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砾子:位于双塔山与元宝山之间的一条沟谷内,进沟百米处,有一山崖高百仞,长300多米的绝壁,布满石洞,是鸟类理想的巢穴。 (5)洞景
望月洞:又称日夜同辉,位于蘑菇亭东侧山崖中部,岩壁上有日夜同辉四字。
双眉洞:位于雕沟沟里,为大型天然洞穴,两个洞口之间有巨石,恰似鼻梁,而两个洞口形状如眉毛得名。
夕照洞:与双眉洞为邻,也是天然洞穴,洞深30余米,宽15米,高5-10米,洞内清爽幽凉,常年保持温度在10度左右,每天夕阳照射,满洞生辉故得名。
大石缸:椅子山下石壁上有一天然岩洞,洞深4米,垂直深2米,内有清水一缸,故称大石缸。 6.1.2 双塔山风景区游客市场调查
游客构成 从目前现状看,承德市居民是客源市场的主体,占90%以上,但规模较小。从游客目前的构成可以看出,双塔山景区仅仅是个区域上的国家级风景区。
表1 双滦区游客地区构成?
地 区 承德市 北京 石家庄 保定 省内周边其他地区 省外其他 人 数 245 7 6 5 24 13 所占比重% 81.7% 2.3% 2% 1.7% 8% 4.3% 游客消费 据调查,游客消费较低。旅游者的一日游平均消费水平在100元左右,区外的游客消费较高,在200元左右。消费对象主要是景区门票和内部的娱乐设施,旅游购物较少。旅游者的消费支出与旅游方式、停留时间密切相关,过夜游游客人均消费将明显高于一日游游客消费。经验表明,前者是后者的2倍多。
旅游目的 以观光旅游为主,商务旅游在双滦旅游市场占很少比例 客源现状调查 客源现状调查的人口学特征分析得出:旅游市场中青
21
年人比例最高;男性与女性比例相近;文化水平较高;游客以一日游为主。停留时间较短,采用的交通方式以公交车和出租车为主。双滦区的旅游业还处于产业的起步阶段。
季节构成 从双滦各景区的旅游季节性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每年4~10月份为双滦景区旅游旺季,11-4月份为旅游淡季,其中旺季游客约占游客总数的85%,而淡季游客则仅占游客总量的15%。“五一”、“十一”节假日以及暑假为三个高峰期。这与避暑山庄的游客流分布具有一定相像之处。
满意度分析及双滦的印象 通过调查,大部分游客对双滦区旅游的满意度为一般,主要原因是由于景区刚刚开发,游览项目少,服务意识不高。此外双滦区与双桥区之间设立了一个收费站,影响了城区内游客的流动。大部分游客对双滦区的印象一般,认为城市环境不太好。环境的好坏对旅游的开发影响很大,良好的环境可以转换为旅游资源。应把双滦区环境绿化搞好,给游客以良好的城市感知。 6.1.3 双塔山风景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旅游产品老化 双塔山风景区作为观光旅游区,曾经以其独特的北方丹霞风貌成为承德市十大景观之一,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来这里观光游览。景区曾经做过很多来努力来提升档次,继修建了清史博物馆之后,又修建了观光电梯,由于受投资时间限度的限制,投资商对继续投入资金改造景区兴趣不大,新的投资商在观望与等待之中。旅游产品现在仍然是以观光为主,博物馆也没有增加过新的展览内容。
周边环境恶化 双塔山周边环境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而不断恶化,首先是城市高压线路从景区上空横穿,严重破坏了景区景观的美感度,二是城市高层建筑围绕景区边界不断增加和增高,建筑污染严重。三是景区主门口的街道饮食摊点提供的饮食品种无特色,生活污染直接排入门前的河道之中,脏乱差情况还十分严重。
生态环境退化 景区内植物品种少,由于缺少水源供应,鸟类等品种也有下降的趋势,尤其是南部的尾矿干枯以后,瀑布由于缺少水源而消失;由于缺少水源浇灌,植被覆盖度一直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
经营管理力度弱化 目前景区的管理重点在于门票的发售、博物馆的管理、索道运行管理等,各景点的管理比较松散,曾一度出现黑导游误导游客、某些景点有蒙骗游客的现象。景区的道路缺少维护,景点的景观建设
22
也出现一些盲目性,新的人文建筑品位不高,影响了景区的整体风貌。
城市游憩功能淡化 因为公园是作为风景区进行管理经营,园内缺少为本地居民提供休憩场所,作为位于城市中心的公园很少能发挥城市游憩功能。
