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考试焦虑
授课对象:九年级学生 授课内容:中学生考试焦虑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面临着中考,家长、学校、社会压力比较重。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卷子,每周都在进行着考试,面临这样多的考试,焦虑随之而来。学会调整心态,以最好的状态赴考,能够考出好成绩,考出真实的成绩。
【教材分析】
《考前辅导——克服考试焦虑》是陈筱洁编著的《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第二章第六节。考试焦虑是人由于面临考试而产生的一种特征的心理反应,它是在应试情境刺激下,受个人的认知、评价、个性、特点等影响而产生的情绪状态。
在考生中常常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出现。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生能够充分认识了解到自己存在的焦虑。 2.能力目标:
学生再遇到焦虑时能够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自我调整与放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难点】
了解考试焦虑的成因,并能够采用适当的方法调控,及时调整心态。
【教学方法】 1. 教法:
对话教学法:它能充分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用此法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打造动态生成的课堂。
讲授法: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它使学生通过感知、理解、应用而达到巩固掌握。
- 1 -
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平和地面对焦虑,能够及时调整心态。
演示法:通过展示各种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 学法:
合作讨论探究法:训练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
练习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本节课主要运用实际操作的练习,旨在形成操作技能。
【课时安排】 一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坐标标注焦虑程度(3—5分钟)
在黑板上画一条射线“→”,让部分同学上台在射线上画出自己考试焦虑的程度(越往右,焦虑程度越严重),其余同学可以在座位上拿出一张白纸画,引出主题。
2. 讲授新课:(30分钟)
(1)分组试着探讨考试焦虑形成的原因。(5分钟) 同学们讨论一下结果,并分析一下焦虑的表现。 (2)关于考试焦虑的成因:(10分钟) ①内部因素:
a复习不充分:据调查80%的学生其考试焦虑是由于复习准备不充分引起的,因此考前进行充分的复习是很有必要的。
b自我期望值:从期望价值理论分析,行为取决于期望和价值,任何一个行为都取决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和目标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失败正确面对,避免产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挫折心态。
c性格因素:外向的人,重视外在世界,爱社交,活泼,乐观,开朗,自信,勇于进去,对环境适应力强,易不安和兴奋。内向的人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孤僻,乏自信,易害羞,冷漠,寡言,对环境的适应性弱,脆弱,对自己过分苛刻,易出现负向情绪。内向的人比外向的人更易焦虑,应该多与朋友交往,养成开朗活泼的
- 2 -
性格。
d身体健康因素:身体不健康的人在担心自己身体状况的同时,总想让自己在某一方面超过别人,比别人优秀,因此,他们更致力于学习方面的努力,加大自己的压力,增强了考试焦虑。
e性别因素:女性本身的焦虑特质就比男性高,而且不良情绪的宣泄表现的没有男性明显,因此常常因为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调控,其焦虑程度比男性偏高。
②外部因素:
a社会因素:现在相当的企事业单位过分追求高学历,特别在经济发达地区,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学历看得特别重,甚至出现连厕所清洁员也要求本科或以上学历的人员担任的荒谬现象,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度浪费,在“一棒定终身”的现实社会中,这也就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压力,人为的加重了学生对考试分数的期望值,造成考试焦虑。
b家庭因素: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与管教过严,期望水平过高,或强迫式的学习,都会让孩子对学习反感,产生压力,形成考试焦虑。
c学校因素:虽然国家进行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我国受到封建社会采育的教育制度的影响,现行的教育制度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一现象仍普遍。
(3)如何进行调控。(15分钟)
①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准确了解自己,建立合理的奋斗目标。建立合理的奋斗目标是解除心理顾虑第一步。
②以心理状态积极,健康的人作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心中暗暗的向自己的榜样学习,把他变成激励者,组织者,行为的评定者,也可以与他多多谈话,体会那种遇险不惊,沉着机智等良好心理状态。
③有意克制不良心理活动,使之向良好心理活动转化。当恐惧、烦躁等不良心理出现时,考生就应该克制,或通过转移注意力把它转化。
④增加愉快的情绪体验,在学习生活中寻找乐趣。学习的某些失
- 3 -
败肯定存在,失意也很正常。在考试复习中,更是充满酸甜苦辣。考生不要把心思全放在分数上,应尽量增加生活情趣,让自己有更多的愉快情绪体验。
⑤进考场前的自我调节:
a不断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相信自己,一定考好”“我能行”“我可以”?
b放松训练:
呼吸放松法:深呼吸的要领是吸的时候要满,要深,吐的时候要慢,要吐
长气。保持舒适的姿势,两脚向两边自然张开,一只手臂放在上腹,另一只手臂自然放在身体一侧。缓慢地通过鼻孔呼吸,感觉吸入的气体有点凉凉的,呼出的气息有点暖。吸气和呼气的同时,感觉腹部的涨落运动。保持深而慢的呼吸,吸气和呼气的中间有一个短暂的停顿。达到身体的放松。
肌肉放松法:通过紧张肌肉的方法达到全身放松。要让全身所有可以控
制的肌肉都紧张起来,可以和深呼吸结合起来,憋一口气,全身用力,皱眉,用力闭眼睛,咬牙,脖子用力地动,肩膀用力地压,胸部绷紧,大腿.小腿.腰部.臀部.胳膊.手指全身用力,至到这口气憋不住了,然后你慢慢吐气,一边默念“放松.放松”,特别是头部要多念几遍,“额头放松”,“头皮放松”,“面部放松”,“颈部放松”。全身从头到脚,经过充分紧张,最后达到全身放松。
c考前睡眠:7-8小时,晚上不得超过10点。方法“先睡心,后睡眼”。
3. 课堂小结,教师寄予。(3—5分钟)
这节课给同学们分析了考前焦虑产生的原因,也介绍了一些考前自我调整,希望同学们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战胜焦虑,考出好成绩!
“正视自己,树立信心,注意调整心态,坚持放松训练 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铿锵前行,迈向明媚的明天!” 4.课后作业,巩固所学技能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呼吸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丢掉焦虑、丢掉紧张。
【板书设计】 中学生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的成因:
- 4 -
1.内部因素: a复习不充分: b自我期望值: c性格因素: d身体健康因素: e性别因素:
2.外部因素:a社会因素: b家庭因素: c学校因素: 简单的调控方法: 1.正确自我分析、评价 2.积极的心理状态、榜样 3.克服不良心理活动 4.增加愉快体验
5.考前自我调节:呼吸放松、肌肉放松等
- 5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