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性
143、新生事物是指( )
A. 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前进方向的东西 B. 从旧事物中产生出来的东西 C. 在形式和现象上都新的东西 D. 一经产生就是强大、完善的东西
144、事物的量是( )
A.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形式 B.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内在要素的总和
C.一事物与它事物互相区别的界限 D.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规定性
145、量变是指( )
A.事物对原有度的突破 B.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 C.统一体的分解 D.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更替 146、量变的复杂性是指( )
A.量变的程度发展不同 B.量变形式的多样性和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C.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D.量变有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和突破度的范围的变化
147、作为质变和量变的统一的度是指( )
A.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 B.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 C.事物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排列组合 D.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 148.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A.是否显著、激烈 B.是否迅速明显 C.是否超出度的界限 D.是否引起事物变化 149、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其哲学伦理论根据是( )
A.内因与外因关系的原理 B.质和量互相制约关系的原理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D.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150、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 )
A.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 B.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 C.事物质变的关节点 D.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151、否定之否定规律( )
A.在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时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
B.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都可以表现出来 C.在事物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
D.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肯定和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 152、“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这是一种( )观点 A.折中主义 B.唯物辩证法 C.形而上学 D.诡辩论 153、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
A.否认肯定和否定的区别 B.坚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C.否认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D.否认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154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主要特点是( )
A.强调否定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B.承认肯定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C.把肯定和否定割裂开来,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D.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155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一切都是鬼话。”这是( )观点 A.形而上学 B.辩证法 C.折中主义 D.相对主义 156、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 )
A .事物的积极方面 B.事物的消极方面尽 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事物中促使其消灭的方面 157、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因为辩证的否定( ) A.把旧事物完全抛弃 B.使旧事物发生量变 C.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D.是从外部强加给事物的
158、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 )
A.激变论 B.循环论 C.庸俗进化论 D.庸俗唯物论 159、作为辩证的否定的“扬弃”是( )
A、既保留又发扬 B、彻底抛弃 C.既克服又保留 D、矛盾的调和 160 、下列成语中包含辩证否定原理的有( )
A.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B.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C.古为今用,洋为今用 D.厚今薄古,厚古非今 16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
A.视为精华全部继承 B.视为糟粕全部抛弃 C.应保留一半,抛弃一半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162、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体现了( )
A.事物发展的直线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地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C.事物发展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性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63、直线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 )
A.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而否认了前进性 B.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否认了曲折性 C.事物发展的间接性而否认了连续性 D.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否认了周期性
164 、作为辩证否定的联系环节是指( )
A.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 B.新事物和旧事物合为一体 C.新事物在本质上区别于旧事物 D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16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规律
A.质量互变 B.对立统一 C.世界普遍联系 D.否定之否定 166、假象是指( )
A.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B.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C.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 D、和本质没有同一性的现象 167、下列现象属于因果关系的有( )
A.白天和黑天的关系 B.闪电和雷鸣的关系 C.燃烧和灰烬的关系 D.阴电和阳电的关系
168、人类对森林过度的砍伐,对草原和湿地的破坏,工业和汽车排放大量的CO2,使我国喜马拉雅山的冰峰不断消融。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 ) A.一因多果 B.同因异果 C.同果异因 D.一果多因 169、“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这是( )
A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 .形而上学诡辩论的观点 170、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过程( )
A.不起任何作用 B.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C.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 D.起决定性作用
171、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浮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 )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B.必然性转化为偶然性 C.事物的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 D.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化的过程
172、或然率是指( )
A.可能性在质上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B.可能性在量上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C.必然性的一种科学说明和判定 D.偶然性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17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辩证法范畴上说属于( )
A.必然性决定偶然性 B.本质决定现象 C.现实性决定可能性 D.内容决定形式
174、我们把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称之为( )
A.偶然性 B.必然性 C.现实性 D.可能性
175.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尚不能实现的可能性称之为( )
A.不可能性 B.现实的可能性 C.抽象的可能性 D.微小的可能性 176、现实性范畴是指( )
A.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B.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确认 C.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存在 D.现实可能性与抽象可能性的总和 177、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表现在( )
A.科学发展观高于辩证的发展观 B.科学发展观包括辩证的发展观 C.科学发展观就是辩证的发展观 D.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表现在( )
A.是否承认感觉经验是认识的起点 B.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C.是否承认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 D.是否承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2、不可知论者和可知论者的主要理论分歧在于( )
A.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B.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C.是否承认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D.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3、古代西方的“回忆说”、近代的“天赋观念论”以及中国古代的“生而知之”的认识思想是( )
A.唯物主义反映论 B.唯心主义先验论 C.经验论 D.可知论 4、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或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 )
A.指出人们可以通过感觉反映世界 B.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C.指出事物的本质和现象是同一的 D.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
A.矛盾的观点 B.物质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发展的观点 E.辩证的观点
6、所谓实践,指的是( )
A.人们改造自然界的一切活动 B.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C.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D.一切客观物质活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