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行政环境
1.行政环境的含义及特征
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也就是各种直接或间接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外部客观因素的总和。
特征:①广泛性 ②复杂性 ③差异性 ④变异性
2.行政环境的分类
(一)按地域划分,可将行政环境分为国际行政环境和国内行政环境。 (二)按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作用的层次划分,可将行政环境分为宏观行政环境、微观行政环境和中观行政环境。
(三)从不同内容上,将行政环境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等。 (四)从行政环境作用的效果上,可将行政环境分为良性行政环境和恶性行政环境。
3.行政生态学
1947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翰·高斯发表《政府生态学》一文,首创以行政生态学方法研究公共行政现象。
1957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弗雷德·W·里格斯发表了《比较公共行政模式》。
1961年,他在此基础上写成了《公共行政生态学》,这本书标志着行政生态学这一分支学科的形成,开创了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
里格斯把行政现象和行政行为与行政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意识形态背景等具体联系起来考察,并从行政的经济环境角度将行政管理区分为三种模式。 ①融合型 农业社会的行政形态 ②衍射型 工业社会的行政形态
③棱柱型 这是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行政形态
里格斯认为,影响一个国家行政的生态要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沟通网、符号系统、政治构架。
4.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相互作用的理论依据
①系统理论
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环境的理论
③经济基础对政治上层建筑的制约作用理论 ④上层建筑其他方面对行政系统的作用理论
6
5.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辩证关系
①行政环境决定制约行政管理 ②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反作用
③行政环境和行政管理在动态中保持平衡
6.我国现阶段行政环境的主要特点
一、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环境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所为和平,是指国际政治环境的相对平和。所谓发展,是指国际经济、科技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具体表现在: ①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②经济全球化
③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表现出如下基本特征: (一)政治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政权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二)经济
目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赖以存在的物质技术基础。 (三)思想文化
文化多元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大特色。
7.我国现阶段社会环境对行政管理的要求
①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对外开放,吸取国外行政管理的先进经验,实施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
②坚定地把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作为政府的最主要职能。 ③要根据各地区、各方面的不同情况和条件实施行政管理。
④要充分认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从国力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积极奋斗。
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两个文明同时抓,使它们互相结合,互相促进。
⑥要坚持行政改革,在改革中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实现行政职能。
7
第四章 行政职能
1.行政职能的含义及特点
行政职能:是行政管理主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力,依法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进行管理所发挥的基本职责、功能和作用。
特点:①执行性 ②强制性 ③同质性 ④动态性 ⑤多样性
2.行政职能的作用
①研究行政职能是认识行政管理的前提。 ②行政职能是行政组织建立的依据。
③行政职能是确定行政权力大小以及行政领导者职责、职位和职务的条件。 ④行政职能是科学组织行政管理过程的重要依据之一。
⑤科学认识和确定行政职能对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行政职能体系的含义以及内容
行政职能体系:是指行政职能是由众多职能构成的,且这些职能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行政职能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完整体系。
内容:这个完整的体系可划分为政府的基本职能、层级职能和运行职能。 一、政府的基本职能 ①政治职能
A专政职能 B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职能 ②经济职能
A经济计划职能 B经济管理职能 C经纪服务职能 D经济监督职能 ③文化职能 ④社会服务职能
二、政府的层级职能 ①中央政府职能
②地方各级政府职能 三、政府的运行职能 ①决策职能 ②组织职能 ③协调职能 ④控制职能
4.行政职能转变的含义
行政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职能的范围、内容和方式作出的调整和变革。
5.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性
①行政职能转变是适应行政环境发展的必然要求。
8
②行政职能转变是行政管理科学化和技术手段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③从世界各国政府职能发展的历史实践看,世界各国的行政职能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着。
这种发展变化的总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行政职能涵盖面逐渐扩大。 ②行政管理的宏观职能日益强化。
③在行政职能体系中,政府社会服务职能的地位日益上升。
6.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性
①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是经济体制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WTO的必然要求。
②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是实现行政职能体系合理配置的根本途径。 ③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是机构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7.21世纪世界各国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
①社会服务职能的地位在不断上升。 ②地方职能日益社会化。
③地方政府在行政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④行政管理日益法治化。
8.我国现阶段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一、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确立而进行的行政职能的转变。 1.行政职能重心的转移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行政职能方式的转变
①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运用经济手段为主,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
②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 ③由重视计划、排斥市场转向把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 3.行政职能关系的转变
①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 ②理顺政企关系。
③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④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⑤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二、为适应加入WTO而进行的行政职能转变
①以规划导向取代权力导向,变全能政府为有限政府。 ②树立起现代管理理念,改变行政权力的运行方式。 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实现依法行政。
④依法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破除垄断。
9
第五章 行政组织
1.行政组织的含义以及特点
行政组织:是指国家为推行政务依法组建的行政机构体系。
特点:①公共性 ②政治性 ③系统性 ④法制性 ⑤权威性
2.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
①组织目标 ②职能范围 ③机构设置 ④职位设置 ⑤权责体系 ⑥人员构成 ⑦规章制度
3.行政组织的类型
一、行政组织权力体制类型
依据行政组织权力分配集散程度划分,行政组织权力体制类型可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
二、行政组织领导体制类型 一个行政组织内部,依据其最高行政决策行使的人数区分,行政组织领导体制可分为首长制、委员会制和混合制三种类型。 三、行政组织机构类型
根据行政组织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行政组织机构可划分如下:领导机构、执行机构、智囊机构、监督机构、信息机构和辅助机构。
4.行政组织的结构
一、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 行政组织纵向结构又称为直线式结构,是纵向分工形式的行政组织层级制。
特点:上级直接领导下级,行政指挥和命令按垂直方向自上而下地传达和贯彻。
优点:权责明确、事权集中、便于控制、指挥统一。
缺点:行政组织内没有专业化的管理分工,各级行政首长管理过多,责重事繁,容易顾此失彼。
纵向结构分为两种:
①是整个行政组织体系的纵向分化,即各级政府上、下层级结构。 ②是每一级行政组织内部的纵向分化,即每级政府内上下层级结构。
二、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
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又称部门结构,是指行政组织中处于同一等级的各组成部门之间的平等、合作与协调关系的一种组合方式。
特点:是各级行政领导都设有其直接管理的职能结构,分工精细,能减轻行政首长的负担,有利于专业化的分工。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