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水害事故 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编制单位:金沙县禹谟镇大沟煤矿(章) 编 制 人:尹 超 审 核 人:焦绪德
编制日期:2013年1月18日 颁布日期:2013年1月30日
1
目 录
矿井水害事故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4 预防与预警 5 信息报告程序 6 应急处置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8 附录
矿井水害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3 应急处置程序 4 注意事项
5 掘进工作面突水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6 采煤工作面突水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7 钻孔点突水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2
矿井水害事故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造成矿井水害的水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老空水。其中地下水按其储水空隙特征又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等。根据水源分类,矿井水害分成若干类型,见附表1。
1.1 事故类型
本矿水文地质情况复杂(简单),其水害类型有:(地表水害、老空水水害、孔隙水水害、裂隙水水害、岩溶水水害 :薄层灰岩水水害、厚层灰岩水水害等)。
1.2 危险性分析
水害是矿井主要灾害之一。
1、水害可能造成突水淹井,巷道和设备破坏,井下人员群死群伤和巨大经济损失。
2、近期,矿井区域范围内降水频临(5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自然灾害可能引发矿井水灾造成突水淹井事故,须采取措施严加防范。
3、矿井区域范围内的(河流、湖泊)受采动影响,可能发生地表水泻漏引发水害事故。
4、矿井区域范围内老窑较多,老窑水存在的可能性较大,上部开采时老窑透水可能性很大,要严加防范。
5、矿井深部含水层发育,存在溶洞、裂隙、导水通道分布较广,部分开采水平呈现承压开采的可能,有含水层突水可能,要严加防范。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一般原则 1)井下发生水害事故后,应立即向矿总调度室报告。按照可能发生的事故等级进行处置。
2)突水事故初期,应在现场段队长(班组长)和有经验的人员组织带领下,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迅速进行抢救工作。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应根据水害事故的具体情况和现有条件合理选取。
3)如果突水点周围围岩坚硬、涌水量不大,可组织力量,就地取材,加固工作面,尽快堵住出水口。
4)在水源情况不明、涌水凶猛、顶帮松散的情况下,决不可强行封堵出水口,以免引起工作面大面积突水,造成人员伤亡,扩大灾情
(2)不同水灾事故的处原则: 1)可能发生较小透水事故:
①调度室要通知主管矿长或总工程师,由主管矿长或总工程师负责处置。 ②地质测量部门要进一步研究出水水源,提出处置措施。 ③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组织人员进行处理。 ④加强排水和疏通排水通道。 2)发生突水淹井事故:
①立即启动预案下令撤出井下人员,开展自救互救,通知矿长并向上级汇报,
3
救援指挥部立即投入工作,召请矿山救护队和医疗救治单位,侦查灾情,进行抢险救灾直到救援结束。
②按照预案制定的撤人顺序撤离人员,最低水平的人员首先撤离,同一水平提升机信号工要最后撤离。
③保证正常通风和正常供电,确保各泵站的供电,各水平泵站在未接到调度通知前不得停止工作,水泵司机不得擅自撤离。
④确保提升设备的正常工作,确保人员撤离。 ⑤分析和判断水源,及可能的突水量 ⑥制定排水、堵水、疏水的处置措施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井下水灾事故应急组织体系主要由指挥管理系统,救援队伍系统,技术支持系统和相关保障系统组成。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 指挥机构 总 指 挥:矿长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生产矿长、机电矿长、安全矿长 成 员:各部门负责人 职责:
按照现场应急指挥部的指令,负责抢险救援的工作、完善应急救援方案、发布抢险救援命令、根据抢险需要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组织抢险救援工作。核实遇险、遇难人员,汇报和通报事故有关情况。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向上级救援机构发出救援请求。做好稳定社会秩序、伤亡人员的善后和安抚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抢险救援指挥部下设现场抢救组、现场保卫组、生活与后勤物资保障组、事故善后处理组、医疗急救组、宣传组、技术组:
(1)现场抢救组 组 长:矿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生产矿长、机电矿长、安全矿长 成 员:矿有关部门人员、 采掘职工 职 责:
按照救援方案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紧急调用抢险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根据事故情况,有危及周边工作地点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的疏散工作。负责记录、保存救援过程资料。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参与和配合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工作。 (2)现场保卫组
组 长:安全矿长,必要时约请属地公安、武警人员参与。 副组长:安全科人员 成 员:矿全体人员 职 责:
维护矿区和居民生活区的治安,做好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封闭相关场所,
4
相关推荐: