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动作电位的特点有———、———和———。 15.局部电位的特点有———、———和———。 16锋电位由———和———组成。
17.动作电位的波形由———和———组成,而以———为主要成分。 18后电位包括———和————。
19.————能阻断Na+通道,————能阻断Ka+通道。
20.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结构由————、————和————组成。 2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传递的特点有————、————和————。 22.组成细肌丝的三种蛋白质是————、————和————。 23单收缩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和————。
24.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的增加而无长度的缩短称为————;而只有长度的缩短而无肌张力的变化称为————。
25.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是————、————和————。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 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共同点是
A.借助于通道蛋白的帮助 B.顺浓度差转运
c.需要ATP供能 D.通过“生物泵”的活动 E.借助于载体蛋白的帮助
2.一些小分子物质,由膜的低浓度一侧转运至高浓度一侧,主要是 靠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膜的生物泵主动转运 D.出胞或入胞作用 E.膜两侧浓度差的动力
3.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浓度梯度的 增加,易化扩散的速度
A.一定加快 B.一定减慢
c可能不变 D.可能减慢 E可能加快 4.易化扩散不同于单纯扩散的是
A.顺浓度差转运 B.逆浓度差转运 C.消耗能量 D.需要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 E.需要ATP酶 5.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共同点是 A耗氧、耗能 B.顺浓度差进行
C.借助于通道蛋白 D.物质从细胞膜的间隙通过 E.转运的物质是小分子或离子
6.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浓度差和K+浓度差的形成与维持是由于
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 C. Na+、K+易化扩散的结果 D.膜上钠--钾泵的作用 E.膜上ATP的作用 7.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安静状态时,存在于
A.细胞膜外的电位差 B.细胞内的电位差 C.细胞膜两侧内负外正的电位差 D.细胞膜两侧内正外负的电位差 E.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电位差 8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为 -70mV,当变为-80mV时称为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反极化 E.超极化 9.细胞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 A.K+ B.Na+ C.Cl- D.Ca2+ E.Mg2+
lO.入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的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E.先减小后增大 11.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 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
A.相对不应期 B.绝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绝对不应期加相对不应期 12.下列关于“钠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钠泵是一种镶嵌在膜脂质双 层中的特殊蛋白质 B.钠泵是一种主动转运Na+、 K+出入细胞的特殊蛋白质 C.钠泵能转运K+入细胞,转运Na+出细胞
5
D.钠泵只能转运Na+ E.钠泵又称钠--钾依赖式ATP酶 13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A.脂质 B.蛋白质 c.糖类 D.核酸 E胺类
14.细胞膜去极化达到什么水平时,膜的钠通道大量开放
A.动作电位水平 B.静息电位水平 c.阈电位水平 D.0电位水平 E锋电位水平 15.细胞的静息电位由正常的-90mV改变为-95mV时,其兴奋性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先升高后降低E.先降低后升高 16.入工地降低细胞外液的钠离子浓度时,动作电位的幅度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E.先减小后增大 17.当可兴奋细胞受到电刺激要产生兴奋时,首先引起的变化是
A.钠通道大量开放 B.膜发生超极化 C.钾离子向膜外扩散 D。产生动作电位 E.膜发生局部电位
18.降低细胞外液Na+浓度时,发生的变化是
A.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值不变 B.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值增高 C.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幅值降低 D.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幅值增高 E.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值增高
