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上海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0:01: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

(试用稿) 一、导言

1、课程定位

数学是以数与形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抽象、推理、应用往复循环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一门科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数学自身的发展,特别在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过程中,数学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在现代社会中,数学不仅对科学技术的进步仍然发挥着基础理论和基础应用的作用,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又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广泛渗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是一种必需的工具。数学在形成人类的理性思维和促进每一个人的智力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素养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文化基础课程, 包含了数学中必需的基本内容,为各类专业学生所必修,具有很强的工具功能。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对于学生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对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健康个性的形成起着有效的促进作用。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是学生学习中等职业学校其他的一些文化基础课

1

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再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成为适应上海城市新一轮发展需要的知识型技能人才,以及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课程基本理念

(1)构建必需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一门主要文化基础课程,应正确处理基础与发展的关系。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要确保学生学习“必需的数学”。要重新科学地审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内涵,在理论与方法上都应是最基本的,在现代生活和生产的应用中都应是最广泛的,由此来打造既能体现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具有的基础特点,又能适合时代进步要求的学生必需的数学基础。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还要确保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使学生获得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工具,并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为学生适应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可使学生了解数学科学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必须要构建出可供不同数学需求的学生得到个性发展的多种有效平台。

(2)数学课程内容精简、实用,体现选择性和弹性

要精简传统的数学课程内容,特别要调整被现代数学教育逐步摒弃和淡化的数学课程内容;要根据社会发展、学生发展、学科发展的需要,来精选最基本的和应用最广泛的数学知识,体现近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要增加一些实际应用、问题探究、数学文化等数学课程内容。对这些课程内容要采用整体规划与

2

局部调整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分为基础和拓展两部分的内容结构。

在确保学生学习基础部分内容的同时,要适当安排供学生学习的拓展部分内容。采用对基础部分内容的广度及深度作进一步拓展以及单列专题内容进行拓展的两种方式,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需要作相应的选择。

对数学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必须删除繁杂的运算与人为的技巧,必须提出与学生认知基础相适应的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能力要求,适度加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数学应用意识,适度加强计算器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切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有效数学学习,达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应用意识的目的。

(3)关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

要关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要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突出通性通法,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来构建合理、有效的认知结构;要展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提供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的机会,在数学学习中使学生参加活动、增加体验、获得认知、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和谐统一。

教师在数学课程的实施中,无论在引导学生沿用并优化接受记忆、模仿练习的方式,还是在倡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方式,都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认知、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基本能力、领会数学的思想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主动构建数学的认知结构。

(4)数学课程要体现数学文化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的趋势,数学科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数学美学价值,数学家的敬业、创新精神等,

3

来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课程内容中可根据需要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还可安排“数学简史选讲”、“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应用”等专题内容,其内容要体现人文性。学生通过学习可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5)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要大力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促进数学课程内容的必要调整与更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善数学教学的过程,改进数学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促使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数据处理、数学建模,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6)实施有效的数学学习评价

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与数学课程目标相一致,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评价要求,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给学生成功的机会。实施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的提高,还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他们在获得结果的过程中所作的努力。注意评价手段的多样化,要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要采用对不同的数学课程的内容与要求采用内容分类与要求分层相结合,以基本要求为主的评价的方法。

通过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来收集信息,帮助师生改进数学的教与学,充分发挥数学学习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

3、设计思路 (1)课程内容框架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内容分为基础部分和拓展部分。基础部分由10个基础单元(其中8个为必学单元,2个为选学单元)组成;拓展部分由6个拓展单元

4

和12个拓展专题组成。拓展单元主要为基础部分中有关单元的广度与深度的拓展,拓展专题主要从数学文化的角度选择一些专题加以介绍。

内容框架和课时分配表

必学内容(课时集合 (约10课时) 不等式 (约10课时) 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约48课时) 立体几何(Ⅰ) (约14课时) 平面解析几何(Ⅰ) (约18课时) 数系的扩展 (约8课时) 向量与矩阵 (约16课时) 数列 (约12课时) 选学内容(课时单元 数) 拓展部分 拓展内容(课排列与组合 (约10课时) 概率与统计初步 (约18课时) 加法定理与解三角形 (约12课时) 立体几何(Ⅱ) (约16课时) 平面解析几何(Ⅱ) (约16课时) 逻辑初步 (约8课时) 算法语言初步 (约12课时) 二元线性规划 (约12课时) 拓展专题

单元 数) 基础部分 单元 时数) 数学简史选讲、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应用 5

搜索更多关于: 上海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 的文档
上海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agoq5jhy96vudb8bhn079ew80o94h00se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