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期轻度患儿。 一、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哮喘(TCD 编码为:BNF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支气管哮喘(TCD-10 编码为:J45.9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 准》(ZY/T001.4-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 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 年)。
2.病期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 防治指南》(2008 年)。
急性发作期:突然发生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两 肺听诊闻及哮鸣音。
3.急性发作期严重度分级: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支气 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 年)。
轻度:走路时可有气短,说话时及休息时无气短;可平卧;讲话能成句;意识清楚, 可有焦虑、烦躁;呼吸频率轻度增加;常无辅助呼吸肌活动及三凹征;两肺呼气末期可 闻及散在哮鸣音。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诊疗 方案”。
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临床常见证候: 寒性哮喘证 热性哮喘证 外寒里热证 虚实夹杂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诊疗 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
2.患儿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且其家长或监护人同意者。 (四)标准治疗时间≤7 天(每个疗程)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哮喘(TCD 编码为:BNF040)和支气管哮喘(TCD-10 编码为: J45.901)。
2.急性发作期的轻度患儿。
3.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 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患儿处于中度、重度、危重度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临床缓解期,不进入 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指纹特点,注意证候的动 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
2.可选择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气分析,肺功能、胸部 X 线片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寒性哮喘证:温肺化痰、降气平喘。 (2)热性哮喘证:清肺化痰、降气平喘。 (3)外寒里热证:解表清里,止咳定喘。 (4)虚实夹杂证:温肺平喘,补肾纳气。 2.针灸疗法:取定喘、天突、内关等穴位。 (九)完成路径标准
1.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消失。 2.两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哮鸣音。 3.没有需要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患儿出现中、重或危重度哮喘发作,根据病情需要,使用抗炎、平 喘等相应西医治疗措施,退出本路径。
2.治疗期间,患儿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其他治疗,退出本路径。 3.因患儿或其监护人的意愿影响治疗依从性,退出本路径。
二、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TCD 编码为:BNF040、TCD-10 编码为:J45.901) 疾病分期:急性发作期 患者姓名: 号:
病情程度:轻度
性别: 年龄: 身高: cm 体重: Kg 门诊 进入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天
年 月 日 (第 7 天) □询问治疗后情况 □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复查项目(根据需要) □血常规 □血气分析 □肺功能 □胸部 X 线片 □其他项目 □评估疗效情况 □交代注意事项 □制定随访方案 结束路径时间: 年 月
标准治疗时间≤7 天 时间 主要 诊疗 工作 实际治疗时间: 年 月 日 (第 4 天) □询问治疗后情况 □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评估疗效情况 □调整治疗方案 □辨证口服中药汤剂 □辨证口服中成药 □针灸疗法 □交代注意事项 年 月 日 (第 1 天) □询问病史 □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 □可选择检查项目 □血气分析 □肺功能 □胸部 X 线片 □其他项目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完成初步诊断 □确定治疗方案 □辨证口服中药汤剂 □辨证口服中成药 □针灸疗法 □交代注意事项 病情 □无 □有 原因: 1. 变异 2. 记录 医师 签名 □无 □有 原因: 1. 2. □无 □有 原因: 1.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