痕。

普通抹灰质量标准要求表面光滑、洁净、接搓平整,分格缝清晰。高级抹灰质量标准要求表面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无抹缝,分格缝和灰线清晰美观。 5.装饰抹灰有哪些种类?简述其做法和质量要求。

装饰抹灰是采用装饰性强的材料,或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以及加入各种颜料,使建筑物具备某种特定的色调和光泽。随着建筑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方面有很大发展,也出现不少新的工艺。

装饰抹灰的底层与一般抹灰要求相同,只是面层根据材料及施工方法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式。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饰面。 1.水磨石

水磨石多用于地面或墙裙。水磨石的施工过程是:用12mm厚的1:3水泥砂浆打底,待砂浆

搜索更多关于: 土木工程施工复习资料(问答题) 的文档
土木工程施工复习资料(问答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ac5q8a03j9mzf00wd65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