6.2 开发意义
从潜在及目标旅游市场调查看,双塔山景区在全国的知名度较低,形象还没有建立。但双塔山景区具有悠久深厚的文化及自然旅游资源,清朝文化丰富多彩,这些都是进一步对双塔山进行提档升级的基础托,也是旅游形象建立的基础。虽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双塔山景区的知名度还不高,只要在今后的旅游发展中加强宣传,不断提高知名度,必将以吸引空间距离更远游客前来旅游。
5.市场分析
5.1 客源预测
根据双滦区统计年鉴,2001年全区共接等国内游客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60万元;2002年,全区共接等国内游客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00余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5%和48%。2003年受非典影响,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有所下降。根据2004年网上双滦区旅游信息,景区旅游人数15万人次,旅游收入900万元。其中双塔山景区的旅游人数为12万人次,旅游收入700万元左右。
5.2 旅游市场总体定位
根据双滦区交通、经济、区位等条件的分析,在充分研究旅游市场发展态势及需求特点的基础上,确定旅游开发客源市场定位为:
客源空间结构 以国内旅游市场为主,适当发展国际旅游业;以周边地区旅游客源市场为核心,不断向省内其他城市和省外和国内大都市拓展。
客源收入结构 以中等收入游客为主体和发展方向,不断提高旅游产品档次。
客源旅游目的 以文化、自然观光游客为发展主体,大力发展商务旅游市场,充分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市场。
23
客源文化结构 大力开拓对清史文化、民俗文化、钢铁文化、生态农业研究高层次文化客源市场。
战略分期 近期开拓承德本市八县两区的旅游市场(核心客源市场);中期利用京承高速公路开通的优势开拓北京、天津环渤海城市群客源市场,开拓省内其它地区客源市场及周边省(内蒙、辽宁)的一些接壤地区。此外,还要开拓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旅游市场和日本、韩国等近距离的属于汉文化圈国外市场;远期开拓以国内沿海城市、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为主,在此基础上兼顾国内其他市场和欧美等海外远距离市场。
客源的分布可分为本地游客、到承德市旅游的游客和专程来景区旅游的游客三部分,具体如下:
本地游客:双塔山景区目前的本区游客已经很少,因为景区没有增加新的旅游项目,参与性的项目也不多,雕沟景区目前处于半关闭状态,有少量的香客到双眉洞进香。随着景区档次的提升,旅游项目的不断增加,景区范围的扩大,在2008年后,本地游客的规模将有一个大的飞跃,其吸引点是运动休闲区域和儿童游乐设施建设,将大大提高景区在本地游客的回头率,这些设施可以常年开放,没有季节性的制约,以每天平均接待600人次计,全年可接待游客3万人次,2010年旅游小镇建成,游客数量可以达到5万人次。且大多是本地游客。
承德市游客:在承德市附近的客源一直是双塔山景区的主要客源地,每年保持在8万人左右。随着景区内瀑布景观的建设、栈道的开通、空中索桥的修建、野生观赏动植物园的建设、极限运动项目的开展、表演项目的开发、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开放,游客的数量将成倍增长。2008年可以达到16万人,2010年可达到25万人,以后比较稳定在30万人左右。
外地游客:按照《承德市旅游总体规划》预测和现有资料分析,承德市到2008年,2010年游客的数量可以达到1400、1500万人次,其中到承德市区旅游的游客为540万人、570万人,如果按照其中6%的游客选择到双塔山景区旅游,游客人数为32万人次、34万人次,三项总和,到2008年和2010年,双塔山景区游客的人数分别可以达到51万人次和64万人次。
5.3 效益分析
5.3.1 基本情况
项目占地面积平方米,总投资3亿元,其中,基建2.0亿元,设备投
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