19.下列有关兴奋在同一细胞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
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 C.在有髓纤维是跳跃式传导 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比无髓纤维快 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20.下列有关神经--骨骼肌接头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神经--骨骼肌接头的结构类似于突触 B.接头间隙中的液体是细胞内液 C.接头前膜是轴突末梢的膜 D.接头后膜是肌细胞膜 E.接头后膜产生的电位称为终板电位 21.关于终板电位的论述,错误的是 A.具有“全或无”的性质
B.无不应期 C.其大小与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量成正比 D.可总和 E.可以电紧张的形式向周围传播 22.兴奋--收缩耦联是由
A.神经兴奋的电位变化导致肌肉兴奋的电位变化的过程 B。肌肉兴奋的电位变化导致神经兴奋的电位变化的过程 C.神经兴奋的电位变化导致肌肉收缩的机械变化的过程 D.肌肉兴奋的电位变化导致肌肉收缩的机械变化的过程 E.肌肉收缩的机械变化导致神经兴奋的电位变化 23.骨骼肌的完全强直收缩是由于
A.各个动作电位的融合而引起 B.新的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 C.各个收缩波的部分融合 D.新的刺激都落在绝对不应期内 E.各个收缩波的完全融合
24.正常体内骨骼肌收缩绝大多数属于
A.不完全强直收缩 B.完全强直收缩 C.一连串单收缩 D.一次单收缩 E.以上都足 25.神经--骨骼肌接头处传递的化学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r-氨基丁酸 D.乙酰胆碱 E.5--羟色胺 (二)B型题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 E.入胞
1.蛋白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2.后电位时Na+由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是 3.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4.运动神经轴突末梢释放ACh是 5.入体内02和c02进出细胞膜是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极化 E反极化 6.细胞受刺激兴奋时膜内外电位差减小称为
7.细胞膜内外电位差增大称为 8.动作电位爆发时,K+外流产生
9.细胞安静时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称为 10.动作电位爆发时,膜内由负电位 变为正电位称为 A.K+内流 B.cl+内流 C.Na+内流 D.K+外流 E.Ca+内流
6
11.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是由于 12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下降支是由于 13.静息电位的形成是由于
14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时引起
A.Na+的平衡电位 B.K+的平衡电位 c.Na+平衡电位与K+平衡电位之和 D.Na+平衡电位与K+平衡电位之差 E.锋电位与超射之差 15.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16.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相当于
A.锋电位 B.阈电位 c.负后电位 D.局部电位 E.正后电位 17.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首先出现 18.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成分是
19.刺激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条件是使膜电位达到
A.阈电位 B.去极化 c.超射 D.负后电位 E.正后电位 20.单根神经纤维受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低常期时,相当 于动作电位的
21.单根神经纤维受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相对不应期和超 常期时,相当于动作电位的
A.四乙胺 B,河豚毒 C.阿托品 D.有机磷 E.箭毒 22.能阻断Na+通道的是 23.能阻断K+通道的是 24.能使胆碱酯酶失活的是 25.能阻断N受体的是
A.激素 B.ATP C.cAMP D.G--蛋白 E.酶耦联受体 26.将信息传送给靶细胞的第一信使是 27.将信息传送到靶细胞内部的第二信使是
A横管系统 B.纵管系统 c.三联管 D.钙离子 E.ATP 28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是
29.肌肉兴奋一收缩耦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物质是 (三)C型题
A.易化扩散 B.主动转运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1.Na +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 2.C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 3.内分泌腺分泌激素是
