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会准确地读出和数出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 2.初步认识计算单位“-”和“+”,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和几个一组成.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图片、小棒. 教学重难点: 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 二.新授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来学习比10大一些的数.(出示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1.出示教科书P73的主题图.
教师:图上哪些物体的数量比10多? 揭示课题 认识11-20各数的认识 2. 教学例1.
让学生随着演示,一根一根地数.
问:如果10根分一堆,这20根小棒可以分几堆?(两堆)把每一堆捆成一捆,这20根小棒可以捆成几捆?每一捆就是一个十,捆成2捆,就是几个十?一捆里有几根小棒?(10根).
10根就捆一捆,说明一捆就是一个十,一捆里有10根小棒.一个十就是10各一,10个一就是一个十.
20里面有几个十?
老师所数学生(11 15 20)学生用小棒表示,同桌互相说说所摆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数的组成
手摆小棒.每个学生摆出10根小棒,再把10根捆成一捆,最后再摆出1根.
问:1捆小棒表示什么? 1根呢?现在桌上小棒有几个十和几个?你知道桌上一共是多少根小棒吗?
教师: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全班齐读:“11”.
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13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捆小棒表示几个几?2个十是多少?
教师:2个十是20,左边的“2”表示2个十,右边一个1 也没有,就写0,这个数读作二十.全班齐读:20. 拍手歌.
1个十,1个一,合起来是11;1个十,2个一,合起来是12; 1个十,3个一,合起来是13;1个十,4个一,合起来是14;
1 / 8
1个十,5个一,合起来是15;……2个十,0个一,合起来是20. 3. 练习.
你会读这个数吗?学生读教师板书:11读作十一
分别出示12 13 14 15 16 17 18 19的小棒图.学生看图,并说说组成,再读数. 出示:14、16、19、20.让全班学生独立摆小棒后,教师讲评. 提问:1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 教学例2.
出示直尺图.
问:图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
10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15前面的一个数是多少?13比15大还是小?14和16中间的一个数是几?比10大又比15小的数是哪几个?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教科书P74做一做的第1题.全班齐读,然后再个别读.读完后,再让学生从20倒数到7.
2. 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读书(完成教科书P74做一做的第2题. 3. 摆小棒练习.(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4题)
要求学生口头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4. 连一连.(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5题) 5. 找页数.(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12题)
第二课时 11~20各数的写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难点: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准备:小棒若干根、数位筒、计数器,投影仪(片),学生准备自制数位筒、小棒和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拍手数数.
从1数到20,从20数到1. 2.数一数下面的小棒有多少根? (1)一根一根数下去.
(2)先把10根圈起来,再看有几根. 3.下面每堆小棒有几个十?几个一? 4.导入.
2 / 8
同学们,我们已学会数11~20各数,并知道1个十和几个
一合起来就是十几,我们不仅要学会数数,读数而且还要学会写数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写法. 二、讲授新课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数位.
学生拿出自制的数位筒,让学生往右边的筒里放小棒,边放 边数: “1根、2根……9根,再放1根是几根?”
教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在左边的筒里放1根小棒来 表示这10根.教师:在右边筒里再放4根小棒,谁能告诉 老师现在表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右边的4根表示什么?”(4个一.) “我们把4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 “左边的1根表示什么?”(1个十.) “我们把1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 在数位筒上写个位、十位.
“那么14该怎么写呢?我们可以借助计数器来写数.” 2.利用计数器写数.
出示计数器.
教师:这是计数器,请同学们观察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 计数器右起第一档叫个位,右起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在写数时,有1个十就在十位写1;有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让学生写出14,请一名学生板演.
教师:写数时要注意先写十位上的数,再写个位上的数,要从高位写起. 3.练习.
完成例3中后两个数,四个人一组,先摆小棒再写数. 讨论:“20”个位的0该不该写?为什么?(因为个位的0 着占位的作用,表示个位一个单位也没有.)
三、巩固练习
1.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
十六 十一 十九 十四 十七 二十 2.看图填数.
3.听老师读数,学生写数.
12 11 15 17 16 20 4.给小马虎改错误.
①十一写成101 ②十八写成81 ③二十写成2 5.做一做1-3题. 6 练习十七7-11题
第三课时 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
2.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地计算.
3 / 8
教学重点:
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正确地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正确地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1.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一图四式虽然学过,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知识,所以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在这里仍采用老师引导.]
师:(出示卡片13)这是多少?
师:请你迅速在桌上摆出13根小棒,能让老师一眼看出是13根. 师:看着你自己摆的小棒图,说一说可以列出什么算式?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10+3
师:等于多少?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指导学生看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板书:13-3= 13-10= 师:怎样算? 2.教学例5
教师拿出计数器,先拨出11,再在个位上添上2颗珠子,根据拨出的过程说出一道加法算式.
师:说得真棒,我们一起来看加法.每一个加法家庭里都有几个成员,科学家给他们起的都有名字,加号前面的数叫做加数,加号后面的数也叫做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和.(边说边板书)你们认识他们了吗?谁愿意再来介绍一下生
师:小朋友们起的名字都很好听,但如果每个人都用自己起的名字,方便吗?为了使用方便,科学家们也给它们统一起了名字,减号前面的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叫减数,等号后面的叫差.
解决计算问题
师:今天,加法家庭和减法家庭的成员要向我们小朋友挑战, 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师:请看.(出示口算卡片) 11+2 13-2 10+7 14-4 11+3 13-2 11+2 8+10
师:小朋友们真棒,不向困难低头,勇敢地接受挑战,都是小英雄.我们这一节课以胜利告终.
第四课时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混合练习
教学目标:
4 /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