4.葡萄糖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
A. 肌凝蛋白 B.肌动蛋白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5.粗肌丝的主要成分是
6.细肌丝中聚合成双螺旋主干的是
A.肌钙蛋白 B.原肌凝蛋白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7.肌丝滑行时横桥必须与之结合的蛋白是 8.遮盖肌动蛋白上与横桥结合的位点的是
A.一连串单收缩 B.完全强直收缩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9.当连续阈上刺激的时间间隔小于骨骼肌单收缩的缩短期时,肌肉 出现 10.当连续阈上刺激的时间间隔大于骨骼肌单收缩的时程时,肌肉出 现 A.一次单收缩 B.不完全强直收缩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11.肌肉受到一次阈上刺激时,肌肉出现
12.当连续阈上刺激的时间间隔大于骨骼肌单收缩的缩短期时,肌肉 出现 A.等长收缩 B.等张收缩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13.在后负荷足够大的时候,骨骼肌的收缩是
14.在中等程度后负荷时,骨骼肌开始缩短后即表现为
A.离子通道耦联受体介导的 B.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15.神经-骨骼肌接头的传递是通过 16.含氮激素的信号转导是通过
A细胞内受体介导的 B.酶耦联受体介导的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7
17.大部分生长因子和部分肽类激素的信号转导是通过 18.类固醇激素的信号转导是通过 (四)x型题
1.蛋白质从细胞外液进到细胞内的转运属于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被动转运 E.入胞作用 2.一些水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由浓度高处向低处转运,要 靠
A.单纯扩散 B.载体蛋白或通道蛋内的帮助 C.膜内生物泵的活动 D.膜两侧浓度差为动力 E消耗能量
3.下列有关细胞膜对物质主动转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逆电--化学梯度进行 B.顺电--化学梯度进行 C.转运过程中要消耗能量 D.转运中必须借助载体蛋白的帮助 E通过细胞膜上生物泵的作用 4.下列有关入胞和出胞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腺细胞的分泌属于出胞 B.通过细胞膜本身复杂的活动进行 C .它们也属于主动转运 D.细菌进入细胞称为吞噬 E.神经未梢释放递质属于出胞 5.载体蛋白帮助的易化扩散
A与所转运的物质之间没有严格的结构特异性 B.依赖ATP酶,易化扩散才能进行 C.易化扩散也有限度,有饱和现象
D有竞争性抑制现象 E.载体蛋白在运输中被消耗 6.下列关于离子通过细胞膜扩散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的扩散量取决于膜两侧离子的浓度梯度 B.与该离子所受的电场力无关 C.与膜对该离子的通透性有重要关系 D.不同的离子可有不同的通道 E.顺浓度梯度扩散时细胞不消耗能量 7.以下关于受体的沦述,正确的是
A.受体不只存在于细胞膜上 B.受体作用无特异性 c.受体的作用是参与信号转导 D.受体是第二信使 E.受体是第一信使
8.有关细胞安静状态下K+从细胞内向细胞外移动的论述,正确的 是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需通道蛋白 E.需载体蛋白 9与神经纤维兴奋具有同样意义的是
A.阈电位 B.神经冲动 C.动作电位 D.终板电位 E.锋电位 10.下列有关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幅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A.刺激强度越大,动作电位的幅度越高 B.可随细胞外液钠离子浓度变化而改变 C. 可随细胞种类不同而变化 D.与细胞外液钾离子浓度变化关系较小 E.随传导距离而改变
11.下列有关运动终板处电位变化的论述,正确的是
A.终板膜上的离子通道是化学门控通道 B.终板电位即是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 C.终板电位与局部电位无共同之处 D.终板膜本身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E.一次神经冲动产生的终板电位一般都大于使肌细胞兴奋的阈电位 12.兴奋在神经--肌接头处传递的特点是
A.双向传递 B电--化学--电传递 C.有时间延搁 D.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E.有不应期
13.终板电位的特点有
A.有“全或无”现象 B.有不应期 C.呈电紧张性扩布 D.可以总和 E.其大小与接头前膜释放的递质量呈正变关系 14.前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为
A.在一定范围内,前负荷加大时,肌肉张力随之加大 B.当超过最适前负荷时,肌肉张力随之减小 C.最适前负荷使肌肉收缩效果最好 D.最适前负荷使肌肉处于最适初长度 E.动脉血压是心肌收缩的前负荷 15. 改变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是
A后负荷增大,可使肌肉收缩张力变小,缩短速度加快 B.后负荷加大到一定程度,可使肌肉出现等长收缩 C.后负荷减小到零时,肌肉收 缩时缩短速度也降至最小值
D.只要有后负荷,总是缩短出现在前,张力产生在后 E.后负荷减小,肌肉缩短速度虽增加,但肌张力反而下降
16.能提高肌肉收缩能力的因素有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